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0
個急需修復的半廢的長江以南。 山東河朔占據地方不大,和發達城市距離近也河道縱橫發達,朝廷輕輕松松就能養河朔一年,曾經的叛軍之地在如今已經能夠自立,而且糧產也幾乎要超過關中一代。 但是江南,土地雖然肥沃,但是人口銳減,積貧積弱,面積又極為廣闊,光是為了朝廷第一年不收農稅的政策,就夠掏空戶部的底兒了。 還有疏通曾經因為戰爭被南周朝廷堵塞的南北運河,重建蘇州、建康幾座大城,重建因為戰亂被毀壞的幾十條官道。 殷胥也大概算過,知道戶部肯定是要想些法子,但也不是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大鄴這幾年積累的財產等的就是這些日子。等到江南很快休整過來,錢自然還能回國庫。 矛盾就發生在這方面,錢從來都是朝廷爭執不斷的話題。 圣人今日來的也算早些,朝廷上規矩不重,等到贊者喊起來,群臣這才歸隊沒說話。殷胥依舊穿著常服來的,偶爾來聽朝會的太子搬了小凳坐在圣人右手邊的位置,今日卻多了一個人。安王殿下是從中宮來的,坐轎進殿,圣人賜座,在崔南邦前一個位置,更靠中間,左手邊和如今在朝的武將中官位最高的季子介相對。 崔季明覺得不太好,又往后退了半步,讓澤更靠前一些,澤轉過頭來,雖然這些年沒有見過她,然而看見容貌,那些什么季將軍出身綠林的留言也不攻而破。他笑著對崔季明點了點頭,崔季明也聽殷胥說了些他的近況,微笑著躬身回禮。 然而她在意的是坐在殷胥手邊的博。博也好奇的看著被軟轎抬進來的澤,一會兒又抬頭看看殷胥,似乎在找這兩個兄弟之間的相似之處,掰著指頭不知道在數什么。 澤更像是有意避開不去直視博,他一直在注視群臣或者低著頭。 或許博好奇的目光太直接了,或許他也壓抑不住自己,抬起頭望了博一眼。博一下子跟他對視上,嚇了一跳,畢竟群臣偶爾抬頭也是跟殷胥對視,很少有人會看他,他還覺得是自己不守規矩被發現了,連忙低下頭去,兩只手揪著袖邊。 再度偷偷抬頭,安王的目光仍然望著他,眼底有些紅,那邊殷胥已經在說話了,他卻仍然彎了眼睛對博輕輕一笑。 博有點嚇到,連忙回以一個笑容。 這位叔伯倒是看起來跟阿耶很像又很不像啊。等到澤撇開眼神,博一次一次的偷瞄著想到。 簡單的幾件事說完之后,最先發難的就是竹承語的事情。 圣人要的支援建康重建的開支一直沒能下來,工部與兵部的帳目也有些對不上,竹承語多次聯合門下的官員,向圣人上書改低重建建康的開支,圣人沒有理會,門下態度曖昧,她就拖著不做不批,就算是俱泰向下施壓,但兩位侍郎均反對,加上大半個戶部不配合,怎么都下不來。 太后說過實行她所提出的新交引法令,竹承語多次在公開場合反對,而且俱泰認為她不但不配合,私下還將交引的漏洞透露給蜀商。 甚至有人認為蜀商在這政令開始實行后不到一個月,就在洛陽辦了交引鋪市,開始收買交引就是因為竹承語與朝外的聯系,將朝廷政策透露給了商賈。 這些還都是潑臟水,下一招就是捅刀了。 俱泰甚至還提出了證據,認為前任侍郎的被貶官,來源于竹承語的栽贓嫁禍。而且戶部和工部兵部的帳目對不上,很大程度上可能來源于竹做假賬或虛報。 這一招就是要讓徹底要擊垮竹了。 宋晏皺眉,就且不論二人私下的關系,竹如今態度溫和到甚至也會留他用飯,偶爾下廚,讓宋晏又驚又喜卻不敢表露,他心里暗暗發了誓絕不放手;單說是官場上的位置,宋晏就不可能放棄竹這顆棋子。 她本來就經手很多戶部的事務,熟悉又老練,自宋晏將戶部的一些事務交給她之后,她對外宣稱是自己的政見改變,想要充實政府財政,改善戶部將要面對的窘境,希望能供利用朝廷權利進行民間的強行收購運銷;雖然這些政策跟她之前自由市場的態度相比,簡直就是打臉,但由于她本身能力優秀,再加上戶部也確實面臨窘境,也有一批的官員投入她的陣營里來。 一時間宋晏在戶部曾經遇到的難題都迎刃而解,這半個月內圣人相當多的新政都被停滯和批駁回去,竹承語也一步成為他在戶部最主要的勢力。 如果竹一旦被俱泰攻擊下場,不但宋晏在戶部控制力大為削弱,想要再培植新勢力的空隙也一定會被俱泰趁虛而入,就算是真哪里冒出個他沒發現的神人有竹的能力,他也不能像控制竹一樣控制別的朝臣了。 竹的命脈握在他手里呢。 竹承語已經出列,俱泰先向她詰問,而后是圣人的責難。說到前頭,竹還能應答有度,甚至游刃有余,然而到了工部和兵部對不上賬的事情,就是尚書省大混戰了。 兩側朝臣中間的空地上,一般都會擺有幾張長桌,為的是擺放卷宗;因為殷胥不聽朝臣報上來的數字,只看一切落在紙面上的白紙黑字,他問的又多,朝臣往往記不住都要現查,才有這兩條桌子。 戶部的卷軸堆了滿桌子,俱泰也站在竹承語的對立面,加上工部和兵部各一尚書二侍郎,七八個人對她一個。她腦子確實好使,工部提出一個數字,她立刻就能從桌面上茫茫的卷宗和卷軸上找到正確的,迅速對應。 崔季明聽著七嘴八舌的在吵,腦子都要炸了,每個人說話都跟連珠炮似的,她聽的頭也炸了,竹承語竟然能好脾氣一一應對。一些兵部的費用問題還可能牽扯到崔季明,她也不敢不聽,只得硬著頭皮站在對首特別造作的一會兒裝作明白一會兒就皺皺眉頭。 別人不知道,殷胥還能不知道她腦袋里什么構造,看著她一副聽明白的樣子有些想笑。 竹承語:"戶部也是遵循朝廷法度,年初太后與諸位大臣探討過這一年支出,太后提出的數額,對于戶部已經難以承擔,但為了各方也是同意了的。工部與兵部諸位當時在場,雖然您兩部艱難,卻也都點了頭,簽了字就是不能動的了。圣人更是核對后從前線發折子回來,確認了這個數額。這是要打仗的一年,諸位都艱難,但不能最后都讓戶部來承擔吧。" 尤朝怒道:"這話是什么意思,圣人也在前線戰場上,這些在戰場上的支出可也是圣人首肯簽字的。弄錢的事情本來就是你們戶部的活計。" 竹承語冷笑:"朝廷的根基就是這些,您說是戶部的活?先帝在世時,國庫空虛,全怪戶部無能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