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出來,碰見張伯臨,怔怔道:“哥哥,爹娘竟把我過繼給了大伯家?!?/br> 張伯臨也是一驚,但旋即鎮定下來,拍著他肩膀勸慰道:“一樣是姓張,甚么要緊,再說大伯膝下無兒,是該有人去侍奉,這也是孝道?!?/br> 大道理,張仲微明白,只是張梁與方氏事先不曾來知會他,讓他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心里不免難過,蔫蔫應了一聲,扎進了房里。 堂上,張棟與張梁將文書簽訂,回去遞與楊氏瞧,道:“這幾年,你時時不忘過繼,今兒可如了你的愿了?!?/br> 楊氏一笑,命流霞將文書收起,又親自出去收拾空房,預備張仲微來住。林依聽見外面有動靜,遂遣青苗出去打聽。片刻,青苗回報:“三娘子,二少爺過繼給大房了?!?/br> 這消息太過突兀,林依愣了愣才反應過來,且還是不相信,方氏惦記著她的嫁妝呢,怎會舍得把張仲微過繼與別人。 青苗道:“文書簽了,頭也磕了,當堂就改口喚了大老爺作父親,這還能有假?” 林依驚訝道:“二夫人愿意?” 青苗笑道:“自然是不愿意的,哭鬧耍潑,十八般武藝都使出來了,卻無奈二老爺根本不聽她的?!闭f完撫掌:“這下可好,三娘子就算嫁與二少爺,也不消天天見著二夫人那張臉?!?/br> 青苗提及婚事,林依仔細回憶一番,終于明白了楊氏為何總照顧她,還不惜得罪方氏替她出頭,原來是早就算計好了要過繼張仲微,于是提前將她當作了自家人。 青苗聽了她的分析,不禁愕然:“原來過繼的事,大夫人幾年前就開始打算了,這份城府,誰人能及?那若是大夫人來提親,三娘子嫁是不嫁?” 林依笑了,她才剛考查過張仲微,結果十分滿意,至于未來的婆母,小心應付就是了,再說她如今家底頗豐,就算嫁去大房,也要叫人高看一眼,實在沒甚么好擔心的。 晚上,張仲微搬了過來,先去拜見新父母,楊氏見他神情略顯沮喪,想引他高興,便問他道:“明日我請媒人來,去向林家提親,如何?” 張仲微聽了這話,臉上果然就顯了笑容,起身施了一禮,答道:“但憑娘作主?!?/br> 張棟待他走后,與楊氏道:“這孩子太過兒女情長,不好?!?/br> 楊氏不以為然,難道天下男人,非要個個薄情寡義才好? 第二日,媒人到,聽過楊氏吩咐,去向林依提親。林依一直拖著不交草帖,就是想看看張仲微如何處理青蓮一事,如今舉動讓她滿意,自然就肯嫁了,爽快填了草帖,交與媒氏。 既是兩家相愿,行事就快了許多,憑著媒人往來,很快交換了定帖。這日,媒人送了定禮來,金瓶酒四樽,山羊一雙,另還有幾只繪了五男二女的木盒子。林依雖能干,卻未經歷過婚禮,不知如何回定,忙命青苗請了楊嬸來,請教她如何行事。 楊嬸掀蓋兒翻看,見里頭有幾樣珠翠與首飾,還有緞匹茶餅等物,咂舌道:“大房是照著官宦家規矩備的定禮,比二房求娶大少夫人時可豐厚多了?!?/br> 林依奇道:“大房欠債還未還清,哪里來的錢?!?/br> 楊嬸道:“想必是借的?!?/br> 青苗抱怨道:“借錢辦定禮,到時還得三娘子去還,好沒意思?!?/br> 楊嬸笑道:“你這妮子,別個還沒開口叫三娘子還呢,你倒把話講在了前頭。再說定禮多寡,乃是三娘子臉面,大房寧愿借錢,也要與她長臉,這不是好事?” 青苗聽了這話,就歡喜起來,忙道:“還是大房好,若換作二房,決計想不到這里?!?/br> 林依見大房曉得與自己臉面,突然就覺得楊氏比方氏好上百倍,暗道,果然懂規矩講道理的人辦事,就是很強些。她感念張家大房,就請教過楊嬸,把回定禮備得厚厚的,免得真叫他們虧空。 不過感動歸感動,該留的心眼兒一個沒少,之前的草帖定帖,凡是需要列出陪嫁妝奩的地方,林依都只將自家財產填了一半,如今大房行事貼心,她也未改初衷。 青苗對此舉十分不解,問道:“三娘子人都去了張家,財物能不去?等你出嫁,這戶就沒人了,留下一半家產,寫在誰人名下?” 林依道:“既是門戶無人,錢財田地,自然是要一并帶去張家的?!?/br> 青苗更加疑惑,追問:“既然都帶去,為何不寫在嫁妝單子上?” 第91章 林依成親 林依是想瞞下財產,才如此行事,那些水田、苜蓿地還有鵝群,比不得死錢,極好隱匿起來,以防進了張家門,有人惦記。她對青苗耳語幾句,叫她明白過來,又叮囑道:“不許講與他人知曉?!?/br> 青苗瞧了瞧那幾樣豐厚的定禮,覺得林依擔心太過,但凡事留一手總是好的,于是連連點頭。 張家大房大概想趕著把媳婦迎進門,好不耽誤張仲微進京領官,因此半個月未到,財禮又至,先是幾樣首飾,但因家貧,置不起金的,便全用銀鍍的代替,另外還有一頂珠翠團冠,四時髻花、彩緞匹帛等物,一應規格,全是比照官宦人家。 方氏站在門首瞧隔壁,想到這份熱鬧,本該屬于她二房家,就再也忍不住,搭了任嬸的胳膊,也擺出幾分氣派來,慢慢走到林依房里去,將那幾樣財禮瞧了瞧,又拿起首飾細看,故意問任嬸:“是我眼神不好?這釧兒怎么瞧著不像是金的?” 青苗嗤道:“你家恐怕連銀的也拿不出來?!?/br> 林依看在張仲微面兒上,不想與方氏爭執,于是斥了青苗幾句,上前請方氏坐下吃茶。方氏不肯坐,只在財禮間穿梭,翻翻撿撿,一時嫌彩緞成色不好,一時嫌髻花顏色老氣。林依實在受不了她這副德性,忙去桌角的黃銅小罐里摸出幾個錢,悄悄塞進任嬸手里。 任嬸覺出手里多了貨,嘴角就朝上勾了勾,走到方氏身旁道:“二夫人,這官宦人家,就是同咱們布衣百姓不一樣,連送個財禮,都是有講究的?!?/br> 方氏不以為然,問道:“哪里講究了,我怎么沒瞧出來?” 任嬸指了那頂珠翠團冠道:“尋常人家,誰會送這個,送了也沒處戴去?!?/br> 方氏活到這把年紀,也沒戴過頭冠,聽了這話,又是尷尬,又是嫉妒,嘀咕道:“借錢充面子,誰人不會?” 任嬸最是知曉方氏脾性,聽見這口氣,就曉得她有了去意,忙將她胳膊攙了,連扶帶拽出門去。 青苗瞧著她們遠去,回頭向林依道:“二夫人雖討人厭,方才那話卻沒講錯,張家大房真是打腫了臉充胖子,這幾樣財禮,可是不便宜?!?/br> 林依無數次憧憬婚禮情形,見了那些閃閃亮的物事,只有高興的,根本沒想起計算價錢,聞言瞪了她一眼,嗔道:“一輩子就這一回,能不奢侈些,我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