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她垂下眼眸,凝視著自己的衣角,瞧著亭子里隨風晃動的影子,忽然問:“那你可以帶去一起去西北么?” 衛珩怔了一怔。 “我也可以跟你一塊兒駐守邊疆,知道的,我的地形圖畫的最好了,你還說我比許多男子都有本事,懂得都多,不是嗎?” “是?!?/br> “那你去西北的時候,愿不愿意捎上我?” 小衛將軍哭笑不得地揉了揉眉心:“這不是我愿不愿意捎上你的事兒,是你愿不愿意真往西北去?!?/br> “我愿意去?!?/br> “你不要全憑了沖動意氣用事,左右我不是馬上便要啟程,你想明白想清楚了,與家里長輩都通過信了,才做最后的決定?!?/br> “我沒有意氣用事。我就是愿意去西北,倘若你肯捎上我,我一定會隨你一起去駐守邊疆的?!?/br> “宜臻,北疆不是你想的那樣便宜。那兒氣候干冷,進出不便,吃食、衣物、首通通都匱乏的很,稍有不注意,還可能喪命?!?/br> “我知道。這些都是我告訴你的不是么?!?/br> 小姑娘靜靜地凝視著他,“但是我還是愿意去?!?/br> 三更天,夜色和月光都很靜。 少年垂了眸,沉默片刻。 “好?!?/br> 他揚揚唇,“捎你去?!?/br> “從今以后,但凡有我衛珩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讓你餓肚子?!?/br> . 宜臻隨衛珩離京的那個日子,是五月仲夏極好的晴朗天。 她只收拾了小半車的行李,比從黎州來往京城時更簡便,搭著紅黛的手上了馬車,從車窗內瞧京城的目光里沒有半分眷戀。 京城不是衛珩的故鄉,也不太像是宜臻的故鄉。 故鄉,何為故鄉。 有親有友的地方才叫故鄉,故鄉的舊事難忘,故鄉是游子永遠的避風灣。 宜臻雖在京城出生,在京城長大,但從牙牙學語的稚童到豆蔻少女,她都被困在祝府那個四四方方的深宅大院里。 難得出府,不是拜佛燒香,就是和姊妹們拘謹地瞧花燈街景。 京城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兒的,好看的,她雖也聽說了許多,卻大半兒都是托丫鬟去外頭買回來再瞧的。 她在京城生長了十幾年,從這座皇城里所獲得的歡愉,不及在黎州兩載的十之有一。 倘若真是說故鄉,宜臻更愿意把黎州當做是自己愿意扎根,眷戀難舍的故鄉舊地。 是以離京那日,她瀟瀟灑灑,干干脆脆,沒有半分不舍,有邢府的丫鬟瞧見了,還偷偷嘆了一句祝七姑娘好硬的心腸。 倒不是貶她,只是覺得她都要往北疆那虎狼之地去了,還能如此平和淡定,實乃巾幗風范也。 倒是可惜衛侍郎了。 那樣鐘靈毓秀的少年郎,因太子的偏見和針對,就這么被圣上派去戍守邊疆了。 便是升官升的再快,官拜一品大將軍,又有何用呢。 沒錯。 宣帝最終還是沒能留住衛珩。 其實早在他下圣旨的第二日,宣帝就后悔了。 但天子金口玉言,說出去的話絕沒有自己主動收回來的,更何況還是蓋了玉璽印章的圣旨,倘若隨意就說那不作數,豈不是連帝王的顏面都不要了。 是以第二日早朝時,宣帝特意沒有宣昨夜砸出去的那道旨意,就是在等衛珩什么時候能過來服個軟。 遞了臺階,他才好裝腔作勢地“體恤”臣下,收回圣旨。 但是衛珩一直沒有。 衛珩不僅沒有來向宣帝服軟,他甚至還暗地里把這消息透露給了太子。 這兩年來,衛珩受盡了天子崇信,在宮里朝堂的風頭,隱隱都要蓋過了太子。 畢竟圣上膝下皇子那么多,不到最后一刻,誰都無法肯定繼承皇位的會是誰,倘若要是站錯了隊,最終下場就是一個死字。 但衛侍郎不同,天子近臣,炙手可熱,也從未在皇嗣上站過隊,討好他會遭遇的性命之虞可能性就小多了。 是以這些年,心高氣傲的太子自然不服氣,瞧不起,憎惡的很。 他一向視衛珩為眼中釘,rou中刺,要是知道自己父皇居然有意把衛珩調遣往西北駐守邊疆,與匈奴人打仗,甚至連圣旨都擬了,那不管圣上究竟是一時沖動還是真心實意的,他都要抓住這個機會,把衛珩狠狠趕出京城這個政治中心才是要緊。 是的。 太子果然沒有讓衛珩失望。 他先是向外放出了衛侍郎已經被升任為西北大將軍的消息,而后又暗中聯合朝中臣子,你一言我一語,不過半個時辰,話語就從“衛侍郎是不是真的調任了”發展成為了“衛將軍怎的還不去任上就職”。 “衛將軍還年輕,西北的百姓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不起您的磨蹭了?!?/br> 再加上衛珩自己不動聲色的推波助瀾,惠貴妃吹的枕頭風,宣帝一方面被大臣們架著騎虎難下,一方面隨著衛珩一日勝過一日的倔強,怒氣也漸漸積聚了滿腹胸膛。 到最后,自然而然的,衛珩就這么正式成為了西北大將軍,駐守邊疆,擊退匈奴。 甚至,他一階文官。 到如今連跳幾級,竟成了一個領軍的主帥。朝臣們除了慶幸,就是惋惜,竟沒一個意識到這樣文武職任免有何問題。 當然,或許其實也是看出了問題,只是不愿明說而已。 如今的大宣,就像個行將就木的老人,或許也只有銳意進取的太子即位才能重新煥發生機。 但在這之前,誰也不想多生事端了。 大將軍就大將軍罷。 未及冠的一品大將軍又如何呢,前朝神童孟珹,還十二歲就做了啟國丞相呢。 更何況,讓一個不懂兵法的文官去戍守邊疆,戍守連周欒將軍都破不了局的邊疆,除了死路還能有什么結局? 這樣一來,滿朝文武,不論是太子一派,親衛珩派,抑或是中立派系,竟沒有一人反對的。 衛珩就這么順順利利地,踏上了奔往西北的汗血馬。 帶著自己的矛隼和未婚妻。 因為離京那日,他是親自去邢府接的祝宜臻。 天色郎朗,少年兒郎身姿挺拔,騎在駿馬高背上,不知看羞了多少懷春少女。 連京兆少尹夫人戚氏都忍不住嘆道:“這樣好的兒郎,真是亂世害人,滿朝武將,竟然找不出一個能替周欒的人了不成?” “你懂什么?!?/br> 京兆少尹輕斥了她一聲,眉目冷肅,“行了,少說些,等下祝姑娘來拜別,你可千萬記得要親近些。衛珩這人,琢磨不透,雖然這回是被調任出京了,誰知道他是不是下月就回來了?!?/br> “放心罷,這些我心里有數的很?!?/br> 因為衛珩不落馬,只略微見了禮就不說話了,京兆少尹雖特地迎了出來,卻被他氣勢所懾,不敢上前多談。 便只能和嫡妻戚氏一起,相顧無言地立在府門側等候。 過了好久好久,連身后拉馬車的馬兒都打起了盹,才有少女姍姍來遲地從內宅出來。 “不好意思,是我耽擱太久了?!?/br> 宜臻加快步伐,語帶歉意。 少年一直冷凝的面色終于有所緩和,點點頭:“上馬車罷?!?/br> 他的視線在少女身后跟著的幾個仆從身上掃了一圈,最終淡淡落在一個垂頭的瘦弱丫鬟上,頓了頓,什么都沒說。 只吩咐了馬車夫:“走罷?!?/br> 車輪滾滾,馬蹄踩過青石板磚,又踩進黃泥土地,直到行至城外京郊與大部隊會合處,衛珩才下馬敲了敲身后馬車的車窗,語氣淡淡:“祝宜臻,讓她下車?!?/br> 馬車內靜默了一會兒,才有丫鬟顫顫巍巍地掀了車簾,低著腦袋,抖如糠篩:“衛、衛公子?!?/br> 瞧這丫鬟的面容,赫然就是那日在城門口接宜臻進京的戚夏云。 許是前世天子的威勢著實太過嚇人,戚夏云已經慌的不成樣子了,面如土色,只盼著這修羅閻王能留她一條性命。 ——明明她也沒做什么需要以命相賠的壞事。 但好在衛珩只是冷冷掃視了她一眼,丟下一句:“換輛馬車?!?/br> 便離開了。 戚夏云如蒙大赦地跟著他身邊的小廝去了后面一輛空馬車。 衛珩倒也沒拿丫鬟婆子們用的車子來羞辱她,馬車設計精巧,明顯就是給主子坐的。 少女倚著車壁,長長舒了一口氣。 其實,今日表姐要出府時,是她跪在她屋門口,求她也帶著她去北疆的。 臻表姐問她,她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就這樣獨身上路,名聲如何是好? 她說不要名聲。 “我其實從來都未想過要嫁人,只想著一個人自在地老死便好?!?/br> “況且我來京城這段時日,極少出門子,或許他們不知道還有我這么個人也不定。我已給姑丈留了信,若是他接受不了,便當我死了好了?!?/br> “臻jiejie,你帶著我吧,我能夢見往后的事兒,若是有什么不測,我也能給你提個醒?!?/br> 祝宜臻垂眸望著她:“你為何不回江南去,你父親母親呢?” “我母親身子已經極不好了,我父親是個糊涂人,聽不見別人與他說的話,所以我只能跟臻jiejie你,只要我能護的臻jiejie你好好的,我才有臉面求衛公子看顧些戚家,向他求些稀罕的藥材,為母親治病?!?/br> 戚夏云上輩子是個沒本事又懦弱的內宅女子,見識不多,膽子不大,哪怕重生了能夠先知先覺,她依舊只是個沒本事的內宅女子,見識還是不多。 她覺得她壓根沒有辦法在這亂世里,憑借一己之力,就護住家人,護住自己。 她只能尋求旁人的庇佑。 而這滿大宣,又有誰能比未來的帝后更有本事庇佑她和戚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