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之中,又出乎謝茂的意料之外。謝茂忍著笑,沒有跟傻逼一樣故意問,你爹不放,那你怎么來了?聽著耳畔清脆的馬蹄聲,仿佛又能聽見衣飛石淡淡的呼吸,他認認真真地說:“你來,我很高興?!?/br>衣飛石不說話,只低頭牽著馬往前走。走了好像很久很久,謝茂才聽見衣飛石輕聲說了一句話。“?”謝茂就是普通人的耳力,真沒聽清楚他在說什么,“你說什么?”衣飛石回過頭來耳朵紅紅的,不好意思地說:“跑了一下午,肚子餓了。王爺您還要在王府里逛幾圈?咱們吃了飯再來逛行不行?”……媽噠,你能不這么煞風景嗎?謝茂瞪他兩眼,從馬背上躍下:“回去,擺飯!”第41章振衣飛石(41)衣飛石帶來信王府的二十四名精兵,皆是衣尚予帳下最精銳的親兵。上一回是因京中傳出詭異的“口諭”,衣尚予命令這二十四騎護送衣飛石前來京城探看情況,這一回衣尚予口中說不許衣飛石再來信王府,這二十四騎卻依然跟著衣飛石來了,可見衣尚予的態度,也不是那么堅決地保持中立。歸來的衣飛石住回了謝茂的寢宮憩室中,一切都和他離開時一樣。好幾日朝夕相處下來,二人都已習慣了對方的起居細節。進門時,衣飛石習慣地接過宮人遞來的茶盞,一杯遞給謝茂,一杯送自己嘴邊喝了。他和謝茂一起進盥室,宮人隨后魚貫而入,為二人各自寬衣擦洗,換上干凈的衣裳。連發髻都打開重新梳了一遍,松松綰起,方才一身輕松地一起回客廳寬坐。衣飛石半道拐去恭房放了水,回來時,謝茂正在吩咐晚上的菜色。“……偷偷地燴個羊rou奶羹來,不必聲張?!?/br>楊皇后剛薨了,正在國喪期間,吃rou當然要偷偷的。衣飛石年紀小,正在長身體,又愛吃羊rou,謝茂哪里舍得委屈了小衣?!粋€現代人,對守制這事兒真沒什么敬畏心。衣飛石倒是覺得有些不妥??墒?,謝茂說不許聲張,他這會兒也不好吭聲。朱雨領了菜單走了,衣飛石很自然地在謝茂身邊坐下。這間特別現代化的客廳里擺的沙發中,有單人位,雙人位和三人位。謝茂喜歡坐在三人位沙發的東首,懶洋洋地倚著扶手。衣飛石最初就規矩地坐在離他不遠處的單人位上,現在已經習慣和他一起坐三人位了?!奖阒x茂伸手就摟著吃豆腐。衣飛石落座后,就有宮人上前跪在衣飛石身邊,手里捧著托盤,上邊擺著切好的香瓜。“這瓜鎮得太涼,你吃一塊?!敝x茂立即管閑事。從沒人關心過衣飛石吃的瓜是不是太涼,從沒有人在意他吃多了冰瓜會不會肚疼生病。明知道謝茂隨口關心一句,多半只是籠絡自己,衣飛石還是乖乖點頭,真的只吃了一塊瓜。謝茂拿毛巾替他擦了擦手,溫熱熟悉的懷抱就籠罩了下來:“這回沒挨揍了吧?”——他還是對上一回衣尚予打小衣軍棍的事耿耿于懷。衣飛石被他問得一愣,“沒有?!卑⒌鶝]事兒揍我干嘛?“沒有就好。累不累?讓人給你捏捏?我記得陛下收著一把好劍,你等著啊,過些日子我給你弄來。你還想要什么?都給你?!敝x茂一開口就跑偏,完全停不下來。他如今看著衣飛石,心中就是一種不知道該怎么寵愛才好的無措。這時候,衣飛石本不該再回信王府??墒?,他回來了。他為什么回來?他是不是覺得我也有幾分好處?他是不是舍不得我?他居然回來了。他對我好,我要給他更多他想要的東西。我要讓他知道,對我好是有甜頭吃的,這樣他才會一直對我好。衣飛石再笨拙也能感覺到謝茂對自己的討好,何況,他實在不笨,他簡直聰明極了。“可是傳世名劍長涓?”衣飛石這一回沒和謝茂客氣。“是長涓。我看只有你才配得起這把劍?!币娨嘛w石喜歡,謝茂也等不下去了,去書房里寫了個條子,遞給趙從貴,“你進宮去,不拘找誰,把東西弄回來?!?,宮門下鑰了,那明天一早就去?!?/br>趙從貴:……王爺您矜持一點啊,這么快就老婆奴了,還沒成親呢!謝茂寫好條子回來,腦子里想著還有什么好劍好刀可以給小衣玩兒,正要和衣飛石再說笑,就見衣飛石起身正襟,拜禮稽首于案前。稽首是拜禮中最隆重的禮節,臣謁君,子朝父,徒謝師,才會用這樣的重禮。當然,以謝茂的身份,也不是當不起衣飛石這么一拜。只是二人相處這么長時間來,跪禮有,揖禮有,這么鄭重其事的稽首大拜,著著實實還是第一次。這禮行得太隆重了,謝茂原本要往沙發上歪,見狀長身立定,肅容靜待衣飛石下文。“愿為殿下一世執劍?!?/br>這句話說得很簡單,可衣飛石的態度很慎重。他以大禮稽首于地,形容謙卑,聲息虔誠,許諾為謝茂一世執劍。這是托付后半生。前兩世,衣飛石也曾這么跪在謝茂面前,一世說愿為陛下開疆拓土,一世說愿為陛下守海內安寧。那都是在謝茂登基為帝,重用他、信任他、支持他打了好幾場大仗之后,衣飛石方才交心向他宣誓了一世忠誠。這輩子……就……這么快了?謝茂有點懵。到底發生了什么?他自問沒做什么值得衣飛石死心塌地之事,衣飛石為何突然就選擇效忠投誠?“你這是……?”“求殿下恕我無罪?!?/br>看樣子是要說點不太恭敬的話了。謝茂沖趙從貴點點頭,屋內侍從立刻就被全部清了出去。自從宮中生變之后,趙從貴遵從淑太妃命令,將信王府下人都過了一遍,近身服侍在謝茂跟前的全都是自己人,帝、后安插來的人手,全都以排班、調職等錯開了去。正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長秋宮血案殷鑒不遠。“請說?!?/br>“大行皇帝山陵崩時,當今還未繼位,我父帳下一位戰功赫赫的老將,就曾勸我父在襄州擁兵自立。我父當即以惑亂軍心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