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書迷正在閱讀:深山有鬼、三梳、我也很想他(H)、[全職高手/葉藍]不疚、來自和平年代的魔法師、種女、繁華落盡、大夢追驚局、盜君心、你是我唯一的星光
大家的了解都不甚深刻,不比無機化學這樣的老牌研究領域更容易入手,風險也更高。從另一方面來說,正因為是新擴展的領域,如果做出什么成果,很可能是里程碑式的發現。就和做生意一樣,科學研究也有很大的風險。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暫且不提,最重要的其實是研究方向。如果一開始的想法就錯了,后面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結果。電學現在正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就連科學巨擘也不能拍著胸脯保證,他的想法一定是對的,照他想的做一定會成功。而他,一個從未受過任何正式教育的人,一個想學習只能去租書店打工的人,一個到現在所有成果都靠自己摸索實驗做出來的人,能擔得起這么重的期望嗎?法拉第的親身經歷告訴他,一次成功后面很可能有九十九次失敗?;瘜W這樣的還好,至少研究的人多、有個大致正確的方向;但是電學呢?現在開始做,基本上完全靠蒙??!這成功的后面,豈不是更多的失???換句話來說,要多少錢墊底才夠?對自己在電磁學方面出成果沒什么信心,再加上不想讓夏爾的錢打水漂,所以在法拉第提出這話題的時候,他已經決定拒絕這個誘人的提議。但夏爾暫時沒看出來。因為法拉第想過的他也想過,而他認為,這件事根本沒有風險——起步怕什么?瓶頸怕什么?有他的常識在,實驗根本不可能抓瞎??!只是他怕把法拉第嚇跑了,故意含蓄地回答:“不管是什么事,都有點風險,區別只是大和小而已。你不用為我擔心——我自己做出的決定,我自己負責?!?/br>法拉第頓了頓。就算他已經做了決定,這時候也不免有些動搖——資金雄厚、重視科學、平等待人,他還能找到比夏爾更好的贊助人和顧問了嗎?更別提,夏爾已經親口保證,風險自營。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夏爾對他越好,他就越擔心自己搞砸。畢竟,他真的沒法保證,他對電磁學有興趣,就一定會在這方面成功。“謝謝你的信任,夏爾,”直接拒絕不好,法拉第又想到了一個理由,“但我不會離開倫敦。戴維先生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請我做了他的助手,我希望能完成他希望我做的實驗?!?/br>夏爾這會兒聽出來了,法拉第不太愿意。他覺得這理由是借口的成分更大——因為從他這些天的了解以及對科學史的模糊記憶結合起來看,漢弗里戴維并不能算是非常合格的導師。已經發生的事實是,在前些年的學術旅行里,戴維的侍從不愿意跟從,結果隨行的法拉第就被當成侍從使喚了。戴維的夫人珍,不愿意讓法拉第和他們坐一輛馬車,還把法拉第趕去和傭人一起吃飯——可法拉第實際上是戴維的實驗助手,根本不需要照顧戴維起居??!夏爾覺得,戴維對這件事的默認就已經彰顯了他的態度。畢竟這時代女人的地位真的不怎么高,珍對法拉第怎么樣,還不是戴維一句話的事情?而從夏爾那些慢慢對上時代的模糊記憶來說,在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后,法拉第也研究出了初步成果,并且發表了論文。但戴維嫉恨法拉第在自己失敗的領域獲得了成功,就任由法拉第剽竊了別人成果這樣的謠言甚囂塵上;甚至還有可能,謠言就是戴維故意放出去的。這件事最后愈演愈烈。以至于后來戴維還逼迫法拉第不能當皇家學會的會員(但新人能否成為會員是全部會員投票選舉的,和法拉第根本沒關系),甚至于自己投了唯一一張反對票。再后來,戴維指使法拉第去研究某種玻璃,漫長的實驗沒有任何結果;直到戴維去世,法拉第才能研究他心愛的電磁學。就算以上這些都是后來的事情、現在還沒發生,法拉第也不可能沒從珍那方面發現戴維的實際態度??墒?,只要面子上還過得去、或者說還在法拉第的心理承受范圍內,法拉第就不會主動離開戴維;畢竟戴維給他創造了邁入科學界的條件,算得上大恩。男神你脾氣太好了一點吧?既然遲早撕破臉,不如你就到我碗里來??!我會對你很好很好噠!看穿法拉第借口的夏爾只想這么說。但這話肯定不能說,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凹热荒氵@么說,那么好吧。但我有一個請求,你能答應我嗎?”“什么?”法拉第問,但其實他已經隱約感覺到,夏爾不可能輕易放棄。“如果你哪一天想要做電磁學,請一定先聯系我,好嗎?相信我,你需要什么我都會為你準備的;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你開口就行?!毕臓栵w快地說,就怕別人搶在他前面。法拉第聽出來他的信心,有一點懷疑——除非戴維做得太過分,否則他真的很難考慮另找工作;夏爾這么肯定,難道覺得戴維將來真的……不,一定是他想多了,夏爾怎么可能知道這些?更可能是夏爾自己的決心堅定。而現在,他已經拒絕了一次夏爾的好意,很難再拒絕一次,只得點頭同意了:“好吧。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會給你寫信。保證第一時間,好嗎?”聽到法拉第的親口保證,夏爾總算放心了點。法拉第這樣的人,說話算話,肯定不會放他鴿子。而考慮到年代,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換句話來說,法拉第的成就不日就會超過戴維;等戴維的嫉妒心全面爆發時,他再來勸說法拉第,肯定會事半功倍!不得不說,夏爾這算盤真是打得噼啪響。法拉第這時候根本不知道夏爾的意圖;等以后知道了,那時的情形卻讓他根本生不起氣,兩人關系反而更好了。這大概是倫敦之行的最大成果,至少夏爾是這么認為的。這時候,時間已經進入到五月中旬,他和阿爾豐斯離開巴黎已經快三個月了。事情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也是該回去的時候了。兩人開始沿原路返回,準備一路聯系之前表現出同意跟隨離開意愿的人,一起帶到利物浦坐船。法國本來就是他們的地方,有人脈,入境手續肯定沒有問題;而英國這里,對普通工人的看管也沒那么嚴格,只要有錢就能出去。這錢自然是夏爾出。而且夏爾開的工資十分厚道,所以就算是背井離鄉,也有不少人愿意跟著走。所以他直接雇了一條船,帶著頭一批礦工和織工離開了利物浦碼頭,啟程回巴黎。至于機器什么的,機械專業出身的夏爾表示,他已經研究過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