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節
書迷正在閱讀:來一發扭蛋嗎[末世]、逃婚后談了個窮小子[星際]、兩界搬運工、末世夫妻穿越異世、臣不敢造次、一不小心穿越到古埃及亂世的普拉、五個黑心渣A為我反目成仇、裝乖后釣到教授jiejie、偏執徒弟逼我始亂終棄[穿書]、師尊總以為我對她圖謀不軌
非典的傳染性有多強可想而知,說不定能通過空氣感染。 韓渝很清楚吳參謀不是危言聳聽,不禁點點頭:“如果首都真出現確診病例,我既不能回學校也不能回家,隔離就隔離吧,反正我把書帶來了?!?/br> …… 事實證明,吳參謀的擔心是多余的。 直到大會勝利閉幕,首都也沒發現確診病例。 每天那么多列火車和客機往返于首都與廣東,再加上吳參謀提供的小道消息,韓渝不敢掉以輕心,返程前給學院領導打電話又請了十天假,既沒回學校也沒回南通,而是跟一起參會的俞司令趕到上?;?。 基地有招待所,找了一間清靜的,關上門自學。三餐請招待所的戰士送到門口,等戰士走了再開門取。 俞司令員知道他擔心什么,半開玩笑地說他有點草木皆兵。 韓渝不怕被俞司令笑話,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格被海軍少將笑話的,并且發現自我隔離是一個婉拒文山會海的好借口,不然不是要回南通軍分區、長航南通公安分局、南通海事局等單位傳達兩會精神,就是要回學校傳達。 為了能早日畢業,閉門苦讀。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竟在招待所住了十天。 就在他準備收拾行李回學校的時候,樓下突然來了五輛軍車,跳下來二十幾個官兵,在一個中校指揮下拉起警戒線。 難道有大首長要來檢查工作? 可這兒是普通招待所,大首長就算來也不會住這兒。 韓渝百思不得其解,拿起寫字臺上的內部電話,聯系招待所的楊副所長。 “楊所,我韓渝啊,樓下怎么這么熱鬧,是不是有領導要來,我呆在這兒是不是不太合適?你放心,我不會讓你為難的,東西都收拾好了,正準備退房回市區?!?/br> “韓局,領導沒來,不過領導的指示來了,你用不著收拾東西,你暫時不能走,不只是你不能走,連我都不能出去?!?/br> “我怎么不能走?” “剛接到上級通知,首都有好幾家醫院發現非典病人,有好多醫生護士都感染了。你不是去首都開過會嗎,上級要求從首都回來的人都要隔離?!?/br> “我已經隔離十天了!” “你自己隔離的不算?!睏罡彼L看著剛接到的命令和上級剛發來的人員名單,苦笑道:“俞司令雖然也參加過兩會,但他工作多,只能在辦公室隔離。除了參加過兩會的,只要是近期去過首都和廣東等地的干部戰士,全部要來我們這兒集中隔離七天?!?/br> “我沒感冒,既不發燒也不咳嗽?!?/br> “沒癥狀?” “沒有?!?/br> “沒癥狀就好,真要是有癥狀,就不是在我們這兒隔離了!” …… 韓渝搞清楚來龍去脈,趕緊給學院領導和家人打電話,挨個兒解釋完,想想又狠心用手機撥通了吳參謀的電話。 “兄弟,你接到通知了?” “剛接到,被你料中了,要隔離?!?/br> 主動自我隔離和被命令隔離是不一樣的,再說韓渝已經自我隔離的十天。 吳參謀能理解韓渝此時此刻的心情,低聲解釋道:“上次在代表團駐地,我不是跟你說過北大附屬醫院可能收治了一個疑似非典患者嘛。由于那會兒不清楚非典病情,醫院沒采取嚴格的防范措施,結果造成醫院大量醫護人員感染。 后來,那個又被轉到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治療,又造成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大面積感染。兩家醫院的醫生護士不只是收治他,也收治別的病人,到底在這期間感染了多少人誰也不知道?!?/br>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韓渝緊張地問:“你們現在怎么樣?” “我們還好,畢竟我們又不是醫護人員,現在最難的是醫生護士,我戰友的愛人說東直門醫院包括急診科主任在內的參與過救治那個患者的醫護人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感染上了非典,急診科的一個醫生和一名護士都已經……都已經因公殉職了。那個患者也因為年事已高,病情過于嚴重,不治身亡?!?/br> 第1144章 “狼來了”! 一夜之間,感覺整個世界都變了。 昨天下午,還通過電視、報紙和現在很時髦的網絡關注廣東的非典,甚至把非典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 結果天天說狼,狼終于來了! 昨天傍晚,正準備收拾東西下班回家,省里和市里相繼發來緊急通知,要求根據衛生防疫部門緊急發布的疫情防控文件,結合長江大橋建設工地的實際情況,連夜制定非典型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 韓向檸就這么從長江大橋建設水上執法基地負責人,變成了長江大橋項目工地非典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 要排查有沒有近期去過香港、廣東和首都等地旅行史的人員,要排查有沒有發高燒、咳嗽等癥狀的人員,要對施工區域實行封閉式管理,要搞好生活區的環境衛生,要對食堂、宿舍等場所進行全面消毒…… 要落實的措施很多,但相比砌一圈圍墻、增設門衛,嚴禁外人進入施工區域,采購防控物資簡直讓人崩潰! 領導小組的成員大多是外地人,在南通人生地不熟,采購物資等后勤保障工作又只能由她這個本地人負責。 韓向檸忙了一夜,一大早就又開始打電話。 “秦市長,長江大橋是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如果連口罩、防護服、體溫槍和消毒水都買不到,你讓我們怎么落實防控措施?又怎么保質保量的進行施工?” “向檸,你跟我說這些沒用。你說你們那兒重要,人家還說人家那兒重要呢!你們那兒再重要也沒醫院重要?,F在從附院、人民醫院到各鄉鎮衛生院,乃至各村的衛生室都急缺你剛才說的這些防控物資!” “醫院都沒有?” “不信可以打電話問問你meimei和你妹夫,市委市政府正在想辦法采購,你們先堅持堅持,實在不行先自己想想別的辦法?!?/br> 給南通的市領導打電話,南通市領導愛莫能助。 給長州的侯書記打電話,侯書記正忙著落實全長州的疫情防控措施,他那邊更缺防控物資,一樣幫不上忙。 給江邊的鄉鎮負責人打電話,人家干脆連電話都不接。 向省里匯報,省里讓找市里。 韓向檸打了一圈電話,終于意識到南通的防控物資跟廣東一樣,在一夜之間被搶購一空。之前無人問津的口罩,現在根本買不到。 工地保安要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他們不能沒口罩。韓向檸沒辦法,只能公事私辦,發動親朋好友,請親朋好友幫著想辦法。 張二小現在是啟東的青年企業家,不但是政協常委,也是工商聯副主席,朋友多、路子廣,韓向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張二小接到電話,搞清楚來龍去脈,緊握著手機苦笑道:“嫂子,你怎么不早點給我打電話?” “什么意思?” “早上聽說我們啟東人民醫院急需口罩和防護服,我就趕緊聯系一個在上海做醫藥生意的朋友,請人家幫我想辦法搞了四十套,讓啟東開發區上海辦事處的楊主任去拿的,這會兒楊主任正從上海往回趕的路上?!?/br> “給我二十套!” “不行啊,我都答應姜院長了,姜院長說要給我送感謝信?!?/br> “送感謝信算什么,給我勻二十套,我以長江大橋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名義給你送錦旗!” “嫂子,你那兒再重要也沒醫院重要,人民醫院的急診醫生都沒防護服,姜院長說他們正在按上級要求設發熱門診,專門收治發熱病人,發熱門診的醫生更不能沒有防護服!” 事有輕重緩急,相比大橋工地,人民醫院急診和發熱門診是更重要。 韓向檸正想著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張二小突然道:“嫂子,那四十套防護服只能送給人民醫院,但我可以想想辦法幫你搞點口罩?!?/br> “真的?” “葛調臘月里就讓我們早做準備,有備無患。他應該也跟你們說過,你們不聽?!?/br> “你聽了?” “我是開廠的,廠里那么多工人,好多事必須要想在前面!”張二小得意地說:“春節前一接到葛調的電話,我就請章叔安排人去醫藥公司買幾箱,沒想到真派上了用場,我安排人給你送一箱,多了沒有?!?/br> “我這邊那么多工人,一箱怎么夠!” “只能一箱,多了沒有?!?/br> 張二小想想又笑道:“嫂子,你趕緊聯系葛調,他那兒肯定有?!?/br> 韓向檸下意識說:“他又不是開醫藥公司的,他那兒怎么可能有?” “他是香港工業園的副總啊,他們園區全是香港企業,香港那邊的非典疫情爆發的比首都早。我們南通的老板不當回事,香港的老板不敢不當回事,人家肯定有準備?!?/br> “明白了,我這就給葛叔打電話?!?/br> …… 事實證明,找張二小是找對了,不但搞了一箱寶貴的口罩,還得到一條重要信息。 正如張二小所說,香港工業園和園區里的香港企業早有準備。 在老葛的幫助下,韓向檸從香港工業園那兒搞到六套醫用防護服、四箱口罩、六把體溫槍和十桶消毒液。 正為采購不到防控物資著急的現場總指揮看到張二小和老葛安排人送來的物資,欣喜地問:“向檸同志,這些物資從哪兒搞的?” 韓向檸從未如此風光過,簡單解釋了下來龍去脈,感慨萬千地說:“我算明白了,關鍵時刻還得靠朋友?!?/br> “這也不能完全怪上級,之前沒任何準備,省、市、縣三級都在為防控物資發愁?!?/br> “劉廳,總共就這么點物資,您看怎么分配?” “體溫槍交給保安,口罩發給保安和要與外來人員接觸的同志,一天發一個,省著點用。防護服先留著,上級不是要求我們組建一支應急分隊嘛,等醫療人員到位了配發給他們?!?/br> “行?!?/br> “對了,你家咸魚怎么樣,他去首都參加過兩會,首都又有疫情,像他這樣的屬于疾控部門的重點關注對象??!” 韓向檸沒想到領導如此關心學弟,連忙道:“他在首都開會時就收到了小道消息,擔心被感染上非典回來之后傳染給我們,一回到上海去就海軍基地自我隔離,沒想到他自己隔離了十天感覺沒什么問題了,正準備收拾行李回學校,上級突然命令像他這樣從疫區回來的人員都要隔離一個星期,他自己之前隔離的十填天不算……” 相比地方上,部隊雖然一樣缺防疫物資,但至少眼前迫在眉睫的問題能解決。因為部隊有自己的衛生防疫系統,軍級單位設有衛生處,甚至有自己的醫院,師級單位有衛生科,營一級的衛生隊甚至內設防疫所。 常用藥物和口罩等物資每年都要規定下發,官兵又比較年輕,身體都很好,那些藥品和物資平時都沒機會用,現在終于派上了用場。 上?;卣写粐栏穹怄i了,無論送東西進來還是有人來取東西,都要由從身穿白色防護服的戰士幫著傳遞,并且要經過嚴格的消毒。 春節期間回廣東、首都等疫區探親的官兵,全在這兒集中隔離。 兩個人一個房間,說是不允許串門,但樓里管的沒那么嚴,一些集中隔離的官兵無所事事,干脆聚在一起打升級,輸了鉆桌子。 一個房間發了一個溫度計,體溫是要準時匯報的,并且每天要匯報兩次。 伙食很不錯,每天中午和晚上不是雞腿就是大排,有個守島的小戰士剛才開玩笑說愿意隔離到退伍,不過顯然是不可能的。七天之后進駐隔離點的軍醫會檢查身體,確認沒事就讓他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考慮到被集中隔離的有好幾個營、團乃至師級主官,他們的工作不能被耽誤,上級讓通信兵又往招待所拉了幾條軍線,考慮到被隔離官兵會擔心家人,畢竟他們的老家現在都變成了疫區,昨天上午又拉了一條民用電話線路。 韓渝自學了一上午,不免有些擔心外面的親朋好友,打電話問招待所的總臺值班員,確認民用電話這會兒沒人接打,便請人家把線路接進了房間。 “三兒,家里不用擔心,外人來不了白龍港,大路有人站崗,小路也有人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