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
可思議,可按照他們目前這樣的模式進行,那么也未必做不到不是嘛。 矯情點說,人總要有夢想,沒有了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這會兒村子里人的夢想就是識字??! 第118章 人口比例引發的問題 除了識字,事實上這個新建的村落問題還有很多。只是大家下意識的忽略了而已。比如說這人口比例的問題,就是個很嚴肅的大問題,先頭說了,這搬來的是老兵,而且還是年級不小的老兵,基本在三十以上,這樣年級的他們即使娶媳婦,那娶進來的年級一樣也不會很小,多是二十到三十五這個年齡層的,也就是說,這二十到四十這個年齡階段,就是個橄欖球形狀的數據模型,中間多,兩頭少。 更關鍵的是,這些嫁過來的女人帶來的拖油瓶孩子多是最小五歲,最大十歲出頭的,基本不到十二,那么問題來了,這十二歲到二十歲的孩子能有幾個?除了幾個烈屬家零星的有,其他的基本是空白啊,就是四十朝上的年級,人丁數也妥妥是個位數,一個巴掌都感覺夠用了。這樣一來,人丁年歲的空白段不是一般的多,這絕對不是一個合理的的人口比例。 剛來的時候這個問題確實不明顯,大家伙兒剛能安定下來,能過上舒坦的日子,一個勁的新家打點都來不及,哪有功夫管這個?可如今不對了,已經大半年了,該收拾的都收拾完了,接連幾次的往山里求食和幾次被動獵殺,讓他們每一家都攢下了一些銀錢,那么自然很多事兒就被提到了新的重視級別上來,比如那幾個到了年紀的青年的成親問題。像是烈屬齊老頭的小兒子,開了年就要十九了,妥妥的大齡青年,不能不著急啊,還有老周什長的媳婦王氏的那個侄子,開年也是十四了,也要考慮起來了,這可是他們老王家唯一的根苗,她能不著急? 也正是因為著急了這才發現,這村子里處在婚齡,或者即將到婚齡的女娃子那是真心少啊,眼睛一瞄才發現,這居然湊起來這么難,倒不是男女比例的問題,真要按照性別算未必問題有那么大,可問題在這年歲上,村子里的女娃十歲以下的偏多,甚至到了同年齡段男娃的兩倍多,而上去點的十歲出頭的,那就是男娃比女娃多三倍了。 一察覺這情況,腦子快的王氏迅速的出手了。她家侄子十三,閨女十歲,和沈婆婆家正好能換親啊,沈婆婆大孫女十四,大孫子十二,看看多合適。 是,確實很合適,連著沈婆婆也感覺很合適,王氏的侄子比孫女小一歲,那自家孫女就能晚一年出嫁,這樣家里的負擔就能再輕一年,等著大孫子長大成人,接過擔子了。而且因為換親,以后這大孫女就是幫襯一下娘家兄弟,對方也不會有什么意見,多好。 可她這一心動,一行動,立馬就把這現實的小泡沫戳破了,讓其他人家立馬也反應過來,發現了這么一個殘酷的現實,你說說,能平靜的了?不想當奶奶的老娘不是好mama。這一句話再什么時候都通用的很。 “都瘋了,這些老娘們,一個個都瘋了,天天說這個,有啥可說的?這不是沒幾個人要解決嗎?咱們再往城里去尋就是了,城里貧寒人家,姑娘多的人家,尋個愿意嫁到這邊的還能沒有?再不濟其他村子也應該能尋到吧,你說說,這大晚上的不睡覺,就在我耳朵邊嘀咕,又有個什么勁?” “你沒和她說這些?” “說了,怎么沒說,可人家就是覺得不穩妥,一會兒說城里姑娘不會干農活,一會兒說城里人看不上咱們山里人家,還說什么其他村子里也未必有合適的,說是咱們老兵村好幾個呢,未必輪得到什么的,反正怎么著都有話說,娘唉,我真是頭一次知道,娶媳婦也不都是好事兒,這耳朵老遭罪了?!?/br> “哈哈哈,你個混球,早先你怎么說來著?對了,還說要和咱們比誰家先有娃是吧,這會兒又矯情上了,這是看著村子里有了孕婦,知道沒了拿頭籌的份,所以換著花樣來炫耀了?這是告訴我們你家要準備辦喜事兒?” “他家那小子才十四歲吧,這年歲在山里可有的等,怎么也要到十七八才成親呢,這么早cao什么心,以后日子還過不過了?有這功夫還不如好好努力,爭取在你還有用的時候里,趕緊下崽?!?/br> “你啥意思?這是說我不成了?怎么可能,我又不是你?!?/br> “你啥意思?我怎么了?我強著呢?!?/br> “那上回那鹿血酒你怎么喝那么起勁?別當我沒看見啊?!?/br> 這幫子人,說著說著,這話題就不知道扯到哪兒去了,也是一幫子大老爺們,不說點有顏色的話那才是不正常呢,更不用說這還是幫老兵痞了,就如今這樣,已經是很收斂的表現了。 老肖不和他們說這些閑話,在說起這婚配問題之后,就拉著幾個什長開始清點各個年齡層的人數,越是清點就越是頭疼。 “還真是個事兒啊,看看,這會兒看著好,勉強的估計也能不出岔子,可在等幾年就不對了,那些小子丫頭們的婚配可要費腦子了?!?/br> “這些都是以后的事兒,再不濟咱們還能和老安他們幾個獵戶村,藥材村通婚,還有河對面,總能有法子的,關鍵是咱們這一輩,你看看,孩子才這么些,等著咱們四五十歲,快要干不動的時候,這些孩子才幾歲?才幾個人?能承擔起一家家的生計?我尋摸著,咱們啊,只怕這一輩子是注定了的勞碌命,不干到走不動是沒法子卸下來了?!?/br> 老齡化啊,這問題在現代都成了全球危機了,沒想到換了個時代,換了個空間,老肖居然還是沒能逃脫。即使這個時代生育年齡偏小,即使這個時代,一家子不止一個孩子,即使這里的人壽命和現代人不能比,可在這個村子,這確實已經可以預見了。 “嫁過來的女人,不是帶著女娃,就是男娃年級小,沒有個十來年,這些娃子都撐不起家?!?/br> “不算不知道啊,村子里最起碼一半的人家都是這樣的情況?!?/br> “我都43歲了,家里那大小子,開了年才8歲,沒有十年,只怕是不能頂門立柱,另外兩個更小,若是這兩年媳婦再給我生一個,那沒有二十年,我算著,我估計是別想歇著,63歲啊,不說干活打獵了,我就尋思著,我能活這么久嗎?到時候頭發都該全白了吧?!?/br> 說著說著,幾個年級大的忍不住眼睛都紅了起來,他們最青春,最強壯的年級已經過去了,消耗在無窮無盡的戰場上,在生死間博弈,好容易存活下來,轉頭,又要為自己這一個小家耗盡余生,這真的值得嗎? “不能這么想,這么想,誰也別活了對吧,看看,如今你衣裳有人洗,吃飯有人做,就是下地,你家那小子也跟著一起,那滋味是以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