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婦女節即將來臨,作為她經濟時代下的消費承載體之一,珠寶行業自然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做宣傳。以往四季的廣告創意都與其他珠寶品牌大同小異,早前市場和營銷兩個部門已經提交了幾個方案,無非就是鼓勵男生買件首飾哄女生開心,只是區別在活動內容上搞花樣。 但這種犒勞、獎賞的宣傳立意,思汝總覺得不妥,今晚舒舒和紀宸的相處則給了思汝一個啟示。 舒舒在陸以航的傷害后一度對愛情失去信心,是紀宸一封封情書將她打動,到現在他都還堅持著時不時就給舒舒寫信。兩人結婚時,舒舒正好帶著一個畢業班,紀宸便轉來她的城市,作為一名擅長稅務糾紛的律師,紀宸在原來的城市其實已經積累了一定人脈。舒舒生下寶寶后,紀宸就減少了接案子的頻率,與舒舒一起承擔撫養寶寶的責任。 可見女生獲得真正的尊重,并不是通過禮物或甜言蜜語,女生地位的高低,也不是與禮物的價值畫等號。禮物是方式之一,但真正的尊重是彼此平等與互相分擔。在一段關系里,禮物固然要送,表達愛或感激都好,不要再用犒勞、獎賞、安慰這類字眼。這些詞語的語境,似乎都在一段關系里把女生當成是弱者,默認女生應該做犧牲。 上周提交的幾個活動方案都需要修改,思汝在微信群里簡單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看時間也不早,便讓幾個部門主管先做思考,交代群里的秦之時準備會議室等,明天上班后再就細節詳談。 次日會議開到尾聲,就收到前臺的電話,說是有位姓沈的先生來訪。 思汝看了眼手機的微信信息,她知道是誰來,并沒有馬上結束會議,還是把該講的講完,交代幾個部門按照新思路提交新的宣傳方案。 回到辦公室,不請自來的沈鈺正在欣賞她墻上掛著的壁畫。他只身前來,思汝能猜到他的來意。 哪陣風把你吹來了?三哥。思汝笑臉迎他。 難得路過,就來見見你了??茨阌袥]有空,一起吃頓晚飯? 沈鈺梳著時尚感十足的花輪頭,一身淺金格子紋的栗色毛衫與褐色大衣,還戴了雙無鏡片的金邊細絲眼鏡,左手手指上戴了三四枚銀戒,下身錐形牛仔褲卷起了一圈,搭配一雙黑色馬丁靴,顯得整個人更高挑,不同于新年那會兒在慈善宴會見到的西裝筆挺,是頗斯文的打扮。 這家伙也就只會在外觀上捯飭自己了,思汝暗暗打量他,十年如一日,還是那個愛打扮的花蝴蝶。 三哥說笑吧,這個點午飯時間已過,離下班又還很早,你不會想就站在這兒一直看我的畫,然后等我下班? 沈鈺聳了聳肩順著她的話道:當然,我很樂意這樣等你。 思汝嘆氣,不再和他繞這種場面話的彎子,直接道:我投降了,你是為了采訪的事來的吧?至今她也沒有與他的Yonda定下采訪時間。 沈鈺彎彎眼,點頭,我就是來看看,你到底有多忙? 正如你所見,四季不比沈氏,就這么點規模,所以我凡事都得親力親為,最近我秘書又請假,瞧瞧,連個給你端咖啡的都沒有哦,說著,思汝打開自己的抽屜柜,拿出兩瓶罐裝涼茶招呼他,沒有tea沒有coffee,我辦公室只有這個,不好意思,請你將就了。 沈鈺坐下,不介意拿走其中一罐,接著道:只不過小小的一個采訪,花不了你太多時間。 思汝翻了翻自己的行程表,語氣著實無奈,最近是真的挪不開時間。 沈鈺又道:真有這么忙? 聽這質疑的語氣,思汝氣不過,不禁冷冷回了句:是,反正沒你閑。 沈鈺聞言,愣是一怔,恍若回到以前被她懟到無話說的時候,不由得笑了下。 她以前尤其牙尖嘴利,特別是護著沈諾的時候。記得有次他不過同那小子說了句外套顏色有些老氣,她不知從哪兒冒出來,毫不客氣說他你這穿得五顏六色,也不見得時髦到哪去,萬紫千紅你最土,弄得他自此不由得在著裝上多加注意。 思汝不知他笑什么,想了個折中主意,工作日是真的沒辦法,要不你問問你的Yonda,周末可以嗎? 沈鈺搖搖頭,語氣多了些沒轍,算了,真挪不開時間的話,我給你拒了就是。 思汝推了一把眼鏡,尋思他這玩的又是什么以退為進的把戲,心想算了,打開電腦郵件,敲了幾行字點擊發送。 我給Yonda回郵件了,約在這周六下午兩點半,不行下周再看吧。 沈鈺又笑:那真是多謝你了。 思汝搖搖頭,直言道:多謝不必,只是以后這種好差事,求三哥你別再惦記我了。 沈鈺笑了笑,問起季洲季沁兩個小鬼的近況,又問她最近在忙什么,有沒有需要他的地方。思汝哪里會有需要他的時候,簡單與他聊了兩句,就準備送客。 但也就送到了電梯口,她并不打算送他下樓。 等電梯時,沈鈺又說:Carmen,我是說真的,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義不容辭。 知道了。思汝點頭,沒有放心上,熟知道他這話對多少女人說過。 將他送進電梯里,思汝回辦公室,她的電腦屏幕上還停留著郵件畫面,這會兒仔細一瞧,她才發現Yonda這封采訪邀請的郵件還抄送了沈鈺的工作郵箱,這cao作挺耐人尋味的。 點開郵箱簡介,沈鈺的職銜是沈氏旗下影視文化公司的副總裁,堂堂一個副總,閑到為了一個學校采訪來登門拜訪,真是閑得可以。 另一邊,她與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大四學生的采訪也落實了,Yonda在回信中附上了此次采訪的簡介,攝影棚設在他們學院內,Yonda誠意邀請她蒞臨參觀。于是周六下午,思汝帶上了秦之時,應邀到他們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