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6 第37節
她的刀工,僅次于周梅。 她負責的4號店,也是除了菜市場的三個店之外,地段最好的一個。 她今天沒有分到菜市場,表情明顯有點不高興。 楊星宇注意到了,就安排她負責的店第一批開業,以此來表示自己對她的重視。 果然,當楊星宇宣布這個決定后,林曉曉的臉上明顯多了笑容,還不屑地瞥了眼李勝男和苗盼盼。 今天用來給銷售員們練習刀工的12只鴨子,楊星宇當場宣布其中2只,供大家品嘗。 另外10只,每個銷售員分到半只,大表姐方家慧、宋曉強、蔣潔,也都分到半只。剩下的,包括鴨腳、鴨翅和各種雜碎,全部留作工作餐。 做老板的,該控制成本的時候,肯定要嚴格控制。 但該大方的時候,也一定要大方。 比如在員工的吃喝方面,就不能小氣。 一個個事事都摳摳索索的老板,是會讓員工鄙視的,也很難留得住人才。 …… 下午。 楊星宇和宋曉強開始制作一些鹵菜和涼菜,都是準備明天開業出售的。 比如鹵豬蹄、鹵牛rou、醬棒骨、泡椒鳳爪、鹽水花生、鹽水毛豆等等。 一邊制作這些東西,楊星宇一邊跟宋曉強說各種菜肴的售價和賣法。 因為宋曉強明天要去4號店做示范,所以,他得提前跟宋曉強說清楚每種菜在賣的時候,怎么示范。 比如:夫妻肺片怎么搭配、怎么切,每份夫妻肺片里要放多少牛rou、多少牛雜。 這些都要跟宋曉強說清楚。 說著說著,宋曉強忽然問:“哎,星宇,你畢業后到底干嘛去了?怎么懂這么多?我感覺你現在的手藝比在學校的時候,進步太多了,你這都怎么學的?” 楊星宇瞥他一眼,莞爾一笑,隨口道:“《食神》看過嗎?學廚藝唯一的秘訣就是用心!用心了,手藝自然就會長進?!?/br> 宋曉強斜睨他幾眼,感覺他在裝13,卻又沒有十足的證據。 第50章 開業大酬賓 “你真的決定明天開業?” 當晚,甄歆和楊星宇通電話的時候,問了這個問題。 “嗯,明天先在兩個店試營業?!?/br> “兩個店?” “嗯,暫時大部分售貨員的刀工都還差了點,明天開業的兩個店,也需要我和我同學給她們示范每種菜該怎么切、怎么賣?!?/br> “哦,那你明天試營業的是哪兩個店?” “3號店和4號店?!?/br> “3號店和4號店?這兩個店具體在什么位置呀?” “4號店就是你們七中校門口那個,3號店在銀林菜市場,銀林菜市場你知道吧?” “嗯,知道,銀林菜市場距離我住的地方不遠,我偶爾也會去那里買菜的?!?/br> “哦?你也會做飯?” “呵,不太會,肯定你這種專業的廚師,肯定是沒法比,就會做幾個家常菜、煲點湯什么的?!?/br> …… 第二天凌晨4點半左右,供應商送來楊星宇預訂的50只鴨子。 雖然他們今天只打算在兩家店試營業,但楊星宇還是訂了50只鴨子。 因為他相信新店開業的優惠活動,應該能吸引不少顧客。 50只宰殺好的鴨子,加工起來要省事不少。 但這些鴨子并沒有開膛破肚,只是放了血、去了毛。 把這些鴨子提到廚房,楊星宇招呼宋曉強、方家慧、蔣潔一起動手,他和宋曉強負責給這些鴨子開膛、掏心掏肺,方家慧和蔣潔負責清洗內臟。 這些工作,除了楊星宇,宋曉強他們都不是很熟練,楊星宇是一邊做,一邊指點他們。 好在這些工作沒什么技術含量,隨著他們處理的鴨子越來越多,手法也都漸漸熟練。 10只鴨子處理干凈后,楊星宇讓他們繼續,他自己則提著弄干凈的10只鴨子去加工。 老規矩,1只鴨子用來做鹽水鴨。 其它9只,加工成烤鴨。 時間一點點流逝,一鍋鍋烤鴨新鮮出爐,一只只鹵制的鹽水鴨、雜碎、豬大腸、鹵干子等菜品,也一批批出鍋。 上午快8點的時候,22只烤鴨、3只鹽水鴨做好。 其它各種鹵菜做好的就更多了。 至于涼菜? 他們昨天就做好了,都放在冰箱里保著鮮。 很多涼菜,提前一天做出來的味道會更好。 比如鹽水花生、鹽水毛豆、醬牛rou這些,提前做好,在冰箱中靜置一夜,會更加入味。 “楊老板!咱們忙活這一大早上,早飯都還沒吃呢!咱們早飯吃什么呀?” 蔣潔一邊在水槽那里洗手,一邊用打趣的口吻問楊星宇。 楊星宇笑了下,對一旁的宋曉強說:“你去放一鍋水燒開,一會兒多煮點面條,住樓上的那幾個銷售員應該也都沒吃早餐,一會兒喊她們也來吃點!” 宋曉強嗯了聲,不慌不忙地去拿鍋接自來水,準備煮面。 蔣潔拿了塊抹布擦拭手上的水漬,笑問:“咱們早上忙活這么長時間,就吃素面呀?能不能加點鹵菜呀?” 楊星宇失笑,揚了揚下巴,示意cao作臺上的一盆盆雜碎、鴨血、鹵干子那些。 “那么多鹵菜不夠你們吃的?一會兒你想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你能吃得下?!?/br> 話說,前些日子他在老家賣烤鴨的時候,每天早上起來都是拿雜碎、鴨血和鹵干子這些東西,當早餐的。 反正這些東西在農村也賣不上價,以他的飯量,一頓也吃不了幾塊錢。 最重要的是——他很清楚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都會膩。 他見過的職業廚師,做廚師的年數越長,吃的就越素。 以前他大學剛畢業,去酒店實習的時候,就注意到月薪幾萬的廚師長每天早上吃的特別簡單。 有時候去面點間舀半碗稀飯,再去倉庫拿一瓶辣醬,三下五除二,喝掉那半碗稀飯就算是吃過早餐了。有時候,喊面條間的師傅給客人煮面條的時候,給他放半碗面條,也能對付一頓早餐。 除了廚師長,廚房里大部分師傅,無論是掌勺師傅,還是切配師傅,都對各種葷菜沒什么興趣。 大盆大盆的紅燒牛rou出鍋,都沒什么人想要品嘗一下。 也就打荷的學徒工,總是忍不住偷吃。 所以,楊星宇是不怕手下員工偷吃菜品的。 因為他相信要不了多長日子,別說讓他們偷吃,就算勸他們吃,他們也不想吃了。 …… 吃完早餐。 楊星宇招呼大家把今天要賣的貨,都往三輪車上搬。 來到市里開店,他前幾天一口氣買了三輛大號的電動三輪車。 電動三輪車是好東西,價格不貴,駕駛它們,也不用考駕照,而且大街小巷都能穿梭,靈活方便,堪稱做小生意的好幫手。 這時候,不在這里住宿的幾名銷售員也來了。 大家一起幫手,很快就把所有菜品都搬上兩輛三輪車。 準備出發的時候,楊星宇想了想,對12名售貨員說:“唔,考慮到我們的店面積有限,你們就分配一下吧!6個人跟我去三號店,另外6人跟宋曉強師傅去四號店!好吧?” 12個銷售員商議了一陣,分成兩批。 楊星宇給了她們地址,讓她們自己打車過去,反正距離都不遠,就算是打車,也只是一個起步價。 楊星宇親自開一輛三輪車,帶著大表姐方家慧去三號店。 宋曉強開著另一輛三輪車,帶著蔣潔去四號店。 每輛車上,都帶著一張新店開業的大紅色海報。 十幾分鐘后,楊星宇和方家慧來到三號店。 他們到的時候,打車來的周梅等人已經先一步到了,6個女銷售員聚集在店門口等著。 于是,在她們的幫助下,車上的貨很快都搬進店里。 楊星宇作為老板,搬貨的時候,沒怎么插手,只是吩咐大家把東西搬進去,指示她們把各種菜品擺放在柜臺的什么位置。 就連打開玻璃房內的空調,他都是吩咐周梅做的。 他這次籌備的12家店,都做了玻璃房,將柜臺全部包圍在玻璃房間中。 這么做的好處挺多。 比如可以隔絕戶外的灰塵飛到菜上,也能隔絕客人說話時噴濺的飛沫。 當然,最重要還是玻璃房可以開空調,否則夏天的常溫下,那么多烤鴨、鹵菜、涼菜都很容易變質。 “周梅!你去把海報貼一下!貼在玻璃墻前面!” 這個店是分配給周梅負責的,所以,今天很多事,楊星宇都是吩咐周梅去干。 而周梅也沒什么意見,因為從今天起,這個店里產生的營業額,她都有提成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