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1048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驟然見一道人影撲來,還是居心叵測的薛白,李隆基連忙后撤,想要躲開。剛退了兩步,腳步就站不穩了,踉蹌了一下。 薛白一把扶住他。 李隆基才穩住身形,被薛白一扶反而隨著那雙有力的手晃動了幾下,幾乎摔倒。 “殿外風大,太上皇老邁,豈可在此久站,快扶太上皇去歇著!” 薛白的語氣嚴厲透著些焦急,像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一個盡心行孝的后輩,更像家里那個真正能主事的頂梁柱。 很快就有一隊宦官過來,扶著李隆基就往殿后去。 自李琮出奔以來,其實李隆基已經使出了很多奪權的手段,且頗有成效。今日本打算壓一壓薛白的氣焰,再通過言語交鋒,或伴隨著一些彼此妥協,鞏固住一部分權力。 卻沒想到,甫一相見,薛白就以這樣的方法要將他重新幽禁起來。 萬般手段還未施展,卻比不過薛白最直接的兩個優勢——年輕、有力。 一陣混亂之后,李隆基被帶了下去。 薛白看向了臉色各異的朝臣們,沒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先開了口。 “太上皇雖身體不好,猶關心著社稷大事,我等豈可不盡心竭誠、披肝瀝膽?!” 眾人一愣,還是陳希烈先應道:“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br> “太上皇既命我監國,我便暫擔大任?!?/br> 關鍵時刻,薛白一點都沒有推讓,直接就下了幾道命令。 他派郭千里前往奉天迎回圣人,同時,歷數竇文揚及其黨羽的十大罪狀,罷其一連串的官職,命人羈拿竇文揚。 他遣使安撫郭子儀,稱自己并無謀篡之心,只是暫時監國,待圣人歸朝便會還政,眼下當以安定為重,避免兵戎相見。 另外,他還詔告天下李璘并非舉兵造反,而是出于擔憂太上皇而入京除jian宦,雖無逆罪,但有違律例,罷其一應職務,保留其爵位。 這些是大事化小的態度,完全是出于迅速穩定時局的考慮。 各種政令一出,包括降將季廣琛在內的一應永王部眾很快就歸順了,薛白得以順利接手了長安防務。 短短兩日之內,長安城風平浪靜,百姓都放下心來,集市重新開張,商旅開始做生意。 *** 李璘并不知自己被薛白赦免了,被郭子儀麾下部將拿下之后,還在不停地宣稱薛白才是反賊,希望能說服對方,進而說服郭子儀出兵攻打薛白。 “我說的都是真的,薛逆曾慫恿我起兵,與我約定平分天下,信還在我懷中,我正是為了平定他而來,怎么我反而成了反賊?” 正說到這里,忽然有慘叫聲從帳外傳來。 之后就是密集的馬蹄聲與廝殺聲,殺過來的人顯然不少。 李璘眼見那些看守他的士卒出了帳,再也沒有回來,心中猜測該是自己的部下前來救自己了,不由涌起了希望。 否則,豈還有別人會襲擊郭子儀的兵馬? 待慘叫聲越來越稀疏,外面有人喊道:“找到永王了!” “我在這里!” 李璘大喜,連忙喊道:“快救我!” 上蒼沒有辜負他,很快就有人進了帳。 “你們可是來救我的?” “哈哈,找到永王了!”幾個士卒卻是一擁而上,粗暴地一把摁住李璘,紛紛嚷道:“我的!我首先擒下賊首!” 最后這二字入耳,李璘一愣,頓時有如墜冰窟之感。 他與妻兒一起被拖出了帳,只見地上鋪著數十具尸體,鮮血遍地。 數不清有多少人執著刀圍著他們這一片營地。 “是……是哪位將軍?” “招討使、關中兵馬副元帥,周智光!” 李璘恍惚地看著跨坐在馬上的那個男子,對于那兇狠暴戾的面容感到十分畏懼。 他覺得周智光的名字有些耳熟,卻實在想不起何時聽說過有這樣一個大將,也不知是李琮麾下、還是薛白麾下。 “將軍誤會了,我并非謀逆?!崩瞽U遂把薛白才是逆賊的那些話又重新說了一遍。 周智光滿不在乎地聽著,臉上已浮起了可怕的獰笑。 終于,他打斷了李璘的話,叱道:“永王若非反賊,末將以及這些將士們的功賞從何而來???!” 李璘一愣,沒想到有臣子會明目張膽地吐露這等言語。 “我是皇子親王,你是想踩著我立功不成?” “不錯!” 對著這種冥頑不靈的兇惡之徒,李璘愈發慌了,只好道:“我要見皇兄,帶我去見皇兄……” “不必了?!?/br> 周智光既然敢對李璘吐露心聲,就沒打算讓李璘活著見到李琮,徑直下令道:“斬!” 李璘不敢相信,他堂堂親王,天子之弟,且不說有沒有真的造反,就算有,也不是一個臣子能輕易殺的。 “你怎敢?這是先斬后奏,你就沒想過后果……” “噗?!?/br> 周智光見部下不敢動手,沒耐心繼續等,親自上前搶過那柄大刀,一刀便斬下了李璘的人頭。 頭顱掉在地上,嚇得一旁李璘的妻兒尖叫不已。 “噗、噗?!?/br> 連著兩聲響,周智光竟是把他們也斬了頭。 “我不敢?” 周智光丟了刀,竟是一腳踩在李璘的頭上,然后一踢一踮,把頭顱踮起,一把拎在手上。 端詳了一會兒,他下令把首級裝匣,呈到奉天向圣人報功。 至于從李璘身上收到的東西,包括舉證薛白的那一封信,他也一并收了。 “永王反,雍王也反?!敝苤枪獠灰詾槿坏啬钸兜?,“無妨,都是我立功的墊腳石?!?/br> 他以貧賤身份一夜之間躍到眼前的高位,自然得意非常忘了自己是通過巴結宦官而走的捷徑,只認為全是憑自己的本事。他見過懦弱的天子,不過如此。他比天子更有天子之氣,于是愈顯桀驁。 “出發,去郭子儀軍中!” *** 郭子儀幾乎是同一時間收到了兩封詔令。 第一封是圣人命周智光替代他統兵的旨意,得到這封圣旨的過程卻有些許驚險。 當時并未有宦官前來傳旨,而是周智光趕到他的大營外,稱有要緊軍務稟報,請郭子儀相見。 但郭子儀一眼就看出來,周智光既不卸甲,也不入營,還不肯屏退身邊的親兵,必然是不安好心,他遂留了個心眼,沒有立即去相見。 等了大半日,便有哨探歸來,稟報了周智光襲擊他的部將并斬殺永王之事。 郭子儀聞言怒不可遏,幾乎就要出兵攻打周智光,到了這時,周智光才派人送來圣旨,要求郭子儀交出兵權。 軍中將領頓時嘩然,說什么的都有,有痛哭流涕、不愿郭子儀離開的;也有暴怒如雷、要斬殺周智光的;甚至有人揚言要兵進奉天,鏟除圣人身邊的jian邪…… “節帥若再不殺jian宦,社稷就要毀于一旦了!” “都住口!”郭子儀拍案喝叱道,“勸老夫清君側,伱欲反不成?老夫先殺了你!” 眾將沉默,悲傷不已。 正是在這個時候,第二封政令到了,是從長安來的,有太上皇與三省的印章。 內容是,朝廷已讓雍王監國,雍王希望郭子儀能與他共同迎回圣人,結束動亂。 諸將一聽,又有了對比,自然是萬分認同這道政令。 可其中有一個頗關鍵的內容,就是殺竇文揚。這與方才軍中激進者所言相同,都是違背圣意,行同造反??蛇@既是出自朝廷的政令,郭子儀的觀感就有些不同了。 “節帥還在猶豫什么?若放著賢明的政令不執行,反而遵守這昏庸的旨意,難道不是愚忠嗎?” 郭子儀卻沒有第一時間決斷,想了一整晚之后,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人送入長安,邀雍王一晤。 他請薛白出城,在渭水橋上相談,想必薛白是不敢來的但這本身就是一種試探,看薛白的誠意有多少,之后也許會在禁苑,或長安城內談。 沒想到,當天就有了答復,薛白答應出城相見。 大唐開國之初,太宗皇帝也曾與頡利可汗在這座便橋上會盟,郭子儀不敢拿這次的談判與之相比,卻還是頗欣賞薛白的膽魄。 一切安排妥當,兩日后,就在信使回報雍王已經出城,郭子儀也打算動身之時,周智光再次送來了一封信。 這次,送來的是薛白寫給李璘的信,上面確是端端正正的顏楷,內容則是薛白慫恿李璘造反。 “周將軍當時見此罪證憂急沖動,殺了永王,此事雖有錯,卻是出于報效國家的拳拳之心。另外,圣人之所以會降旨暫免郭節帥之權,也是因此罪證而有所顧慮,唯請郭節帥萬不可與逆賊同流合污??!” 郭子儀接過這封薛白的罪證,神情嚴肅。 若這一切是真的,他竟能夠體會圣人罷免他的這個考量了。 “郭節帥若要證明自己的忠心,也簡單?!毙攀沟溃骸爸恍枘醚δ娴氖准壋视谑ト?,圣人自會收回成命?!?/br> *** 渭水潺潺,兩邊各有士卒列陣。 薛白走在便橋上,扶著橋欄望向遠處,感慨道:“天氣真好啊?!?/br> “正是好時節?!?/br> “若無戰亂那就更好了,踏青,放個風箏,躺在柳樹下睡一覺?!?/br> 薛白說著,沒聽到郭子儀有所反應,轉頭看去,忽問道:“郭公可是有心事?” 郭子儀伸手入懷,拿出了一封信。 “老夫本在懷里藏了一把匕首,但思來想去,還是想向雍王當面求證?!?/br>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