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1049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薛白接過信,看了一眼,啞然失笑,道:“很像我的字跡,但失于匠氣了?!?/br> 郭子儀訝然,道:“這并非雍王手寫?” “我拿些手稿給郭公,一對比便知?!毖Π椎?,“我若要造反,從范陽起兵南下,或是一開始就不平定史思明,放著你與李光弼在河北與之牽制,我自可在長安獨掌朝綱。何必平了史思明,而唆使李璘起兵?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郭子儀道:“雍王也許是養寇自重平大寇、養小寇,否則當時太上皇在蜀郡,你為何放諸王到太上皇身邊?” “豈能算得這般精準的?” 薛白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嘆息道:“當時我若不放人,是不忠,可順著太上皇心意,依然還被懷疑是別有用心。我居長安是錯,鎮范陽也是錯,何時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 “身入朝堂,猜忌永遠都是免不了的啊?!惫觾x也不由感慨。 “是啊?!毖Π椎溃骸熬种腥?,不由己?!?/br> 他隨手把自己的“罪證”還給郭子儀,轉向奉天的方向,開口說起正事來。 “就拿竇文揚一事來說吧,我今若不管,縱容他cao縱圣人,郭公難道就會相信我的忠誠坦蕩嗎?你們要我放權,我已照做過一次了,遠赴范陽,可結果成了這個樣子。時至今日,我還要向郭公證明心跡?不去除佞宦,反而剖腹自證嗎?” 郭子儀默然良久,一揚手,把那封薛白寫給李璘的信拋進渭水。 竹紙在水面上漂了一會,很快被卷入河水,再也不見。 其實,薛白早就看出李璘的野心,把李璘作為他養寇自重的那個“寇”,那只要一開始就讓別人代筆就行了。 而現在,不論何種陰謀詭計,都隨水而去了。 “給我五天時間,我平定周智光?!惫觾x道,“迎圣人回京?!?/br> “好?!?/br> *** 諸將遠遠望著便橋上交談的一老一少兩道身形,漸漸也能感受到那種平和輕松的氣氛,都松了一口氣。 待郭子儀歸來,表態愿意接受朝廷的政令,眾人大喜,紛紛請令愿去平定周光智。 “跳梁小丑,狂妄自大。末將只需三千兵馬,便教他全軍覆沒!” “不必著急?!?/br> 郭子儀卻沒有發號施令,只讓眾人回營。 他遠道而來,兵力又多,糧草壓力比周光智大得多,李琮又不愿意補給他,現在其實已經到了糧草告罄的時候了。 所幸,長安城運了一批糧,緩解了燃眉之急,之后郭子儀傳告所有的士卒,說關中久經戰亂,田地荒蕪,如今既然諸將士回來勤王,立下功勞,加之原本就有許多是關中人,愿意留下屯田的皆可報名,依功勞分配田畝。 消息一出,郭子儀麾下士卒反應還算平靜,他們在隴右原本就開了田,如今放棄反而要損失一年收成。反而是周智光的士卒聽聞之后,很快就躁動起來。 周智光帶來的兵馬很雜,除了京城中的禁軍,還有關中各地的援兵,以及臨時招募的新兵。 這些人都不想打仗,且大多數都是原本在關中種地的百姓,一聽自己的田地要被分給別人,士氣大跌。緊接著,郭子儀又讓人散布戰亂已定,馬上要迎天子回朝、論功行賞的消息,更是讓他們沒了戰意。 周智光大怒,接連鞭打、嚴懲軍中怠惰的士卒,試圖激起他們的斗志。 而正在此時,郭子儀竟是只帶了寥寥數名扈從,抵達了他的營門外。 “周智光既稱有軍務要報,本帥今日來了,且讓他出來相見?!?/br> 周智光一聽,認為這是除掉郭子儀的好時機,當即祭出圣旨,點齊兵馬出營,要逼郭子儀讓出兵權。 他殺伐決斷,出了轅門,見郭子儀真來了,當即就下令圍住那寥寥數人。 “郭子儀,我奉旨來代你統軍,你卻抗旨不遵,勾結叛逆,圖謀不軌,可知罪?!傳令下去,拿下他!” 郭子儀駐馬而立,身影巍然,只有頜下的長須隨風而動。 面對構陷,他沒作解釋,昂然應道:“周智光,你桀驁跋扈,枉為人臣!” 只是這一句罵,郭子儀甚至沒有下達任何命令,周智光身旁的兵將們卻已有人大呼了起來。 “隨郭節帥平賊!” 周智光一愣,憤然回頭就要怒叱。 迎面,卻是倏然閃過的刀光…… 第548章 除jian宦 一盞燭火被撥弄了幾下,確實更明亮了,可隨著一縷青煙,氣味卻愈發難聞。 伴隨著一陣咳嗽聲,李琮開口道:“咳咳,都撤下,把燭臺都撤了?!?/br> “遵旨?!?/br> 屋內陰影處站著的幾個宦官連忙把燭臺端下,有人開窗,拿著團扇揮散了屋中的油煙熏味。 李琮感到有些燥熱,負手站在窗前吹著風,脖子卻還是覆了一層汗,油津津的,加上耳畔似有蚊蟲輕微的嗡嗡聲,使人愈感心煩。 “朕受夠了!” 竇文揚趕來時,恰好聽到李琮突然咆哮了一句,立即體察到圣人心情不佳,連忙請罪道:“是奴婢照顧不周?!?/br> 因近來局勢不妙,他的自稱也變得小心翼翼,重新記起自己是天子的奴婢。 “朕不想再待在奉天縣了,此處未免太簡陋了,既無舞姬,也無絲竹,連好的燭油都沒有?!?/br> 李琮還在抱怨,一只小飛蟲粘在了他臉上鋪著汗水的傷疤上,他親自用手一擦,加重了聲音,道:“朕要回長安清涼殿,朕要熏香!” 竇文揚臉上也淌滿了汗,隨著他一低頭,汗水就從他鼻尖往下滴,連著滴了五滴,他才開口道:“圣人,可薛逆已經占據長安了啊?!?/br> 他很清楚,永王之亂已然平定,李琮能夠返回長安了,可一旦如此,薛白必定會斬了他的頭。 于是,他唯有盡可能地隱瞞真實消息,宣揚薛白與李璘合謀叛亂,這說法是周智光派人傳回來的,人證物證都有,而且薛白確實是監國攝政了,并非是完全冤枉。 “薛逆處心積慮,終于手握重權,圣人一旦返回,他必定會加害圣人的,最好的結果也是像幽禁太上皇一樣把圣人幽禁起來?!?/br> “朕在奉天待夠了!”李琮憤然拍在窗柩上,“至少,至少朕該移去一個安全豐饒之地,不必擔驚受怕?!?/br> 他說的其實有道理,奉天離長安近,無險可守,還沒有任何的補給。從戰略角度來說,也根本不是一個好的落腳點。 由此可見,竇文揚雖在斗權奪勢上有些小聰明,可行事根本沒有長遠的規劃,在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事情上沒做任何考慮。 這陣子焦頭爛額,除了指望周智光,竇文揚還未想過別的。 “去蜀郡如何?”李琮問道。 “川蜀之地有不少曾經隨薛逆討伐南詔的將領,包括現在坐鎮益州的嚴武?!备]文揚遲疑著道,“幸蜀,只怕不是很安全?!?/br> “那你說去何處?天下之大,還有一處是屬于朕的嗎?!” “圣人請稍安勿躁,等周智光平定了叛逆,即可迎圣人歸長安?!?/br> 竇文揚苦口婆心,好不容易安撫了李琮退出來,擦著額頭上的汗長吁短嘆。 還沒休息多久,已有心腹宦官趕來,小聲地稟道:“薛逆又派人來迎圣人歸京了,全是文官使者,現在就在城門外?!?/br> “先瞞著,瞞住?!备]文揚眼珠轉動,臉色陰晴不定,“再等等,看周智光拿到郭子儀的兵權沒有?!?/br> 他捧起一碗茶湯,感到十分燙嘴,撅起尖利的嘴吹了吹,喃喃自語。 “急不得,急了,可是會燙到的?!?/br> 似乎是為了印證他這一句話,下一刻就有人沖了進來,慌忙驚呼道:“不好了!官兵舉著周智光的人頭殺到城外了!” “誰?!” 竇文揚一下跳起,驚問道:“誰的人頭?!” 隨著“咣啷”聲響,他面前的案幾被撞翻在地,茶盞碎裂,濺出guntang的茶湯,燙得他齜牙裂嘴。 他面目猙獰地抬起頭,嘶著氣,猶不忘問道:“怎么回事?周智光那等兇人,哪可能敗得這么快?” “小人不知?!?/br> “還不快去探?!” 竇文揚急得跳腳,很快他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因為與此同時,周智光麾下將領絕大多數已歸順朝廷,許多人甚至進了奉天城,正在大肆宣揚發生的一切。 “長安安定,朝廷遣使恭迎圣人回京?!?/br> “竇文揚、周智光挾持圣人出逃,方為叛逆,郭元帥單騎入營,曉以大義,故我等幡然悔悟,助郭元帥翦除jian逆,安定社稷……” 等這種種消息傳到竇文揚的耳朵里,他就知道,事情捂不住了,以圣人那軟弱的性格,肯定會投降的。 他得馬上去見圣人,堅定圣人的決心,并帶圣人離開關中。 經營了這么久,他多少還是控制了一些禁衛,如今可信任的大概只剩下五百余人,他遂迅速點齊人手趕往行宮,并且下令,但凡遇到任何敢阻止他們帶走圣人的,一律斬殺。 行宮前,果然已聚集了許多官員,各種顏色的官袍混在一起,吵吵嚷嚷。 這些官員原本都投靠了竇文揚,才得以隨圣駕逃到這里,皆稱得上“閹黨”,可此時他們在勸圣人除jian宦,回長安。 “殺了他們,殺!” 竇文揚被這群忘恩負義之徒氣瘋了,聲嘶力竭地尖叫著,下了令。 于是,五百甲士向手無寸鐵的朝臣們舉起了刀,又揮砍落下,如砍瓜切菜一般。 “竇公,饒了下官吧……??!” 有官員沖到竇文揚面前卻還是被砍倒,在地上扭了幾下終于咽了氣,噴得竇文揚一臉都是血。 沾了血,他似乎癲狂了,撿起一把單刀,親自搠了幾個受傷的官員。 “都死!死!” 此時,這個宦官顯得比很多武夫都兇殘且悍不畏死。 當一個斷子絕孫的閹人被逼到絕境時是沒有什么顧慮的,他不像文官們有宗族家業、妻兒家眷、后世之名等各種羈絆,他沒有尊嚴沒有家人沒有牽掛,誰想毀了他,他就能毀了一切。 行宮前終于尸橫滿地。 竇文揚帶人踹開大門沖了進去,遠遠只見到宦官、宮娥們尖叫而逃,他吩咐一隊人去接上皇后與幾個皇子,自己就親自去找圣人。 *** 天剛剛才亮,李琮一夜沒睡好,熬到疲倦至極了,才終于蜷在御榻上淺眠了一會兒。 “大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