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
書信
"人生是動不得的,稍稍一動,就如滾石下山,變化便要接連不斷的簇生出來。" 你寫了人生中第一封情書,一封空白的情書。 現在這個年代,紙質情書是否早已成為過去式了?;蛟S人們都是直接加聯系方式,然后聊天時互相試探,既不費力,也保留各自顏面。 可你不想加他,加了之后,他的生活記錄就會出現在你的朋友圈中,一次次提醒著你他的存在。雖然你可以選擇屏蔽,但你覺得,只要他躺在你的好友列表,你就會忍不住點開他的個人資料卡,你不喜歡這樣。 將信呈遞給對方時,你不抱一絲期冀。與之相反,你更希望他能直接拒絕你,不留一絲情面最好,這樣你就不必心存幻想。 你預料著他會冷淡辭謝,但現實總是出乎意料,像是不滿劇情被猜中的劇作家,對設定的劇情走向涂涂改改,非要給觀眾一個驚喜。 他只是有些驚訝,原本因困倦而下垂的眼角向上提起,笑意描上眉梢,他的語氣微妙地有些輕揚,問你:他可以現在就拆開嗎。 你未曾設想過他會是這種反應,因此你的大腦宕機了,忙于處理他的笑容和他曖昧不明的話語,卻無法給出任何有效的分析結果。 因為你沉默不語,他似是認為你默許了,因此拆開信封,取出信紙。隨信的一片紅葉也被牽扯著帶出,和著微風輕輕搖蕩。 你的眼睛雖然逐幀不誤地接收了視覺信息,但思考卻停滯著。當你遲鈍地意識到糟糕時,已經來不及阻止。信紙已然展開,入眼是一片空白,對方的笑意緩緩轉變成訝異,眼眸也帶上些許困惑。 你尷尬得想找個地洞鉆起來,低垂著眼,不敢繼續看他。烏鴉在一旁的樹枝上難聽地啞叫著,似是在嘲笑你的怯懦。 你不是故意的,若不是真的難以下筆,誰會愿意在考場上交白卷呢。雖然你在寫之前就意識到你不知道該寫什么,但你樂觀地認為,只要握起筆,情緒說不定就自然地流淌出來了。 于是你放下憂慮,去買信紙。你對文具店的印象還是舊時簡樸的模樣,現在一逛,盡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你只選了最普通的米白色信紙,沒有圖案,簡單素凈,如他一樣天然去雕飾。 為了避免干擾,你洗好了澡,做完了作業,甚至預料到mama可能會進房間、抱怨你的房間亂糟糟的,你還預先把房間收拾干凈了。 萬事俱備,你坐在書桌前,準備動筆。然而經過漫長的掙扎,你的信紙還是空白的,與你面面相覷。 時鐘嘀嗒作響,你如一尊雕像,握著筆,卻寫不出一字一句。情感醞釀著,翻騰出零散的字詞,可又像是在故意和你作對,就是不能組織成完整的句子,縱使有,也詞不達意。 你嘆氣,果然比起寫字,你更擅長畫畫。不用費心斟酌字句,只需將你見過的、或是想象中的畫面忠實地描繪出來。文字太抽象了,你如是評價。那如果是畫畫,你會畫些什么呢? 你想到你經常在圖書館碰見他,經過的時候,會看見他很認真地捧著書看,情緒隨著書中劇情波動著,有時微微皺眉,有時帶著清淺笑意,有時凝神思索。你就是在這里認識他的。 普通的一天,你寫作業寫累了,小幅度伸展著身體、舒緩疲憊之時,不遠處的他不經意地闖入你的視野。你看清了書名,是你覺得很好看的一本書。 陽光為他鍍上金邊,頭發、一側面龐、眼睫都染上淺金色。他緩慢地眨著眼,眼神專注地聚焦在書的內容,對你的注視毫無察覺。 之后你總是留神注意著他在看什么書,他換書的頻率是兩三周一次,喜歡看各式和隨筆集。你有空時會去借他在看的書,大多數你也會喜歡。世界上真的會有兩個相似的靈魂嗎,在此之前你都持著否定的態度,直到遇上他。 "我經常在圖書館遇見你,你看的書我恰好也喜歡"。剛想寫這句話,你又推翻自己,這不是表明你經常窺視他的生活嗎,他會覺得可怕吧。 你戴上耳機,發散思緒。播放到某一首時,你的回憶開關被啟動了。這首你很喜歡的歌,他在元旦晚會上演奏過。你有多喜歡呢,有段時期幾乎每晚都在聽,每段旋律都嫻熟于心。 晚會時,看到節目單有這首曲子,你有一種遇到同好、激動得要落淚的感覺。曲子很小眾,你沒想到會遇上同樣喜歡的人。 好不容易盼來了節目,穿著西裝的少年從暗處走向萬眾聚焦的燈光下,半鞠躬行禮。你驚訝地睜圓了眼,臺上人的面孔和你一直注視著的那個人高度重合,你還以為你幻視了。 他演奏得很投入,指尖在琴鍵上跳躍,身體隨之輕舞。琴聲如流水,時而細流緩緩,時而浪花濤濤。你閉眼感受樂曲的輕重緩急,輕如微風拂面,急如驟雨瓢潑。最喜歡的段落柔緩而惆悵,讓你想到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與那縈繞不散的憂愁。 也是在那時候,你情竇初開,像是嫩芽破開輕薄包被,怯怯地伸展出幼嫩的子葉。如同所有生命的奇跡,你感受到那份情感的蓬勃生機。你有些無措,懷著對未知的期許與忐忑。 "元旦晚會上你彈了我最喜歡的曲子,你將曲子詮釋的很動人,我很喜歡"。這樣說也太普通了,大概只能收獲對方禮貌的答謝。你苦惱地轉著筆,思考著該怎么換一種表達。一不留神,筆從指尖滑落了。撿起來時,如你所料,筆卡水了。多么應景,像你的思緒一樣卡頓。 在你沮喪的時候,手機屏幕亮了,你收到了一條新回復。你喜歡看書和畫畫,在看一本書時,會將感受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分享在微博上。這條回復來自一個經常與你互動的人,在評論你最新的畫。 他的感想和猜測,剛好和你想表達的一致,只是你是通過畫面,他是通過文字。在收到他回復前,你只能模糊地感知到自己要表達什么,像是隔著一扇紗窗,晦暗不明的。在他說出來之后,紗窗消失,如見柳暗花明,有一種原來如此之感。 你很羨慕他,可以將感受清晰地表達成文字,而你則在這方面則很苦手,你都想向他請教情書該怎么寫了。只是開玩笑般、試探地寫在對話框里,卻一不小心發出去了,你趕緊撤回。 啊,好失敗啊,為什么所有事都做不好,你把頭埋進臂彎。轉念又想,算了,反正他喜歡的人也不是你,你又何必糾結寫些什么呢。你在學校走路時,他的朋友剛好路過,談話中提到他已經有喜歡的人了。這就是你寫信的原因,你希望在傳達你的喜歡之后,終結這份情感。 看向時鐘,已經很晚了。像是考場結束鈴聲響起,塵埃落定之感。你停止了答卷,將信紙折好,放進信封。隨便吧,反正你本就對分數不抱期望,寫成怎樣,都是一樣的結局。 起身時,你看到書架邊角擺著的紅葉,是不久前收集的紅葉石楠的葉子。難得純粹的紅,沒有被斑點污跡侵染,在樹下觀望時恰好飄落在你手心,多奇妙的緣分。 你將紅葉塞進信封里,彌補信件的單薄。然后你想到什么,又取出來在紅葉上補了一句話。就這樣吧,你躺到床上,睡意迷糊時想著,或許你只是在愛鏡中的自己,因為他是這樣與你相似,但他的本真你也許并不喜歡。 你沒想到他會拆開這封信,他可能收到過很多次告白,如果每次的告白內容都加以審閱,未免也太辛苦了。你在想,信的內容不都大同小異嗎,何況他已經有喜歡的人。 但他拆開了,你空白的信展露在他眼前。信紙瑟縮著想要收起,像是不想讓毫無準備的自己被看見。對不起,你是罪人。 他有些哭笑不得,"這是...憶人全在不言中?" 他大概以為你誤將白紙當成信塞進信封了,可你不是,你有種做壞事卻被善意揣測的愧疚感。 你小聲道歉:"對不起,沒想到你會看..."。在承諾下次會認真寫之后,你逃了。你沒有勇氣再在此地待上一分一秒,面對他含笑的目光。 輕巧地承諾下次一定,結果下次你也一樣不知道該寫什么。語言難以描述你的感受,于是你還是選擇了畫畫,涂了他專注看書的模樣,特意嘗試了一下新畫風。 裝進信封,夾在你最喜歡的書里、最喜歡的一頁,你拜托他班上的同學幫忙轉交。煩惱解決,你的心變得輕盈起來。然而輕盈不過幾天,你就再度在咖啡店里碰上他。 你推開門進去時,他拿著咖啡,正準備出來??吹侥?,他也有些怔愣,隨后收斂視線,讓開道路。你點了杯拿鐵,外帶,走向座位之時,瞧見他在門外等待的身影。 是在等你嗎,你的心緒潮水般起伏,思考著你拿到咖啡后是坐在座位還是直接離開,你既不想讓他等待,卻也不想見他。轉瞬你又覺得是你想太多,說不定他只是在等他的朋友,你又在自作多情了。 咖啡準備完畢,你接過紙袋向外走去,發現他視線竟然投向這邊,而且朝你走過來了。他的目標是你嗎。你的心率隨著他的靠近逐步加快,心臟似是想掙脫胸腔束縛,撞擊聲在耳邊回響,你故作淡定地繼續原路走著。 影子交疊,他在你面前停下,你也停步。心跳聲會被聽見嗎,你胡思亂想時,聽見他清潤的聲音:"抱歉,你給的書還沒看完,下次還給你"。你看到他的肩頸線條,有些不自然地移開視線,手不自覺握緊,迅速回答:"不用還了,送給你",聲音有不易察覺的輕顫。 對面無言,似是對你的回答感到無奈。靜默在周邊流淌,清風吹過,樹葉簌簌,一片紅葉飄落在你發間。他伸手為你拿走,像羽毛劃過,讓你不自覺回想那份虛幻的觸感。 他輕捻著那片葉,紅葉石楠,熱烈純粹的紅,盛放如玫瑰般的紅。他又看向你了,被注視的肌膚有些許灼意,隨后他的聲音破開沉默,他說:"我可以認識一下你嗎"。 你又逃走了,邊逃邊怪自己不爭氣,心跳仍舊撲通作響。他的話雖讓你欣喜,卻更多地讓你感到害怕。你怕他認識你之后會失望,你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淺薄無知的人,他會意識到你不值得他喜歡。 這之后的幾天你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總是會不經意回想起咖啡店前的對話、他指腹的紅葉。 下課時你趴在桌子上,在紙上涂鴉,突然有同學點了點你的肩,遞過來一本書,指著課室外,說是有人托他給你。你順著方向望去,他笑著向你揮手,如和煦春風輕拂你心。你慌忙用書擋住臉,斂去紅霞,再稍稍移開時,他已不見蹤跡。 這本書你沒看過,翻動時有一頁夾著一封信。你頓時領會,他是在照你的形式回信,將信夾在他喜歡的書、喜歡的頁里。 拆開信,信紙像是你的信紙,但不復空白,他賦予了信紙生命。你上課時悄悄讀著,信里是他的書評與推薦,字跡雋秀,文辭如其人,細膩溫柔,如山川細流??吹叫拍?,落款很是熟悉,是經常與你互動的微博號...? 你神情恍惚地度過了一節課,發燒般飄飄忽忽,靈魂離開身軀四處游蕩著。下課鈴聲如引魂鈴使你清醒,你拿起手機,猶豫著點開他的微博。置頂是你以前送他的畫,他在晚會上彈琴的場景,發送時間是送給他的那一天。往下,最新的微博是你的書信照片,配文:"Was it a vision, or a waking dream?" 如你所想,信封里還有一片紅葉,和那日的紅葉一樣熾紅,和你們的年紀一樣恣意熱烈。上面寫著他的答案,泡沫般虛幻。 或許,你也在半夢半醒之間。 是雙向,之后會更新"他"的視角。 這篇節奏比較慢,大概算是貼合"你"的性格? 看到現在的舉高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