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守護甜心同人] 轉生吐槽役就要擼幾斗貓貓、[綜漫] 化身小說家
烏嬤嬤連忙攔了。 人和人之間的緣分有時真的很奇怪。按說烏嬤嬤這樣一個在前朝宮廷中混過還全身而退的人jingzi, 又以皇上密探的身份進入安信侯府,她不可能會真情實感地把萬商當成是自己的新主子。既然主仆之義都沒有,她也就不會真情實感地為萬商著想。 但偏偏烏嬤嬤就是在這么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接受了萬商作為自己的新主子。 烏嬤嬤內心是盼著萬商好的, 盼著安信侯府能長長久久地富貴下去,盼著萬商這個太夫人能享一世的平安順遂。 因此,猶豫再猶豫, 烏嬤嬤還是趁著萬商揮退下人時, 站出來說了些掏心窩子的話。她道:“不瞞太夫人您,其實我本是前朝宮廷的宮女, 后來得了機會出宮, 又輾轉流落到皇后身邊, 然后跟著皇后再次入宮……如此,才得了機會來到您身邊?!?/br> 烏嬤嬤是以教習嬤嬤的身份來到萬商身邊的。她主要的任務是教萬商熟悉京城內的規矩,比如宮里設宴了, 如果萬商參加, 需要注意什么;萬商作為太夫人接了別家府里的帖子后該怎么回復等等。她同時還會幫萬商整理京城內的人際關系。 如果太夫人真是一個啥也不懂的鄉下老婆子——三十六歲哪里老了——那烏嬤嬤就相當于是一個能幫助她玩轉京城這一套的ceo。對于萬商來說則是高級秘書。 所以,要是萬商哪里做得不對,烏嬤嬤本來就有勸導的職責。 烏嬤嬤道:“太夫人您在亂世里見得多了, 在村里遇到饑荒也好, 在逃災路上遇到土匪也好,都需要您奮力一搏, 若不然您無法保全那一大家子。但是,我在宮里生活的時間很長,出了宮后又在京城里生活了很長時間。京城里的事和逃災不一樣?!?/br> 烏嬤嬤說這些話,并不顯得她僭越。她真的就是出于忠心。 烏嬤嬤認真地說:“京城里的這些人啊事啊,多的是眼看著起朱樓、眼看著宴賓客、眼看著樓塌了。所以能笑一時并不代表什么,要想辦法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贏家。而要笑到最后,最重要的字就是穩。我見過多少貴主子最后都壞在了急躁上?!?/br> 萬商聽得連連點頭。她覺得烏嬤嬤這話說得很對。面對烏嬤嬤的勸解,絲毫沒覺得冒犯。萬商贊同烏嬤嬤的觀點,同時也愿意照著她說的去做,去追求一個穩字。 萬商知道烏嬤嬤肯定是誤會什么了,問:“可是覺得我給皇后上的折子激進了?” 烏嬤嬤小聲說是。 萬商笑了起來:“首先,我覺得你今日的提醒非常好!非常對!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我更是有自知之明,我本來就不擅長和京城權貴打交道,所以在未來的日子里,嬤嬤你要是發現我哪里做錯了,請務必提醒我!就像是今日一樣該開口時就開口?!?/br> 說著,萬商還站了起來,對著烏嬤嬤行了一禮。 她整套動作做得太快,等到烏嬤嬤反應過來,萬商都已經鞠躬十五度了。 烏嬤嬤臉上露出了無所適從的表情。 萬商解釋說:“達者為師,師者為先,這樣的話我在戲文里聽說過不少。我之所以給你行禮,是因為你認真教導我,所以這個禮你受得起。宮里的皇子夠尊貴了吧,但我看戲文時,皇上給皇子選了師父,皇子那樣的金枝玉葉見到師父也要行禮呢?!?/br> 這話自是叫烏嬤嬤感動不已。 把自己謙虛納諫的心意準確傳達了之后,萬商才說:“不過,嬤嬤你這次確實是誤會我了?!痹跁r代背景下,兩人畢竟不是平等關系,萬商先表現出非常尊重烏嬤嬤的教導,然后再提出嬤嬤這次錯了,烏嬤嬤才不會產生從此以后要謹言慎行的心理。 萬商可不希望未來某一天,自己真做錯了,結果烏嬤嬤覺得她另有打算,然后沒有及時給出提醒?,F在還在孝期,出了孝之后,萬商就得見很多人,沒有烏嬤嬤是絕對不行的。 烏嬤嬤果然沒有露出懊惱羞愧的神色,而是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萬商解釋說:“如果我真的激進,我就不會給皇后遞帖子,而是直接通過大理寺給皇上遞帖子。我雖是女流,但因為身負超品誥命,是可以上書給皇上的。那帖子從大理寺一過,大理寺的官員能看見,繼續往上遞,還有很多三品、二品甚至一品的大官能看見,等遞到皇上手里估計半個朝堂的人都知道了,就會有人想著要如何辯駁,想著要如何對付我,甚至給我扣上危言聳聽的帽子,好徹底斷了安信侯府的前程?!?/br> 是的!烏嬤嬤怕的就是這個。她心里一唬,還真是哎,太夫人連順天府都敢親自去,確實能做得出往大理寺里遞折子的這種事來。幸好太夫人沒有真這么做! 萬商說:“我知道給皇后的那個折子寫得激進,但這個折子只會通過皇后的手給皇上看。然后這就成了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民間的夫妻坐下一起吃飯時,丈夫也得念叨下地里的莊稼如何了,今年是否能豐收,而妻子關心丈夫的身體,會問秋收時要不要多割幾條rou?;噬虾突屎笠彩且粯拥?,他們是天下人的父母,皇上也許會說天下的百姓如何如何,盼著百姓們都能過衣食無憂的好日子,皇后說家里的男孩如何我不知道,但家里的女孩近來有些不好過……天下的女人全是皇后的女兒?!?/br> 雖然萬商這個說法過分接地氣,但仔細想想確實是這么回事,烏嬤嬤點點頭。 萬商說:“我在折子里說木家要造反,試圖光復前朝,是為了叫這事看上去嚴重。我是小人,我就是盼著皇上能重罰他們,所以我什么招都使,什么罪名都往他們頭上扣。但皇上是圣明天子,走煌煌正道,皇上不會沒經調查就真去抄了人九族?!?/br> 烏嬤嬤:“……” 哪有人用一種“今天天氣不錯”的平淡口吻直接承認自己是小人的? 咳,萬商仍是在拍馬屁。她肯定不會覺得皇上真的不做任何小人之舉。她太清楚政治生物的冷酷無情了。但有些話絕對不能在烏嬤嬤面前說起。要是萬商把皇上的為人剖析得一清二楚,那烏嬤嬤到底是往上報呢,還是不往上報呢?往上報,等著萬商的就是一個死。不往上報,烏嬤嬤就對皇上不忠心了,她自己的生命會受到威脅。 萬商還是很喜歡烏嬤嬤的,何必叫嬤嬤落入兩難的境地呢? 難得糊涂嘛!沒必要用過分極端的方式去考驗任何人。 不過,有一點萬商可以確定,皇上確實不會把萬商的折子放到朝堂上去討論。萬商那折子就相當于是遞了一把刀給皇上,只要皇上暗示別人,他現在手里有一把刀,這就可以了,不需要真把刀擺出來。 因為天下的聰明人其實不少,就算皇上能糊弄百姓,能糊弄一部分官員,還能糊弄所有的官員嗎?肯定不能??!真把刀擺出來,就會有人站出來哭,皇上糊涂,你用這把刀不道德??!而如果皇上只是把刀收在庫房內,心里藏著暗鬼的人會懷疑皇上下一秒就會亮刀了,他們會心驚膽戰,但與此事無關的聰明人卻不會站出來說三道四。 皇上也不是真就在意“道德”二字。 要是皇上處于完全的弱勢,他肯定什么手段都會用。但是現在新朝初立,皇上天然擁有威望,他已經站在萬人之上,就不需要用那種明擺著會被人質疑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目的。他沒必要做了小人,讓自己在本朝失去信用,在歷史書上丟人現眼。 好比說他遇刺的那件事——就是導致先侯爺去世的那場刺殺——如果皇上直接把罪名按在世家頭上,然后帶著軍隊把世家全部殺掉,能做到嗎?其實多付出一點代價,也能做到。只要把世家殺盡了,世家就不復存在了。但為什么皇上沒這么做呢? 還是那句話,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除非把聰明人全都殺光,否則皇上這么一做,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會被天下有識之士審判的位置上,還為后世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以后就都別玩什么朝堂平衡了,看誰不順眼,直接捏造罪名把人殺了就是。 皇上當時是怎么做的?他安排人去傳流言了。 流言中故意把刺客的身份弄得非常復雜,有說是前朝余孽安排的,有說是世家安排的。而這些傳流言的人,如果被抓住了,去審吧,絕審不出他們和皇上的關系。 然后世家聽到了流言,他們要是主動跳出來自證清白,那就像此地無銀。他們要是不跳出來,任由流言繼續蔓延,那他們論武裝實力確實差了皇上一大截,論名分就更是了,作為下位者,他們會擔心,如果皇上真利用流言來滅了世家,那怎么辦?或者皇上沒直接殺人,卻捏住這股流言對著世家軟刀子割rou,世家也會越來越被動。 于是,世家不得不主動退一步,皇后之位的爭奪徹底落下帷幕。 注意,這里是世家主動退一步。 因為是世家先退,所以在名分上(世人在意的也只是名分),皇上沒有過河拆橋哦。 所以看吧,只要成了真正的上位者,對著下位者擁有天然的生殺大權,完全不用故作小人。要殺人時,不需要真的把刀亮出來,只要讓人知道你手里有刀就行了。 烏嬤嬤問:“那這折子……豈不是白遞了?”如果皇上不會把折子拿到朝堂上去討論,那又怎么讓人知道皇上不喜對寡婦的壓迫,又怎么叫木家那些惡心東西受懲罰? 萬商搖頭:“沒有白遞。只要圣明天子知道了這些事,必會管到底的?!彼钦圩泳褪墙o皇上遞刀啊?,F在皇上手里確實就缺了這么一把刀,哪怕不打算明著用,但刀不能沒有。 烏嬤嬤隱隱有些懂了,但又沒有完全懂。 她覺得太夫人做事的路數有些朝堂之上的感覺。而朝堂上的縱橫捭闔是烏嬤嬤沒有機會去了解學習的。她在宮中那么多年,學的是明哲保身,學的是大智若愚。 烏嬤嬤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太夫人似乎對皇上非常有信心。 在太夫人眼中,皇上仿佛是完人了。(其實并不是,萬商實名反對。) 宮中,皇上和皇后正在一處用飯。 皇上這個人,有時候就會給別人一種“合該他當皇上”的感覺。 他不重色,至今親近過的女人就兩位,一個吳皇后,一個申屠貴妃,什么暖床丫頭美貌侍女,那是統統沒有的。然后,他也不重口腹之欲。剛封帝時,那會兒的排場還隨了前朝,一頓飯要上足三十六道菜,還有侍膳太監幫忙夾菜?;噬系故菦]往浪費食物那個方向想,因為這年頭主子沒吃完的菜給下人吃十分常見,吃不完的菜絕對不會浪費?;噬蠁渭兪怯X得這樣吃飯浪費時間,然后叫人縮減了,一頓飯就八個菜,也不用人伺候,他自己夾菜,能很快吃完,一頓飯硬是節省出了不少批折子的時間。 所以這會兒皇上皇后一處用飯,不用講排場,真就有幾分民間夫妻的樣子。 皇上在皇后面前并不怎么端著,表情很真實。端著也沒用,因為他們是真正的青梅竹馬?;屎蟮哪昙o要大兩歲,六歲的時候跟著母親去慈孤院里幫忙,就那么認識了當時才四歲的皇上。說句粗俗的,皇上一抬屁股,皇后就知道他要放什么樣的屁。 當然,這種了解只限于皇后對皇上本人的了解。要是關乎天下大勢,皇后不會去妄加猜測。 皇后說起萬商那個折子,這一說話就沒怎么顧上夾菜?;噬弦贿吢犞?,一邊往皇后碗里夾了片木耳,笑著說:“老詹這個發妻啊……真就是個妙人?;仡^等他們府上出孝了,你多請她入宮說說話?!碑斈甏蛱煜聲r,皇上就是這么稱呼先安信侯的。 皇后應下了。 皇上又說:“對了,朕還給詹權……就是老詹家里原先的老大,現在的老二,給他看了一門親事。只是他們府上在孝期,不好明說。你回頭找女方家里暗示下……” 皇上說著說著,終是沒忍不住笑出聲來:“朕一開始還真沒想過要給詹權說親,還是老詹那個發妻,她竟然覺得老詹把詹權托付給朕了,就是連親事都要朕幫忙相看的意思……我瞧著她到底是鄉下來的,果然就是鄉下人的那套思維?!?/br> 皇后知道皇上心情好,自然就順著往下說:“是啊,安信侯太夫人淳樸,好在皇上您確實是把他們家那兒子放心上了。其實我們邊城軍中還不是一樣,要是臨死前把兒子托付給好兄弟了,那好兄弟就相當于是兒子的另一個父親,自然什么都要管?!?/br> “主要是她覺得朕是皇帝,皇帝什么都會,皇帝做的親事也是最好的?!?/br> 于是皇后也忍不住笑出聲來了。這可真是太逗了! 好不容易止住笑,皇后又說:“這位太夫人確實有趣,也難怪她不光給我遞了折子,還特意給我寫了一封信,信里真就是什么話都和我說了。連府里的妾怎么本分,怎么討人喜歡,都要提上一嘴……心太正了些?!彼诨噬厦媲耙恢倍际欠Q“我”的。 皇上自然不會關心臣子后院的妾如何,只認下最后一句話:“心確實正?!?/br> 心正,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 皇后搖著頭說:“侯太夫人提到的那個妾……雖然姓木,卻也是從陳家出來的。木家一直對她不管不顧。侯太夫人又說,幸好木家什么都不管,要不然這個妾也得嫁給病秧子了……如今雖然安信侯已逝,但這個妾養了小兒子在身邊,還不到兩歲?!?/br> 皇上在心里短暫地難過了下。詹水根在兩三年前還能叫女人懷孕,說明身體一點問題都沒有,要是沒遭遇刺殺,說不得還能陪伴他好多年。唉,朕的忠義之臣??! “木家……倒是沒怎么聽說過?!被噬享樧煺f。 至于陳家,皇上連提都懶得提了。提前投資武勛?用女人拉攏武勛?這對于皇上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冒犯。在皇上眼中,陳家已經是個死人了。雖說皇上不會真去把陳家抄家滅族,但給皇上留了這個印象,陳家人的政治前途基本沒了。除非出一個和家族不和睦的還特別驚才絕艷的陳家子,那說不得皇上還會用一用。 皇后也沒提陳家,繼續說萬商的那封信:“侯太夫人說,她聽說了定南伯夫人之事,雖然不擔心自家的妾會鬧出事來,但這個妾還有個生母,喪夫后一直住在陳家,她問能不能從我這里求一道懿旨,幫妾的生母過繼一個兒子,好從陳家搬出來?!?/br> “本該如此?!被噬贤耆悄腥说乃季S。在男人看來,自己要是病死了,死時還沒兒子,那家族就得給過繼一個。要是妻子不打算改嫁,那嗣子一定要養在妻子名下。這樣一來,自己死后有香火,妻子也有了依靠。陳家是怎么回事?出嫁女死了丈夫,你要是接走改嫁,那也就罷了。怎么是接走往后院里一丟?他越發覺得陳家不懂事。 “還沒完呢,侯太夫人后來又改口說不要懿旨了。因為陳家女是木家媳,如果我幫陳家女過繼,那懿旨是下到木家去的,豈不是叫木家誤以為我非常重視他們?到時壞了我的名聲?!被屎笮Φ煤荛_心,“要是木家能自覺些,主動鬧到陳府去就好了?!?/br> 皇上夾菜的手忽然一頓。 命婦給皇后的折子,皇上可以過目。但命婦給皇后的信,皇上本來沒打算看。 “把信拿來給朕看看?!被噬险f。 皇后直接從袖子里取出信:“喏,就是這個,看吧!” 這封信寫得特別真情實感?;屎笠呀浭峭昧藦褪?。其實萬商直接在信里說,木家陳家都不是什么好東西,最好盼著他們狗咬狗,無論咬死了誰,都是老天開眼。 這樣粗俗的一封信,這對天下至尊的夫妻看了,卻都不討厭。一個呢,是因為皇上和皇后本身是軍戶出身,這和那種文人出身很不一樣,雖說皇上后來也學了四書五經,文人的那一套他也懂。但幼年、少年、青年這三個性格塑造的關鍵期,他是軍戶,也多與軍戶相處。萬商這種有什么說什么的直爽型粗俗完全不會叫他覺得冒犯。 再一個呢,是因為他們成為天下至高的夫妻后,身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變化。好比說皇后,原本與娘家人十分親密,但現在娘家人一心要嫁女給大皇子,卻不會對著她明說了,只是不斷地試探。這時,忽然出現一個萬商,也許是鄉下人本來就沒那么多規矩,她真就是心里怎么想的,信里就怎么和你說?;屎笕绾文懿幌矚g呢? “應了她又何妨!她想看狗咬狗,就叫他們咬去吧?!被噬辖鹂谟裱?。 咬死木家,徹底斷了強迫寡婦守貞的惡習。咬死陳家,平復了皇上心里那份被冒犯的感覺,也叫世家知道該學學進退了;要是都咬死了,那真就是再好不過。要是一只被咬死,另一只茍延殘喘,那皇上在暗中推上一把,保管他們都能死透了。 一封折子一封信,事態就朝著萬商樂見其成的方向去了。 第39章 萬商手里逐漸有了一些能在外頭做事的人手。本來這些人手全都掌握在詹權手里, 先侯爺去世前把人聚集起來,叫他們要繼續幫扶府里,平日聽從詹權的調配。萬商去了一趟順天府后, 詹權主動提出移交一些人手給萬商, 這樣不會耽誤萬商做事。 之所以沒有早早提出,是因為這種能在外頭做事的人手, 多是一些有能力的。他們雖依附侯府,也簽了契約,但不像仆從那樣徹底賣身。如果萬商不能壓制他們, 他們會對著萬商陰奉陽違。而順天府一行后,想必這些人都知道了太夫人的厲害。 萬商才接了這批人手,按例給了一些賞賜后, 就安排他們去調查木家了。 萬商這時還不知道皇上已經打算把所有事情都攬過去。她雖然給皇后遞了折子和信, 覺得這兩樣東西能發揮一些用處,但也算不到它們會這么有用!按照萬商的謀劃, 接下來該是她自己去調查木家, 然后引著木家入局, 皇上則會安排人接應一二。 調查很快就有了一些結果,木家近些日子竟然一直在巴結一個太監! 這個姓茍的太監是京城中的熱灶!好多人都搶著去燒這個熱灶。 烏嬤嬤立刻就派上了用場。 身邊有一個從宮里出來的高級秘書真的很好,尤其是這位秘書曾近身照顧過皇后, 近距離見到過皇上, 別人只能想象的那些宮廷秘事,她肚子里藏了個七七八八。 最重要的是她還與你越來越交心了! 烏嬤嬤主動陪萬商聊起了茍太監。 茍太監原本不姓茍。但他自詡是皇上身邊的一條狗,所以拋棄了真正的姓氏。他原先是打算改姓為“狗”的, 就是這么直接!還是皇上說了這姓不好聽, 才改成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