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她瞭望前方,彭城離雒城不遠,那是兄長歸燦曾經游學并幫助黔首治療過瘟疫的城池, 她便默默想著,也許這一趟也能打聽到一些當年的事情。 七年前蔓延到灃都的那一場瘟疫,為何會在歸氏家中發覺首例, 高氏到底如何在背后陷害的,這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酈壬臣無論如何也要弄明白。 半晌后,熱烈的鑼鼓聲拉回了她的神游,為迎接她這位王城特使,彭城內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出城來迎了, 百姓夾道歡迎, 好不熱烈。 使君別來無恙啊,彭城城宰拜上! 不見其人,先聞其聲,這道響亮的女聲引起了酈壬臣的好奇,她縱目尋去,只見一個熟悉的人影出現在城門口。 酈壬臣差點激動的叫起來, 您是米晶大夫?! 果然是王瑩。 王瑩著一身褐色官服,走到她的馬前, 伸手抓住韁繩,一點也不見外的樣子,臉上喜氣盈盈。 酈壬臣也早下馬來,與她相揖拜過。 王瑩身后跟著一大群大夫們,她側身為酈壬臣一一介紹,哪個是大嗇夫,哪個是監軍,哪個是主簿,以及城佐、城尉、功曹、水利掾、監察等等一大堆官吏,都打個照面。 一頓寒暄后,大嗇夫葛倉站出來道:使君遠道而來,下官早備下筵席,為您洗塵。 說著便側過身,請酈壬臣先行。 酈壬臣可不敢,在一城之中,雖說城宰與大嗇夫的俸祿都是四百石,表面上以城宰為首,但實際上最高行政權是在大嗇夫手里。 打個比方,若是一個官員從某城城宰調任另一城的大嗇夫,那便是明降暗升,反之則是明升暗降。漢國任何一處官職設置都帶有互相牽制的意味。 酈壬臣雖然是從灃都來的特使,拿著漢王的敕令,但畢竟只是個臨時的虛職,怎么敢真的在彭城一把手面前充大? 于是她淡笑道:葛大夫客氣了,王上已仔細看過您的奏疏,特意叫我轉告,慰勞葛大夫的苦心。在下年紀輕,資歷淺,便走您左邊吧。 漢國以右為尊,酈壬臣以年紀小為幌子提出左行,既不落后于大嗇夫顯得太卑微,又能充分地尊敬到他的主場。 葛倉悅然一笑,心想這酈客卿年齡雖小,卻很擅長拿捏官場分寸,不愧是王上身側的人。 于是酈壬臣、大嗇夫、城宰王瑩三人并排走進城門去了,后面一大堆官員依次尾隨。 酈壬臣本想簡單吃個便飯就著手治洪要事,卻沒想到這基層的官僚之風濃厚極了,筵席足足擺了一下午,期間各種虛與委蛇,談文論辭,講道說理,互捧互吹,不一而足。 她在心中默默記下若干情況。 待到第二日,日上三竿,王瑩與酈壬臣才站在了彭城的水利工事前。水援吏和功曹向她述說這段時間的治水方案與得失,王瑩做補充。 酈壬臣一面聽,一面爬上高坡,俯瞰彭城水路分野,心里琢磨著對策。她又叫副官取來這幾個月的賬目查看,查了半日,大致明了了。 王瑩嘆了口氣,引她走到無人處,問道:治水一事談何容易啊,少卿,王上給了你多長時間? 自然越快越好。 酈壬臣想了想,分析道:我查過你們這里的賬,首先是缺錢,王庭撥下來那么多銅錢糧草,怎么也不夠用? 王瑩苦笑道:王庭是撥下來幾萬石糧食,可是一層一層分下來,到我們彭城這里,就只剩下谷殼了。 酈壬臣懂了,層層貪腐壞了一切,這個問題確實也沒法快速解決,她們的權力管不到上面。 她沉吟著道:其次,就是缺人,彭城的水利工事實在修的太慢了。 王瑩繼續苦笑:彭城哪來的人修壩? 不是有徭役嗎 王瑩打斷她道:這彭城里的黔首們,也不是我們做大夫的想使喚便能使喚的。 這又為何? 少卿可聽過游俠婁四大爺? 不曾。酈壬臣不可思議的道:連你城宰大夫都要喚一句大爺的人,那是何許人也? 王瑩道:我們這里南北十城,誰不知道婁四大爺婁煩的名字?那是鼎鼎有名的郡國豪俠,廣交顯貴,手眼通天。 她來回踱步,慢慢向酈壬臣講道:他年輕時據說罪惡滔天,但總能有法逃脫刑律,到老了,卻擺出一副簡樸好施的大善人模樣。我們這里各鄉各里,誰不認他?百姓們都說,誰家要有什么不平事,找樓大爺擺平,比找官吏好使。 王瑩哂笑道:我們這些做城宰的想做什么事,不也得找他才使喚的動百姓嗎? 酈壬臣聽后,嘆了口氣,說道:天高君王遠的地方,果然容易滋生地頭蛇??墒?,這樣的名人,昨日筵席上怎么沒見著? 王瑩道:嗐!你一個過幾日便走的使節,人家理你干嘛? 這酈壬臣臉上有些羞然,就問:所以其實你們也沒招到幾個人修繕水利? 那當然啦,洪災一事,大家都是扎緊腰帶過日子,我們又不給婁煩什么好處,他憑什么幫我們去發動百姓?王瑩無奈的嘆口氣:我當了一季的城宰才知道,這基層士大夫可不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