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劉樞一怔,心里劃過一道鈍鈍的痛,手下使力,不由分說將人扶起來,站好。 你不脆弱。 劉樞的目光變得難得的柔和,在黑黢黢的牢房里,心中所有的關切在此時都暴露無遺,她托著酈壬臣的手也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什么不對。 酈壬臣也怔住了,她從沒見過劉樞這樣的表情。 有時候,君王的心思是最難猜的。 自從酈壬臣替高傒封駁了那封王命之后,劉樞就再也沒有召見過酈壬臣,好像真的已經放棄了她,把她打成了高傒一黨。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劉樞的心里埋著很多事,對于君王而言,在沒有十分把握能保護一個人的時候,那么保持疏遠便是最好的保護。 這便是君王與普通人的區別。 有些話是劉樞沒必要說出來的,但是看著酈壬臣此刻的神情,她決定再破一次例: 你知道寡人這幾天沒來,是在干什么嗎? 酈壬臣不言,劉樞也不再在乎什么面子,自顧自的說下去: 寡人在翻律法。 寡人比任何人都想找到一條能赦免你的律法。 酈壬臣抬起頭,暗淡的眸子和劉樞的相遇,驀然觸動。 劉樞揚起一抹富有溫度的笑,那是從前誰也沒見過的一種笑, 好在寡人找到了。 劉樞朝外朗聲喚道:聞喜! 唯。聞喜又出現在獄室門口。 念判決。 聞喜就從袖子里取出一卷帛書,念給她們聽,酈壬臣聽著聽著,都忍不住覺得好笑,也不知是從哪個角落翻出來的律法,竟然都用上兩百年前的案例來佐證了?可見要把她的情況生搬硬套進去有多難。 全灃都城的人都說,幸虧相國大夫鼎立相助,酈壬臣才能免于刑戮,可真實情況怎樣,只有劉樞心知肚明了。 寡人保證,這是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讓你受這樣的苦。 她真情流露的話叫酈壬臣驚訝又迷惑,可劉樞沒有給她看透的機會,接著道: 照這樣的判決,寡人不僅能赦免你,還能升你一級爵位。 此次救駕,著重強調用了高傒的劍,高傒便是一等功臣,酈壬臣緊隨其后。 劉樞的語氣中藏著一絲連她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寵溺態度,你想要什么官職?說來聽聽? 明明牢房里這么昏暗,可劉樞此刻的笑意似乎在發光。 臣想要,王上就會給嗎? 只要你說。 酈壬臣不言。 漢王一笑,朝外道了句:聞喜,宣詔! 聞喜又展開了另一封帛書: 侍中大夫酈壬臣,恪盡職守,忠信仁勇,踐寡人治國之道,乃漢之肱骨輔弼。 寡人聞國事勞于九卿之功,遂擇之典章,加封廷尉。 賜銀印緋綬,秩二千石。敕下,使明知寡人之意。 王命中凡有使明知寡人意這樣的句子,都表示是漢王親自書寫的王命。 酈壬臣吃了一驚,這封王命竟是封她為九卿之一的廷尉。相國也同意了? 她欲叩謝王恩,卻被劉樞扶住,不叫她跪。 怎么樣?可還中意? 酈壬臣有點不確定的問:可是原先的廷尉大夫如何是好?九卿可不是能夠隨意任免的職位。 劉樞道:他沒能找到赦免你的律法,已被寡人免職了。 第93章 探病 探病 七月流火, 金風送爽,王宮里比外面更早地起風,劉樞比高傒先一步知道他派人去北境秘密洽談的結果。 一切都在按設計步驟發生, 她的計劃網正在慢慢收攏。 高傒可能到現在也百思不得解,為什么和狁方的接洽以失敗告終吧。 恰在此時,盟會在即。 齊王于將盟會的地點選在了鄭國的鄄城, 這是正好處在天下中間位置的城池,方便各國國君從四面八方前往。 鄄城也是鄭國第二大商貿城市,以鄭伯的脾性, 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做大生意的機會,于是很樂意的就同意了齊王于想將此地作為盟會主辦地的請求。 消息送到灃都,漢廷開始籌備啟程事宜, 雖然上一次刺客的案子還沒有查清楚背后源頭,但是漢國也不會因此爽約。 劉樞大半夜還在宣室殿里翻閱隨行人員名冊, 其中自然也有酈壬臣,目光定格在這名字上,她想起來又是旬日沒見過酈壬臣了。 聞喜,你說怎樣才能叫一個女子開心呢? 正忙著沏安神茶的聞喜走過來, 摸不清漢王的意思, 便道:這可問住老奴了,王上您也是女子,不妨想想,您會因何事而開心呢? 寡人嘛劉樞理所當然的說:叫上下群臣、內外百姓,都乖乖聽命,寡人自然就高興了。 聞喜: 他怎么就忘了, 自家這位主子是和尋常女子不一樣的性子。 劉樞放下名冊,又拿起另一卷竹簡, 問道:怎么久不見酈大夫的奏疏呈上來?廷尉司的職務交接這么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