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然而此刻不約而同地望向湘簾后——香味飄來的方向。 只見月牙兒從簾子后頭走出來,手中托著一樣新奇的點心,正散發著香氣。 那是一碟兒淡黃色的點心,圓圓的,很可愛,表皮酥脆。倒真和里說的是一個模樣。 泡芙才放到桌上,顧不得燙,一個書生就拿起一個吃,一臉陶醉。 這是餓死鬼投胎嗎?劉書生在心里大罵道,立刻護犢子一樣攏過一碟兒泡芙,拿起一個塞在嘴里。 咬破酥皮的一瞬間,奶油就滑了出來,口齒之間立刻被濃的化不開的奶香與蛋香占領。酥皮的熱,同奶油的冷奇妙的組合在一起,給予泡芙更多層次的口感。呷在嘴里,脆而不干,香而不膩,真真叫一個妙不可言。 這銀子花在這么美妙的點心上,是值得的! 劉書生腦海中只有這一個念頭。 見這三人連話都不說了,只埋頭大吃。在濃郁的香氣里,其他客人也紛紛道:“給我來一碟兒他們吃的點心?!?/br> “我也要兩碟!” …… 月牙兒本還想問問他們,是從哪里知道泡芙這樣的點心的,可一時間又那么多客人點單,也沒空去問了。等她忙完這一陣,南窗下的看花專用桌已經換了客人。 自從這天之后,每一日都有新客人登門,張嘴就問:“聽說你們這里有泡芙,給我來一碟兒?!?/br> 有的客人甚至是從金陵附近的城鄉過來的,身后還跟著背行禮的家仆,寧可坐著等,也指明了要點“泡芙”吃。 月牙兒看他那樣,忍不住問:“為什么都要吃‘泡芙’?你們到底是從哪里知道這個的?” 客人見她是個姑娘家,說話就有些支支吾吾:“這個……聽說這泡芙是一種宋朝時皇城特別流行的點心?!?/br> 宋朝皇城? 月牙兒二丈摸不著頭腦。 這個謎還是于云霧給他解開的,他特意跑過來說:“老實說,你家是不是有本家傳的食譜?或者祖上曾經當過御廚?不然怎么知道這么多失傳的點心?” “瞎說什么呢?”月牙兒笑著說:“于大哥,你是從哪里知道泡芙的?” 于云霧看了看周圍,低聲道:“有一本,叫,里頭有記載過?!?/br> 后來,等月牙兒真把買回來,打開一看,哭笑不得。 她大概知道這書的作者是誰了。 第38章 定勝糕 打更人的銅鑼, 在睡夢里隱約響起,聽得不真切。 伍嫂自夢中醒來,見一地月光, 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側身瞧見女兒六斤安穩的睡顏,方才的夢魘也漸漸淡去。 她轉身欲睡, 卻聽見廚房里有鍋碗瓢盆的響動。 蕭姑娘這么早就起來了? 伍嫂摸著墻走出去,見著一盞油燈映在廚房的墻上, 照成一圈小小溫暖的光。月牙兒朦朧在這淡黃色光里, 正做點心,一旁的灶上熱氣騰騰, 散著煙火氣。 “蕭姑娘,我來揉罷?!彼Φ?,上前挽起衣袖欲幫忙。 月牙兒見是她,忙說:“不用,我自己瞎做著玩玩。還早著呢, 伍嫂你睡去吧?!?/br> 伍嫂的視線掠過灶臺上的半成品,統共有八九樣不同的點心, 有些她叫得出名字, 譬如定勝糕,有些她不認得, 但樣子都很好看,小小巧巧。 這樣多樣式的點心,卻只做一兩個,該花了多少功夫? “蕭姑娘, 你怕不是沒睡?”伍嫂奇道,她平日里都要睡到天光才起呀。 月牙兒抿著嘴笑笑,掌心一下一下揉著糯米團。 “睡了的,只是起得早些?!?/br> 伍嫂不知何故,也怕自己多話惹人煩,便蹲下來替她看火候。 月牙兒倒有些不好意思:“沒事的伍嫂,你去睡吧?!?/br> “我本來就起得早,姑娘別擔心?!?/br> 燒水、揉面、制團、蒸熟、裝盒……一直到四更時分,這么多小點心才算做好了。 月牙兒招手,叫伍嫂過來試一試味:“我頭一回做定勝糕,伍嫂你嘗一嘗,看味道好不好?!?/br> 是一塊梅花狀的定勝糕,色呈淡紅,在燈下顯出一種誘人的色澤。伍嫂拿起一個,掰下一小塊嘗了。米團兒柔軟,像吃了一嘴的雪花,松軟清香。內餡的豆沙是特地調制過的,隱隱約約透出一股花香,甜甜糯糯。 “味道很好呢?!?/br> 月牙兒這才放心。她伸了個懶腰,嘟囔道:“煩死人了?!?/br> 然而她的臉上始終帶著盈盈笑意。 洗了臉,換了身舊衣裳,月牙兒同伍嫂打了聲招呼,徑直出了門。 伍嫂提著燈在門邊,正欲關門,卻見橋前有三兩書生伴著家人一起走過,手里都提著一個書盒,神色很鄭重的模樣。 她想起來了,今日是府試的大日子! 月牙兒一手提食盒,一手提燈,走在小巷里,腳步異常輕快。 行到門前,她駐足,用手攏一攏新梳的鬢發,確認沒散之后,放才以手叩門。 柴扉應聲而開,吳勉見了她,眼中藏了笑意。他穿著一件玉色襕衫,清如冰,潤如玉。 “你……來了?!?/br> 月牙兒將食盒往前一遞:“喏,說好了我給你準備考場的吃食,都在這里了?!?/br> 她微垂著頭,用腳尖去撥弄地上的落花,揚起來,又落下,并不看吳勉。 “你……好好考?!?/br> 說完,月牙兒轉身就跑。 春風輕柔,揚起她豆綠色的布裙。 吳勉望著那盞燈火躍動在尚未破曉的夜色里,漸漸遠了,忽然有一種薄薄的惆悵。 忍著多日不見,好不容易見一回,卻只說了兩句話。 他將食盒打開,最上面一層擺著一個小木匣。 吳勉輕輕揭開匣蓋,原來是一支筆。 是品相極好的羊毫湖筆,尖、齊、圓、健。 這樣好的筆,書屋里的同窗都有一支。他曾問過價,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此番去考府試,他仍舊準備用有些禿了的舊筆。 然而此刻,他卻得了一支羊毫湖筆。 天色欲破曉。 學宮之外,許許多多考生并家人擠在木欄桿前,或提著燈籠,或拿著長而考籃,等待著放行。 卯時一刻,銅鼓大響,學子們如流水一般踏過學宮大門。 學宮這道門,百姓俗稱“龍門”,取鯉魚躍龍門之意。通過府試,便是正兒八經的童生,可以參加院試考秀才??贾辛诵悴?,那才叫真正的讀書人,朝廷每年有補貼不假,連徭役等賦稅也一并免去,一只腳便跨進官門內。 江寧知府李之遙下轎,見此情景,不經有些感慨。他當初考童試的時候,也是這般年少啊。 還是一樣的時辰,一樣的地點,李之遙卻從昔日的考生成了主考官。這么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