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鞘(5)逗弄
金絲鞘(5)逗弄
皇宮,宣政殿。 早朝結束,文武百官叩拜退朝,三三兩兩低聲交談著往宮外去。 葉停牧走在人群最末,還未踏出宣政殿,一名內侍突然快步從內殿行出,自身后叫住了他。 葉大人!葉大人請留步。 內侍停在他面前,笑著恭敬道,葉大人,陛下請大人到內殿議事。 何事? 這奴婢哪敢多問,那內侍壓低了聲,抬手擋著嘴邊風,但奴婢想,應是和南河郡賑災一事有關。 前方的戶部尚書依稀聽見賑災二字,他看著葉停牧隨內侍入了內殿,又抬頭望了眼這四四方方的天,心道:要變天了。 - 內殿服侍的宮女已經退下,殿里只有女帝姬鳴風一人,她坐于案后,正在看今日百官呈上的奏章。 內侍示意葉停牧在垂簾后稍等片刻,他拂簾而入,稟報道,皇上,葉大人到了。 姬鳴風正處理公文,聞聲頭也不抬,知道了,退下吧。 內侍彎腰退出去,是。 內侍離開后,殿里便只剩葉停牧和姬鳴風倆個人。屋內焚香寥寥,寒冰清涼,姬鳴風像是忘了殿中還有個人,她不緊不慢地批完手中的奏章,才抬眸看向簾后晾了好一會兒的身影。 緋衣墨發,頭戴冕冠,不聲不響地恭敬候著,叫人挑不出錯。 獨獨那眼神,直白又壓抑,像是要把所見之人印在那雙幽潭似的眼里。 姬鳴風這一看去,正對上了葉停牧直勾勾盯著她的目光。 她放下奏章,面不改色道,放肆。 葉停牧聞言,垂下眼,拱手行禮,認罪認得行云流水,微臣失禮。 寬袖垂于身前,露出半截手腕,隱隱可見袖口內潔白的里衣。 似乎清癯了些。 姬鳴風看了一眼,收回了視線。不過葉停牧卻注意到了她的目光。 - 先帝仁德,生了副軟心腸,卻無兒孫滿堂之福,膝下子女早夭的早夭,病逝的病逝,到最后,活至成年的竟只有姬鳴風一個女兒。 活到成年也算僥幸,姬鳴風幼時體弱,十四歲生辰那日,先帝眼瞧著就只剩下這么一個女兒,協皇后上鴻安寺祈福。 寺里的住持見了先帝,言先帝龍氣強盛,子女無福消受,故而接連離世,若將公主送離胤都,交由福厚命重之人帶在身邊磨礪幾年,或能強健體魄,福壽綿延。 先帝不敢不信,思索了一夜身邊有誰富厚命重,思來想去,后來將姬鳴風交給了朝中百戰不殆的大將軍,送到了離皇宮最遠的邊境去。 大漠黃沙,落日孤煙,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后歸京,當年嬌柔無力的公主竟出落成了個小將軍,英姿颯爽,一桿長槍使得出神入化,叫老皇帝看濕了眼。 也是在那年,新科狀元郎葉停牧在宮宴上對姬鳴風一見鐘情。 姬鳴風喚葉停牧進來后,看他站在哪兒一動不動,問他,在想什么? 葉停牧如實道,陛下。 姬鳴風挑了下眉,哦?朕就在你眼前,有什么好想。 當年姬鳴風還是公主時,因一副好容貌名冠胤都,后來在沙場歷練數年,稱帝十六載,如今也養成了一副不怒自威的帝王之相。 單這喜怒不辨的語氣,都叫人心驚,但葉停牧卻仍是語氣平平,一本正經。 他道,由心不由我。 想就是想,無論是否身在眼前,總是想的。 姬鳴風輕笑一聲,沒再理他。 她從桌上拿起一本奏折遞給他,戶部呈上來的,看看。 葉停牧接過,展開一看,發現奏折里寫的是南河郡的洪災一事,南河郡守請求戶部撥款,修建水壩溝渠。 姬鳴風站起來,正色道,五年修了三次,年年修,年年垮,朕派暗探去南河郡探查,探子回信說南河郡守富態逼人,沿路的災民卻是骨瘦如柴,賑災食糧摻糠帶水,百姓更是無房可居。 她說著,又抽了一本奏折扔到桌上,這是南河郡守遞上來的,通篇都在言洪水兇猛,大壩無法抵擋,叫著要賑災糧錢,對居無定所的百姓只字不提! 葉停牧見她動了氣,放下折子,給她倒了杯茶,雙手奉至她唇邊,低聲道,陛下放心,微臣會辦好此事。 他站得很近,一雙眼如先前一般直勾勾落在她臉上,只是和方才不同,此刻他的目光繾綣又安靜。 他這張臉的確生得好,看一眼便不想挪開視線,偏又不怎么愛笑,冷玉似的美人,唯獨眼神灼熱,仿佛軀殼里燒著一捧猛烈的焰火。 年輕時愛上的人,時隔多年,仍用當年一樣的眼神看著自己。 姬鳴風淡淡道,朕還沒說,你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葉停牧道,我心向君心,微臣不敢揣測圣意,但總要學。 姬鳴風看著他,沒飲那茶,而是突然捏著他的下巴,用力咬住了他的唇。 她像是有點恨自己,恨自己怎么就控制不住吻他。 察覺到摟在腰后的手,姬鳴風齒下用力,低斥道,欺君犯上,真該治你個重罪。 - 姬鳴風后宮空虛多年,此次出行避暑,除了幾名大臣,便只有姬寧和世子一行人。 姬寧昨夜在驛站未休息好,整個白天都昏昏欲睡。 隊伍走的官道,官道林子少,太陽卻盛,秦亦騎馬伴行在姬寧的馬車一側,聽車里悄無聲息,擔心她在車內中暑,隔上一會兒就要確認一次。 他屈指扣響木紋車窗,也不出聲,敲三下便停。 沒聽見人應,三數之后,他便又扣了三下。 馬車中傳出悉悉索索的聲音,姬寧應是被他吵醒了,片刻后,如他一般在車里扣響了車壁。 只是那聲又鈍又慢,像是還困著。 秦亦聽見聲,望向前方繼續趕路。 可過了兩刻鐘,等里面的人快要睡下之時,秦亦又敲響了馬車,姬寧仍回了他。 可等到秦亦第三次敲響馬車時,姬寧突然推開木窗,看著他,氣悶道,秦亦,你一個人是不是覺著無聊? 所以才拿我打趣。 后半句小公主沒問出口,但秦亦大抵也能聽出這意味來。 他竟沒否認,而是面色平靜地點了下頭,有點。 純粹是在火上澆油了。 姬寧皺眉,她已經有些后悔帶他出來了。 她低下頭,在馬車的冰鑒里挑挑揀揀,掏出一塊巴掌大的碎冰,從窗口遞了出來。 許是怕弄濕了裙子,她左手扶著袖口,露出一截軟玉似的手臂,骨rou纖細勻稱,在這午后陽光下,被地上的黃土襯托著,白得晃眼。 秦亦低頭,看見她手腕內側正中有一顆血紅的小痣,鮮明惹眼,如落在白紙上的朱砂。 不規則的透白冰塊躺在她掌中,化開的冰水從她指間滴下來,姬寧朝秦亦伸了伸手,喏,你拿著。 秦亦伸手接了過來,占了她滿掌的冰塊,在他手里就只有半個大了。 姬寧仿佛在訓狗,她道,冰沒化之前,不準再敲我的馬車。 秦亦看她關上木窗,又看了眼手里的冰,倒也聽話,手里握著冰,直到抵到達行宮,都沒再擾她。 - 一路馬車行了兩日一夜,趕在第二日太陽落山前抵達了目的地。 行宮位處陵安,陵安乃祁國糧倉,如姬寧所言,的確是山環水繞,氣溫適宜。 待安頓好后,姬鳴風舉辦了一個小宴犒勞眾人。 姬寧睡了一路,此時精神百倍,吃飽后就從宮宴上遛了。 宴上燈火通明,觥籌交錯,眾人聊得盡興,她便也沒出聲,默默站起來,提著裙子悄悄地往外走。 秦亦和姬寧隔了幾個座位而坐,正處在她離開的必經之路,在姬寧經過他身后之時,秦亦一聲不吭地跟了上去。 她身邊常跟著的貼身侍女不在,她一個人提著盞小燈籠,興沖沖地往宮外的方向走,像只夜里蹦跳的小兔子,歡快地奔向華燈初上的陵安城。 裙擺飄飛,耳邊兩縷烏黑柔順的長發在風中飄動,嫦娥奔月怕也沒她此刻歡喜。 她出行身邊總圍著人,恐她磕著碰著受了傷,從來玩不盡興,怕是想一個人出去玩想了不知有多久。 此番好不容易得了機會,自然不肯放過。 秦亦看著姬寧往外跑,也不出聲阻止,只不遠不近地跟著。 行宮大門處有侍衛把守,姬寧對此早有準備,她從袖中掏出塊牌子,三言兩語便騙得那兩名侍衛放了行。 大門打開,眼看著離自由的曙光只有一步之遙,跟了一路的秦亦卻突然出聲將人叫住了。 公主這是走迷了路,還是打算私自外出? 姬寧身形一僵,秦亦仿佛看見她頭上的兩只小耳朵垂了下來。 她不情不愿地轉過身,就見秦亦持劍站在竹蔭下,安靜地看著她。 他手里捻著張青綠的嫩竹葉,悠哉悠哉地在手里把玩,那副不動聲色的樣子,怎么看都是壞過了頭。 秦亦幾步走到她身前,看著她可憐頹喪著的臉,頗有興致地朝來時的方向伸出手,屬下送公主回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