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宜臻望著她瑟縮又真誠的眼眸,沉默了許久。 也不知為什么,在面對旁人時,這個表妹總能做到落落大方,細心周到。 唯獨在面對自己時,一下就變得膽怯起來,畏首畏尾,小心翼翼,仿佛自己下一秒就能吃了她似的。 “臻jiejie,我定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你先去收拾罷,出府時倘若你姑丈發覺了要留你,我也沒法子,但你不要怕,你這次幫了我大忙,就算你不做別的什么,我也會托衛珩看顧你的家人的?!?/br> “可是我......” “倘若老天都愿意讓你離京,待會兒出府時你姑丈沒發覺,我便帶你走?!?/br> “......好?!?/br> ......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第62章 兩年后。 不,說的仔細些,其實還未及兩年。 畢竟這才只是冬季。 對于京城來說,冬季并不比夏日好上多少,鵝毛大雪,路面上總有馬車因雪下的太厚而寸步難行。 若是不下雪的冬季,又惹人擔憂來年春季會遭干旱,地里收成不好,反倒寧愿忍受寒冷的冬季與鵝毛大雪了。 而對于黎州來說,冬季是最難熬不過的。 陰濕的風,滲入衣衫,任憑你襖子穿的再厚也防不住,不論屋內燒了多旺的火,總覺得腳底板是冰涼冰涼的。 倘若一個不注意生了凍瘡,那就更難耐了。 但在西北,冬季反而不是最討人厭的時節。 尤其是元慶城內。 因為元慶城總是缺水的,冬季下了雪,就能讓元慶城內的百姓們感受到難得的濕潤氣息。 雪覆蓋在夯實的黃土之上,銀裝素裹,從遠處瞧去,漂亮的很。 只不過唯一讓人嘆息的便是,西北的冬季格外的干,風拂過面頰,那等子皮糙rou厚被吹慣了的還能熬住,像是從京城來的姑娘家,面上都能被刮出幾道紅來。 而后晚間便火辣辣的疼,又是脫皮,又是干裂,要敷上好幾日藥膏才能好。 紅黛初來西北的第一個冬季,便是這樣熬過的。 臉頰上日日都敷著厚厚的膏藥,喉嚨干澀,且外頭不僅風大,還有被風卷起的沙塵也厚,只是出門買些皮毛,回府時鞋面上已經蓋了淺淺一層沙塵。 但實際上,倒也不是西北所有的地兒都如此,只是他們剛來西北時,住的是離沙漠極近的南宜府。 南宜府的名取的雅致,氣候卻與它的名頭恰恰相反,因處在風口,冬季北風凜冽,春季黃沙漫天,夏季灼熱干旱,秋季晝夜溫差大,一年四季,竟沒多少日是好過的。 可苦慘了一群從黎州,京城來的,還未適應西北氣候便被迫忍受最遭情況的丫鬟婆子們。 不過后來,隨著仗越打越烈,匈奴節節敗退,收復的邊疆失地越來越多,她們也逐漸從北方風口之城,搬遷到了元慶城。 元慶城是邊防要塞,四面四通八達,往來商隊不計其數,是以也算是西北最繁華的幾座城之一。 唯一的缺陷便是鄰近水源極少,經過的河流支流時常會斷流,所以糧食蔬果什么的種植量并不穩定,時常就要派車隊去其他府城調度采購。 這么些年,元慶城皮毛寶石之類的物件兒,價格都要比外地便宜不少,唯獨吃食貴的很。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缺乏灌溉水源。 但今歲不同了。 自打去年年尾衛大將軍將衛府遷到元慶城之后,便指派底下的人來積極地解決這個難處。 衛大將軍指派出來的人不少,有些負責勘測地質情況,有些則負責挖井挖溝渠,利用地下水和循環機制,極大的緩解了元慶城灌溉水資源匱乏的情況。 ——當然,這些話,元慶城的農戶們是聽不太明白的。 只是那些挖井挖溝渠的人這樣說,反反復復不停地說,他們便也記住了。 到如今與過路的商隊隨口復述這么一句,竟然也能像模像樣的,哄得不知情的外人驚嘆不已。 但他們其實也并未有任何不實之處。 “衛大將軍就是這般有本事?!?/br> 元慶城西面的農田田埂旁,有商隊停下來稍喘口氣,也拾掇拾掇自己,才好進城做筆漂亮的大生意。 在休整時,商隊的領首陽佟無正好瞧見了農田里農戶們正在鏟雪。 他自己也是農戶人家出身,十一二歲時幸得貴人賞識,才進了河南府城,識字習算學,做了一個賬房管事。 后來又因機緣巧合,外出闖蕩,因他膽子天生比旁人大些,心又天生比旁人細些,所以如今也不過是三十有三的年紀,便已成了一列商隊的領首。 陽佟無走過去,與這些農戶們交談起來。 談到了今年地里的收成,又談起了官府新發的糧種,新教的灌溉法子,還專門派了人給這些村子打井。 “瞧您這模樣,應是頭次來元慶城吧?” “可不是。今年中原一帶都下了極大的雪,天氣冷的要命,皮毛炭火的價錢都不要命的往上翻,聽說西北元慶城的皮毛最是上等,所以才來一瞧?!?/br> “我們這兒的皮毛確實是上等,畢竟就隔著草原呢不是。自從衛大將軍來西北后,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收皮毛的價是一日比一日高,糧價卻是一日比一日低了。嘖嘖?!?/br> 皮毛的價一日比一日高陽佟無倒是能明白,這糧價越來越低又是怎么一回事? 難不成是西北這兩年獨得老天厚愛,特地給了好收成? “和老天可沒什么關系,要我說啊,還是衛大將軍有本事......” 衛大將軍衛大將軍衛大將軍。 自打陽佟無進這西北邊界一來,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次聽見這衛珩衛大將軍的名頭了。 在西北這些百姓的眼里,衛珩是比天神還要了不得的人物。 有那等子見識不多的農戶,甚至還弄不清楚如今的皇帝名號,卻對衛大將軍的事跡如數家珍。 在這樣大的地界里有著這樣的威信,陽佟無著實驚異了。 難怪,難怪他在京城茶館里,就聽見有士子說,如今圣上龍體抱恙,都是太子在監國。 而太子最忌憚的,便是西北的大將軍衛珩。 當時那士子說道:“那衛珩一任西北大將軍,便力挽狂瀾,把匈奴逼退至西凌關外,而后屢戰屢勝,把那北蠻子打的落荒而逃,吞下的土地全都還了回來,你說他不比周欒勝百倍?” 陽佟無覺得,不說領兵打仗的本領,便說衛珩在西北百姓心中的威勢,都可以說是土皇帝無疑了。 衛珩在西北,可不就是土皇帝么。 看來這衛珩不僅有將才,還有極出色的政事才干。 石相稱他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說不定還真不為過。 ——這種想法,在陽佟無進到元慶城時,越發在腦海里生了根。 整個元慶城十分繁華。 而與他到過的其他邊陲之城不同的是,元慶城繁華的十分規整。 路面上蓋得不知是什么,不是石頭不是木材,卻平平整整,極為堅硬,怎樣踩也不會凹陷,更不會留下鞋印。 街道兩旁,鋪面林立,然而同樣十分規整,每家鋪子前都清掃的十分干凈,還擺有專門丟擲污穢的小桶,走在街巷內,只覺十分舒心。 陽佟無在尋皮毛販子時,偶爾發覺,這元慶城的糧食,似乎都是同一價錢。 他拉了一位過路人詢問,正巧是拉了糧食進城的莊戶,他道元慶城所有糧食都不得私自販賣,須得拉到衛大將軍設立的糧食收購處交付,府城以同樣的價錢收購,又以同樣的價錢販出,也就避免了有討巧沒良心的商人囤積居奇,否則吃虧永遠是平頭百姓。 陽佟無又在街面上走了許久,越瞧越是心驚。 他發覺了一件極重要的事兒,那就是,這元慶城的百姓,精神頭甚至比皇城根底下的百姓還要足。 西北邊疆,向來被人視為是最苦寒之地,犯了罪的囚徒,大多都是被流放至西北。 但他這一趟來,卻瞧見了與他曾想過的全然不同的場景。 陽佟無忽地又想起了今晨用早膳時,那些過路人們與他說的話: “幸而你是今載來的,倘若再早上一兩年,或是好幾月,可瞧不見這么好的府城,更別說有皮毛賣于你了?!?/br> “這話又是從何講起?” “你不知道,早先衛大將軍還未來時,莫說是元慶城,滿西北的皮毛生意,都握在那幾個大家族手里,人家可不會賣于你。你要是想要便宜的皮毛,就只能自己入草原一戶一戶地收,要是不慎被察覺了,嘖嘖,可沒你好果子吃?!?/br> “那衛大將軍?” “衛大將軍來了后,那些子跋扈專橫的老家族,還妄想給衛將軍苦頭吃,哈哈,你瞧瞧陽家的下場,如今啊,霸戶們可都被管的服服帖帖的,哪還敢在衛大將軍面前造次?!?/br> ...... 雖然素未謀面,但陽佟無已經對這位衛將軍有了極深的印象。 定是位極聰慧過人,極有見識,極有城府的謀臣,就如同他在京城時,偶然見過的那位內閣右相。 面上笑呵呵的,內里不知想了多少旁人想不到的念頭。 衛將軍年紀并不大,去歲才行的冠禮,如今僅有一位嫡妻,無妾室,無子嗣。 據說衛珩對這位自有訂了娃娃親的嫡妻敬重的很,情深義重,要什么給什么,沒有不應的。 也不知是怎樣的絕色,才能讓衛珩都那般死心塌地的。 正當陽佟無收了萬千思緒,打算循著酒館東家指的路去尋販皮毛的商鋪時,身后忽地響起了馬兒的嘶啼聲。 而后是一個清朗的少年音:“快躲開!” ——哪里還躲得開! 他才剛剛要挪動腳步,背脊骨就被狠狠一踢,他整個身子都被踢飛了出去。 陽佟無徹底昏死了過去。 眼前全黑的最后一刻,他只能瞧見一道隱隱約約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