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4
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鋪子卻依然能做生意,銀錢上也從沒有出過岔子,為什么?因為村子里只要是有空閑的,都會義務幫著看鋪子,連著收錢什么的都一并干了,沒有人多那一分。 碼頭的食肆更是如此,不管是水缸里的水,還是門口的清掃,都是走過路過的人幫著干的,沒讓他cao心過一分,有了生意還幫著照顧,幫著喊人,連著這些村民打獵的時候,遇上他用的上的獵物,也會幫著打回來送過來。他家的三個孩子出南面的石墻晃悠,安全上也從不擔心,因為巡邏的人會幫忙看著,遇上有什么不對,也會第一時間將孩子帶回來。這些事兒沒人要求他們干,可這些人就是這么干了,因為在他們的心里,他們是一個整體,是關系很好的鄰里,相互幫助是應該的。 這樣的關系,這樣的和睦,說真的,比有些親戚什么都親近。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在感覺你不為難的時候,提一些帶著幾分賴皮的要求,你能生氣?真客氣了,那才顯得生分呢。這樣的相處之道,或許都市中的人未必能理解,可誰讓老肖本身就是小地方山里人呢,他懂的很,因為曾經在老家,也有類似的情況,當年他家媳婦跑路的時候,若非有村子里的人照顧,他家兒子在他沒有回家的那幾日,還不知道怎么過呢。他爹媽生病的時候,急救什么的,若是沒有那些鄰里,他那是連個幫手都尋不到。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在他的成長過程,生命之中從來都不是什么虛言。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老肖真正沉下心,開始為這些人的學習考慮的時候,做的那是相當的到位??上@里到位了,別的地方依然在出問題,比如這些大大小小的學生們的知識接受度的問題。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聰明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沉下心學習的。 老安家的山藥,或許是因為年紀還不大,或許是因為回去要當小老師,或許他真的很聰明,所以這三字經什么的,學的真心不慢。不過是三天的時間,就死記硬背的背下了正本書,雖然這書確實薄了點,可這樣也已經很了不起了,讓老肖忍不住感慨,這娃要是生在小富之家,有個靠譜的老師,從小開始學習的話,那說不得真的有考上功名的可能??上Я?,他是山民的孩子,天生在這上頭就屬于弱勢。 寒門出貴子聽著很激勵人心,可真做起來真的很難很難,做到的又有幾個?就是大文豪蘇東坡,不也到了年近三十才科舉登第嘛。人家那好歹還是生在最重視文教的宋代,有官府出資的免費書院讀書,有餓不死的基本條件在,都還是那么艱難和漫長,更不用說這些山民了。 至于村子里的孩子?小的或許好些,即使頑皮的,也被大人教導著知道機會不易,多認真幾分??纱笮┑亩喟攵际羌抑兄鲃诹α?,有多少時間和心思能用在學習上,能保證按時來看字,保證以后大致能認得出來就不錯了。寫字?地上劃拉的算不?若是用筆墨寫到紙上,那不管大小妥妥全是鬼畫符。沒幾家舍得花這些錢。反正他們也沒有科舉奢求。 甚至有些覺得現在日子也挺好的,見識上不夠長遠的,連認字都只是隨大流,現在記住了,誰知道過上十天半個月的還能剩下多少。甚至有些腦子本身就不聰明的更是如此了,估計老肖教一個冬天,也就能學會認自己的名字而已。 至于大人?他們倒是想多用心,可養家糊口的重擔讓他們分不出多少心力,而年級大,心思雜,也讓他們事倍功半,效果更是可憐的很。 可即使這樣,整個村子里人的心氣也一下子很有些不一樣了,感覺自己似乎比以往的自己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出門去城里的時候,還像模像樣的往人家的牌匾上看,哪怕是認出一個字,也會嘚瑟的和周邊的其他人炫耀幾句,就好像已經成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一般。 “這個字我認識,這是天?!?/br> “四個字就認出一個,還這么高興。摸摸看,下巴樂掉了沒有?!?/br> “你這是妒忌我,你剛才沒認出來?!?/br> “傻了吧,一共才幾筆?還能認不出?我這是不和你強,走了走了,好些人都朝我們看了,我總覺得這眼神怪怪的?!?/br> “那是他們妒忌我們?!?/br> “妒忌你個頭啊,人家都笑我們了,你看,那邊那個穿青衫的,看著就是個讀書人。人家要妒忌你?” …… “咦,那邊是衙門的布板,走咱們去看看,那里字最多,看看能認識幾個?!?/br> “別去了,那一堆堆的文章,好多字呢,就是真認出幾個,咱們連不到一起,也不知道說啥?!?/br> “那,那咱們去買東西吧,我那九九表都背熟了,以后算賬絕不會讓人坑了?!?/br> “活這么大的歲數,買點油鹽醬醋的東西,還能弄錯?你這么大難不成活到狗/身上去了。要我說,那九九表,用在咱們大軍拔營,算計糧草的時候最好用?!?/br> “唉,這是學的晚了,這要是早學了,這會兒說不得都能混個九品的官職呢?!?/br> “別美了,就你,老肖那石頭上寫的字都超過四十個了,你認會了幾個?超過十個沒?就你這點本事,連半瓶水都不到就瞎晃蕩,誰敢用你啊?!?/br> …… “我覺著今年咱們家春聯啥的,要不自己寫?我湊過了,我認識的那二十多個字能湊出兩句來,你看啊,冬雪將去,春日將暖,怎么樣?” “咦,還真可以啊。聽著不錯?!?/br> “就是,你不看看你男人是啥人,比那幫子腦子里頭裝石頭的強多了?!?/br> “可是爹,人家橫批才用四個字,對聯一般字都多一些的。你邊上寫了這個,那橫批咋辦?” “啥,啥,啥?有這規矩嗎?我怎么不知道?沒有的話,就用這個了,再說,誰說沒橫批了,咱們家有啊,我都沒說完呢,橫批,橫批……橫批就是:新年,兩個字,正好搭配?!?/br> …… 類似的事兒村子里那是層出不窮,還有好些居然還跑到老肖這里來炫耀,弄得老肖都有些哭笑不得了,忍不住再次提醒這些嘚瑟的有些昏頭的老兵們,趕緊的,還是去找個老儒生來,既然學習氣氛這么濃,也不能就這么荒廢在他這個半吊子手里,大人或許沒什么,湊合著也沒問題,可孩子呢?這些日子他也統計了一下,村子里的孩子即使基本都不是什么做正緊讀書人的料??烧嬲J真學,并且能學進去的人還是不少的,若是能給他們一個正緊讀書的機會,將來哪怕是當個掌柜伙計呢,這以后也算是出頭了,特別是這些孩子基本還是屬于拖油瓶的情況下,這是給了他們將來有了弟妹之后,不用在這些重新組合的家里地位尷尬的絕佳出路。 全面普及教育,聽著有點玄乎,感覺在這個時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