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
這個動作的真正含義,只將馬策得更快一些,稍稍俯下身替她擋去迎面來的風霜。馬蹄聲那么響,她卻在這樣震耳欲聾的響動里聽見了一個人的低語。他說,憑闌,你相信我嗎?他說,但是,有一個人是不一樣的。他說,因為她在這里,實在是一個……很要命的位置。他說,所以,在那條路的盡頭,一定有她的位子,也只有她的位子,不管她來或不來,那個位子永遠都在。可是這聲音那么輕,像是被歲月拋在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尋不見了。愛弋南,恨弋南。愛亦難,恨亦難。從今往后,于她而言,愛與恨,永無法再一刀斬斷。作者有話要說: 送上大虐章一更,以及,終于暫時虐完了。另外,新坑開了預收,是篇甜寵養成文,講的皇太孫和國公府小姐青梅竹馬的故事。小天使們高抬貴手戳進去看看?。ū緱l廣告日后如若重復出現請多擔待)。☆、一紙休書三個月后,初春,大乾都城南回。明敞敞的皇宮寢殿大門前,一位須發蒼蒼的老者急得跺著腳來回踱步,抬頭看了一眼又一眼,似要將那“憑欄居”三個大字看出朵花來。剛見有人移門出來,他立即飛似的迎了上去,也不怕磕碎了這一身的老骨頭。老人家苦著一張臉,“哎喲我的陛下呀,您可算是肯出來了!”一身天青錦袍的人白對面人一眼,“相國大人,您瞧瞧自己這急吼吼的勁,哪有一國宰相的樣子?”傅明玉低下頭看了看,自覺衣冠齊整,沒什么不合禮數的,至于言行舉止?呵,那還不是陛下這猴崽子給逼的!當初,大乾定國建朝不過寥寥幾日,陛下拋下一句“拎七十萬大軍去大昭北境候著”便帶著三千藏龍軍一走了之了,害得他一夜間愁白了四十八根頭發。七十萬大軍,要他一個前微生尚書,現大乾宰相何處去尋?好不容易湊巴湊巴給湊齊了吧,又聽說陛下人影一閃到了皇甫京城,嚇得他一夜間再白三十六根頭發。陛下年輕,后繼無人,這要有個三長兩短,大乾可怎么辦?幸好陛下是平安回來了,跟皇甫的仗也沒打起來,可誰想,陛下從那之后再沒上過早朝,日日窩在這個憑欄居里,連奏折都是他這老頭子代為批閱,更別說什么國家大事朝廷紛爭了,陛下幾乎連過問不曾有。他倒是過了把當皇帝的癮,還成天握著個沉甸甸的玉璽,可朝里的人都說什么來著?哦,說他篡權,說他謀逆,說他要折壽!哎喲他的那個老天喂,實是冤枉,冤枉??!那些個沒眼力見的,這哪是他想篡權,他想謀逆,分明是陛下昏庸!對,昏庸!就是這個詞兒!從前他將陛下當親孫兒看待,也一直很滿意陛下如此年輕有為,可今個兒他必須要語重心長地好好勸勸陛下了。“陛下,老臣可真真是被您給逼急了喲!您瞧您,都快三月不上早朝了,日日沉迷女色,您可不知朝里人是如何在背后說三道四的!”日日沉迷女色?微生玦撇撇嘴,他今年剛滿二十,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倒確實是很想日日沉迷女色的,可他有那個機會嗎?他默了默,朗聲笑道:“朝里人如何說三道四朕倒是不知,朕只曉得,兵部尚書三日前上了書,說南方軍餉不夠了。吏部尚書昨日剛舉薦了十三位西南地方官,除了其中有兩位朕瞧著有些貪,其余都不錯,可以拎到朝里來充實充實那些個空缺的官員位子?!?/br>傅明玉一雙烏溜溜的眼越瞪越大,瞠目結舌道:“陛……陛下,您都知道呀!”“朕不止知道這些,朕還曉得,禮部尚書七天前跟您吵了一架,您三句話將他氣得眉須倒豎,他還試圖跑來朕跟前哭訴,被阿瓷給趕了回去?!?/br>老人家頓覺自己誤會了陛下,眼眶一紅,“陛下,您在微生時便總愛藏拙,如今您是國君了,怎得還如此作為?”“傅爺爺,您看,大乾政權新立,第一要務便是用人,可用人卻不能隨便用,須得好好看清楚了。先前為了填補朝中官職空缺,一股腦招了一大批官員來,可這些官員卻不都是可用之人。一來,朕近日里確實有事要忙,二來,剛巧也趁此機會整頓整頓。您說的那些個將朕罵得狗血淋頭的,朕都替他們安排好了升官的位子。至于那些阿諛奉承的,改明兒您就將他們通通撤了趕回老家去!”傅明玉一張紅潤光澤的臉頓時更加紅潤光澤了,被那一聲“傅爺爺”哄得真真高興,連著三個月來受的非議和委屈都似乎被趕跑了,“陛下明鑒!”他說完這一句便瞧起陛下的面容來,眼見得陛下三個月來瘦了一圈又一圈,看這臉色都憔悴了好幾分,其實陛下也是很可憐的。約莫兩月多前,陛下一意孤行將皇甫那位寧王妃帶回了宮里,一開始,朝中上下都是反對的聲音。日日有人上書,明里暗里逼著陛下將人給送回去。說是一來影響了風氣,二來,這敵國的王妃終歸是個禍害,指不定哪天人家寧王便要帶兵打到大乾來。更何況,早在微生還未亡國時,知微閣便預言那是個妖女,惠文帝也曾親下千金令意圖斬草除根。如今將這么個危險的人物擱在陛下的寢宮里,誰知什么時候會咬陛下一口?陛下難道忘了,當年他可被這妖女當成人質劫走過?這么連著上了好幾日的書,陛下大發雷霆,始終不肯松口,擺明了將人藏在這憑欄居里,外三層里三層地照看了起來。官員大臣們還想繼續逼迫,卻忽然聽見一個驚天大消息從北國傳來。皇甫那位寧王寫了封休書,將寧王妃給休了,稱她如何如何陰毒,如何如何不仁。更重要的是,寧王居然說,這寧王妃是大乾破軍帝派去的內jian,她爬上正四品掌院的位子,擬了嶺北草案,一手主導了嶺北戰事,為的是與大乾破軍帝里應外合,趁機拿下大昭半壁江山。那封休書雖不過寥寥百字,卻句句犀利,字字珠璣,列舉了寧王妃的種種罪證,更是將嶺北戰事的始末講了個通透,言辭之錚錚足可與當年大順昭告天下的討伐檄文相媲美。世人都不禁唏噓起來,古往今來,能將休書寫得這般厲害,又廣而告之的,恐怕也就只有皇甫寧王一人了。這得多大仇,多大怨??!不過也對,畢竟這女子欺騙了寧王的感情,又弒殺了他的生母,還被敵國皇帝當著自己的面給風風光光救走了,天底下哪個男人受得了這般屈辱?大乾上下這才明白了陛下為何肯傾國相救這位敵國的王妃,也了解了她為陛下作出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