分卷閱讀138
人,才把元春送進了宮,指望著她能以瘦弱之軀搏出一份兒前程。 現今,賈璉前程可期,她心里也有了出宮的希望。 能出宮做大小姐,誰愿意在這里提心吊膽的伺候人呢? 望著元春眼中的希冀之色,賈璉并沒有立即答應,“這事兒,我需要回家商議一番?!?/br> 元春進宮,是賈政的決定,出宮,自然也需要她的親爹,賈政拿主意。 元春聽到賈璉這句話后,急忙搖頭,想要上前,卻又不敢,只是動了一下,隨后又規矩站好,說:“不,不要回家商議?!?/br> “為什么?”賈璉問。 元春雙眼含淚的細細打量了賈璉片刻,才說:“我雖然身處深宮,卻也聽說過你的消息,你的事兒我也都知道。若是回家商議,老爺和太太不同意,我依然走不了,我知道你主意最多,不如先斬后奏。我畢竟是他們的女兒,若是真的回去,他們也不能把我攆出來,任由我流落大街?!?/br> 元春是鐵了心不想在宮里,咬咬唇又說,“若是真的父女母女之情不在,我這幾年針織刺繡極好,出去后,給自己掙口飯吃,也餓不死我?!?/br> 賈璉更加驚訝,元春寧愿放棄這份兒榮華,也要出去,倒是不同凡響,。 但這有個問題,“可是這樣一來,你在老爺太太那里,處境就...” 最重要的是,賈府一向是支持的九皇子,也就是皇后一系,如今元春也是皇后身邊的人,若是想要放人,肯定需要皇后同意。 但在賈璉給六皇子當老師,隱隱有改換門庭的趨勢下,皇后肯定不會輕易放了元春。 元春雖然關鍵時刻可能沒什么大用,但在皇后身邊,好歹是對賈府的一個牽制。 “我不怕,”元春一邊搖頭,一邊擦淚,“無論怎么樣,總比在這里日日提心吊膽的好?!?/br> 賈璉再次嘆息,原著中,元春省親,賈家人都在笑,只有她在哭,書中寫得明白,說一句話落一次淚,說一個字哽咽一次,她身在繁華之中,眼中卻滿是凄涼,叫人不得不嘆息。 她也對賈政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輪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rou各方,然終無意趣"這種話,雖然是一些套話,可也是她心中所想吧。要不然客套話那么多,她怎么單單選了這句說? 再細細一品,這話中的哀怨意味,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她不愿意在那個地方熬,只是作為賈家的女兒,她沒有選擇。 看來比起這份兒榮華富貴,她更想要一家團圓。 元春對宮廷,大約是真的沒什么想法。 賈璉一向尊重別人的意見。 元春若是想要成為皇帝、或者六皇子的妃嬪什么的,他可能沒有辦法,想要出宮,辦法不少。 既然她一心想出來,那就叫她出來好了。 現今的形勢,她繼續在宮里,也沒什么好處。 皇帝在派賈璉教導六皇子數學之后,又派了好幾位博學的師傅教導六皇子其他功課。而且,隱隱有風聲從勤政殿傳出,說慶惠帝要封六皇子為安州團練使。 這個職位官職不高,只有五品,并沒什么實權,安州也沒有什么團需要練,但是象征意義大。 因為開國的那一任皇帝曾經做過這個職位,所以,以后的幾位皇帝,若是想立太子,就好像是潛規則一樣,在立太子之前,都會先封太子個安州團練使當當。 哪怕只有一個月,只有幾天,也是一個不忘本的意思。 安州團練使這個職位一出,若無意外,下一任皇帝,就是六皇子。 賈璉知道此事后,詳細想了想,原著中,并沒有政變的暗示。即使有,從賈家的下場看,應該也是失敗了的。 那就是說,下一任皇帝基本已經定了。而且,六皇子可能會一直做得很好,直到慶惠帝死去。 這種情況下,勝負基本已定,賈璉自然不可能再跟著注定會失敗的皇后一系走。 此時,盡快把元春從皇后那兒摘出來,向六皇子表表忠心,就非常有必要了。 至于賈政和賈母怎么想,會不會蒙著頭一定要跟隨這皇后撞南墻,就不是賈璉所要考慮的了?,F今賈家的希望全在他身上,眾人看賈家更多的也是看他的意見。這種事情,沒有他的支持,賈母和賈政使不上力。 想通之后,賈璉思索片刻,并沒有直接插手,而是叫元春去找嫻妃。 “為什么?”元春對賈璉的這一舉動非常奇怪,她要出宮,找嫻妃干什么? 賈璉一笑,說道:“你不用管,盡管去找她就是了?!?/br> 嫻妃是個孤女,和林黛玉的身世差不多,比林黛玉還慘的是,連個像樣兒的舅舅家都沒有,在朝中,可以說真真正正的無依無靠。 但又因以前韜光養晦的策略,不敢拉攏官員,所以勢力極弱,無論是在前朝還是在后宮,幾乎沒什么存在感。 賈璉教導六皇子這段日子,嫻妃倒是經常派人送點兒東西什么的,算是示好,也算是一種拉攏。 但是,這不夠。 若想叫賈璉帶著賈家跟著她混,她總得做出點兒什么來表示一下,這種事兒,并不是她送幾樣兒糕點、說幾句好話就行了的。 元春要出宮,以嫻妃的手段和能力,應該難不倒她。 那這件事兒叫嫻妃去辦,就是賈璉間接向嫻妃表明心意,同時嫻妃也必須做出點兒什么叫賈璉放心的一個事兒。 總不能他投靠了她之后,她轉臉在皇后面前把他和賈家給賣了。 利益之爭,總要有個投名狀才行。 若是元春經她的手出了宮,賈家固然和皇后關系不再和諧,她和皇后的關系也必定不會融洽,這時候雙方才有合作的可能。 這并不是逼迫她選擇什么,而是一種態度。 嫻妃若是選擇幫助元春,那就是認可了賈璉和賈家,賈家就能放心跟著她;若是選擇袖手旁觀,那賈家對六皇子的態度也會慎重。 這種事兒,從來都是雙方共同的選擇。 再者,時移世易,此時的嫻妃已經不適合再低調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ps:其實,我覺得元春也是個叫人同情的女子。 從她對賈政說得那些話中可以看出,她大約并不是真的想在宮中搏什么富貴,只是她身為賈家的女兒,身不由己。 ( ̄︶ ̄)↗ 現在想想,原著中的每個女子幾乎都叫人同情,都有這樣那樣的不得已。 ( ̄︶ ̄)↗ 至于嫻妃的選擇,想想現今兔子的形勢。(不知道兔子是誰的,可以看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兔子雖然嘴上說窮什么的,但是肌rou都快把衣服撐破了,再說這話就有點兒那啥了。 六皇子既然快要成為太子了,嫻妃再韜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