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趙熹盯著這幽幽火焰,眼中明明滅滅:“竟然真的燒起來了,竟然是它……可是為什么?你灌進去的也不是金汁??!” 宋五郎搖搖頭:“我也不曉得,我猜是臭氣!但這臭氣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囤積好久的糞水才會有臭氣,有點像釀酒!” 趙熹忙捂住嘴巴:“你別說了,我怕以后喝不下酒……這竹筒、鐵器都是你自己做的嗎?我看院子里還有許多奇怪的機闊,也是你做的?” 宋五郎點點頭:“史老頭老了、又瘸腿,我還小,我們力氣不夠、搬不了太沉的夜香,我只能想辦法了。院子里的那些就是卸車用的,還有搬運糞桶的、運輸糞水的!可惜它們太笨重,不能移動,只能放在這里,我們去城里的時候還是用不上?!彼挝謇纱瓜卵?,有些難過,“如果我再聰明一點、想出辦法就好了,史老頭也不會在搬夜香的時候出事……” 趙熹看向宋五郎,他還是個孩子呢,雖看著愛財,但能為了相交日短的秦天冒如此風險、又對撫養自己長大的史老頭念念不忘,可見是個義氣之人。 趙熹伸手揉了揉他的頭,宋五郎有些驚訝地看著他,趙熹笑:“怎么了?” 宋五郎問:“你不嫌棄我么?他們都嫌我們臟臭,除了阿天……可你跟阿天不一樣,你,你那么、那么……你不嫌棄么?” 趙熹望著已經熄滅的鐵器,道:“你該知道我們是誰吧?我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是守城,攻城的正是青軍。我們走投無路,用了許多金汁,青軍用火器猛攻,結果忽然爆炸……” 宋五郎立刻明白:“是因為臭氣!你的金汁有了臭氣,他們用火、反而把自己的火炮點燃了!” “你也知道火炮?” “我聽史老頭說過!火炮十分可怕,他讓我永遠不要陷在戰爭里!” 趙熹凝視宋五郎:“不結束亂世、誰也無法擺脫戰爭。你很聰明,又有天賦,我們需要你的力量,你肯來幫我們么?” 宋五郎更加疑惑:“我已經幫你們救出那個二公子了???我只是個倒夜香的,還能干什么呢?” “奇巧,工事。魯班、墨子,你知道么?戰場,農田,水利,全都需要奇巧和工事,承平和我正想召集天下精工巧匠,你就是第一個。我們會教你識字、讀書,讓你和其他工匠一起為天下盡力,有朝一日太平天下,就是你們的功績?!?/br> 宋五郎怔怔地望著趙熹:“可、可是我……” “還會給你很多金子!” 宋五郎頓時雙眼發亮。 趙熹沒給他反悔的機會,推了他一把,道:“就這么定了,李承泰一丟你和秦天怕要暴露,你們跟我們一起走!青州那邊也快發現了,咱們不能再拖下去,你立即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宋五郎還想說些什么,趙熹已然跑出廟去。院中李承泰已然清醒、趴在承平身上吐了幾回,等承泰承平換過衣衫,眾人帶著剛收到通知的秦天和躍躍欲試的宋五郎一起往北奔去! 第177章 出關 紅纓關乃長城一小關,幾十年前它是代州與胡蒙的交界、是兩方交戰的前線重鎮,戰鼓擂擂、烽火烈烈不熄。后青州并代,又聯合平州抗擊胡蒙、將紅纓關外素雅城納入青州管轄,紅纓關褪下戰袍,成為一座普普通通的青州小城。 雖然如此,畢竟臨近邊關,素雅城又僻遠混亂,從紅纓關出關的百姓并不太多,只稀稀拉拉拍了不長的隊伍。前往關外的多是商賈、游俠、流民,除商隊外大都落拓貧瘠,出行只青蓑竹杖,隊伍中那輛素色小馬車就格外惹眼。 守城軍士將小馬車攔下,一把挑下車夫的斗笠,露出一張憨厚老實的臉。車夫被挑釁也未動怒,跳下車將自己的斗笠撿回來抱在身前,向守軍笑了笑,老老實實站在馬前。 守軍問:“車上有人么?都給我下來,我們要查車?!?/br> 車夫忙跑到馬車邊,向車里喊:“老爺,軍爺要查車!” 車簾撩起,探出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這文士留著山羊胡、穿著青黑長褂,瞧著文質彬彬。他走下車來,向守軍作揖行禮:“勞煩軍爺,大熱天還要守門,軍爺實在辛苦!”文士湊近守軍,低聲道:“只是車里有學生夫人和女兒,不便下車,軍爺可否通融一二?”文士說些從袖口摸出十幾個銅板,悄悄塞給守軍。 守軍接過銅板在手里捏了捏,問:“車里還有別人么?” “沒有沒有,再無他人?!?/br> “瞧你像是讀書人,怎么想起要出關?關外素雅城雖也屬于青州,可那里龍蛇混雜、亂得很呢!你文文弱弱還帶著兩個女眷,去哪里豈不危險!” 文士笑道:“多謝軍爺提點。實不相瞞,我家在安昌城,最近正在打仗、亂得很,正好哥哥在素雅做參軍,怎么也能照應一二,于是便前去投奔?!?/br> “張參軍還是王參軍???” “是吳參軍?!?/br> 守軍將銅板揣進懷里,走到馬車前圍著馬車轉了一圈,猛地掀開車簾。車廂內空間狹窄,兩個女眷縮在一起,倉皇躲避守軍的目光。守軍瞧了瞧,兩個女人一個面色灰黃、唇墜頰垂,但一雙眼神采奕奕,年輕時一定是位絕代美人;另一個簪花戴翠,被年老些的護在身后,看不清面容,但瞧打扮,該是個年齡少女。 守衛掃視車廂,除了四五個包袱再沒別的東西,他這才放下車簾,回頭向其他軍士喊道:“沒事,可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