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倒真是歲月匆匆。 幾個試官迎上來,笑著請安:“知府大人,如今考生已入場了,您老人家不然到公堂里歇一歇?!?/br> “不急不急?!崩钪b向左右道:“現在該是搜子檢查考生所帶之物的時候,我們悄悄地去瞧一瞧??几?,可絕對不能鬧出夾帶偽籍之類的事?!?/br> “還是大人想的周到?!?/br> 一行人往學宮內走,李之遙為先,步伐很慢,饒有興致地觀看考生們的形容。 有的考生還很年輕,鬢發垂髫,一副懵懂的模樣;但更多的,是一臉的緊張;還有極少數白發蒼蒼的學子,一瞧就是考了半輩子還沒考中的。形態各異。 入龍門,第一件要緊是便是通過搜子們的檢查。府試的搜檢,可比縣試要嚴格得多,因此速度也稍微慢些。擔任搜子的皂吏不僅要檢查考生們的提籃,將所帶之物一一搜查,還要將考生的發髻打散,檢查有無夾帶。 昔年還有讀書不用功,專門動歪腦筋的人。譬如將四書五經的蒼蠅小字般寫在襪子里側,往蠟燭里封小抄,在饅頭里夾帶小紙條……五花八門。 天尚未大亮,搜子們搜查起來也極為費神,除了新手剛開始時有些新鮮,大多數搜子們都板著一張臉,恨不得練出一雙火眼金睛,兩眼一轉捉出一個妖。 李之遙不想驚動考生,所以將隨從屏退大半,只帶著自家師爺悄悄在檐下看。 見搜子們雖然面色不虞,動作還是很利落,也沒有抓到什么喪心病狂的夾帶之人,李之遙不由得點點頭。 看來他第一次主持的府試,應當不會鬧出什么大事。 李之遙捋著胡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忽然見著有三四個搜子圍著一個考生,不知在做什么。 他皺了皺眉,心想不是搜出了作弊之人罷?立刻上前去查看。 走近了,但見搜子們扒拉著那個考生的提籃,戀戀不舍地望著里邊的點心。 “這是怎么回事?他的考籃有什么問題?”李之遙嚴肅道。 幾人回頭,李之遙終于瞧清了他們圍住的那個考生,那相貌,簡直是專為探花郎長的樣子。 借著燈火,搜子們看見李之遙官服上的補子,忙行禮道:“小的見過知府大人?!?/br> “免了?!崩钪b大手一揮:“這是做什么呢?” 搜子們面面相覷,一個看著像領頭的滿臉堆笑:“沒做什么,例行搜檢考生而已,勞累大人費心?!?/br> 李之遙瞧他們的樣子,覺得這里面有名堂,便問那個少年:“你是何人?說說怎么了?” 少年的姿態不卑不亢:“回知府大人,小人姓吳名勉。承蒙各位大哥關照,方才正問我這點心是從何處買的?!?/br> 聽他這樣說,領頭的那個搜子暗自松了一口氣,其實他們方才是硬要拿走幾個點心吃來著,幸虧這毛頭小子還算有眼色,不然不知道知府大人怎么罰呢。 李之遙聽了,揚了揚眉:“什么點心?還值得幾個人跑來問?” 他俯下身去看。才湊近,便嗅見一股香氣,那提籃內有一個打開食盒,里面擺著至少八九樣點心。顏色好,模樣好,聞起來也香。倒有幾分宮里御制點心的形容。 因為起得太早,李之遙離家前沒什么胃口,只匆匆吃了兩口粥。這會子見了這樣色香味俱全的點心,肚里饞蟲也被勾起來了。 他拿起一個因搜檢而拆成兩半的點心,湊到眼前看,竟是一小塊形狀齊整、四四方方的綠豆糕。 這也真是奇了怪了,其他考生帶的點心也有被拆成兩半的,壓根沒個完整形狀,丑的要死,怎么這吳勉的點心即使拆開也依舊那么好看? 李之遙見還有一塊未拆的綠豆糕,將那小塊的和大的并排放在一起。這才看明白了,原來這綠豆糕本身就用刀劃成了等分小粒,只是刀口并未深至底,所以表面看起來仍是一整塊??僧斔炎觽冇昧σ荒?,綠豆糕便自然而然散成了小塊兒,既平整又好看。 他忍不住將小塊的綠豆糕放到口里,清清涼涼,粉而不黏,微微甜。李之遙吃過很多次綠豆糕,可從未吃過這樣恰到好處、顆粒極細、清清爽爽的綠豆糕。 再看其他點心,也是一樣的思路,既然掰開成兩瓣,依然各自有形狀。分與不分,皆是渾然天成。 李之遙忍不住發問道:“你這是哪家買的點心?” …… 府試過后,要七日才出成績。月牙兒這幾天,心里時時牽掛著這事。 吳勉卻是一副很淡然的模樣,依舊閉門讀書??此@姿態,月牙兒撇了撇嘴,感情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這日月牙兒依舊在店里忙碌,有了伍嫂母女和魯伯的幫忙,她如今可以不大管點餐之事,一心一意做點心。 正做著海棠糕呢,六斤跑過來說:“有位客人說,他想見見老板?!?/br> “見老板做什么?”月牙兒放下手中的工具,朝六斤指點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文縐縐的中年人,算得上“美髯公”,一身絹袍,一望便知非富即貴。他左右立著兩個隨從,連隨從都是一身筆直的長衫。 這樣的人,月牙兒如今是萬萬不好得罪的。她將手洗凈,走了過去,笑問道:“不知客人有何吩咐?” 中年人很溫和的說:“有一樁大生意,想和老板談?!?/br> 月牙兒笑道:“原來是這樣,不知是什么生意?” “不久之后,江南道會來一位新的鎮守太監,我想請老板在他的接風宴上做點心,不知可不可以?” 月牙兒愣了一下,認真打量起眼前人:“敢問尊駕姓名?” 他身邊一個隨從輕聲道:“這是江寧知府,李大人?!?/br> 第39章 刀魚餛飩 江南富庶, 天下皆知。 此番為新任南京鎮守太監接風洗塵,不僅驚動了金陵的大小官吏,更有兩淮鹽商出力捧場。一番商議之后, 接風宴的地點定在金谷園——如今江南首富顧家的花園。 月牙兒實在沒法拒絕,畢竟這一次請她來出場的傭金, 不是以銀兩來計算,而是以“金”為單位。 這樣的高價, 她哪里會不應?更何況倘若月牙兒的手藝, 在這場宴會上得到首肯,那么她的杏花館將在一夜之間炙手可熱。凡事都講究個名人效益, 若她所做的點心得了江南貴人們的稱贊,還需愁什么將來呢? 應是應了,可依月牙兒的性子,從不打無準備的仗。既然是為了新任鎮守太監接風,那總得了解他喜歡什么, 愛吃什么口味。奈何她認識的貴人又極為有限,總不可能沖到李知府的衙門里問。思來想去, 能給她些許提示的人, 就只剩下一個薛令姜。 這天,月牙兒帶著新做的點心, 和開業以來的賬本,去趙府請安。 月牙兒先向薛令姜說了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