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 另一頭,葉家軍再次出動,前往被舉告那書生的家。此行原本并不該有什么意外,然而他們見到了—— 一位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拿著長長的一條木棍,與他對峙的人作小廝打扮,地上還有一個壯漢被套了一個油桶,正在地上蠕動哀嚎破口大罵。 而地上流了一地的火油。 謝柏崢比那小廝更快看到來人,見這些人均是整齊的打扮,實在辯不明身份。他看向霍靖川,對方提醒道:“葉家軍,葉文彬的人?!?/br> 謝柏崢還記得葉文彬是欽差,雖然這些人很有可能十來抓他的,但他們只要不是地下錢莊的人,那就是他的人。 謝柏崢當機立斷丟下了木棍,大聲呼救:“快來人,救命??!有人要殺人放火了!” …… 謝柏崢話音剛落下沒多久,那小廝已經被葉家軍拿下了。葉家軍領隊出門時是來捉拿嫌犯的,在半路上先擺平了一起殺人放火案。 葉家軍不愧是軍中猛人,三下五除二便將人搜檢個干凈,光火折子搜檢出了好多個。那小廝臉都白了,直接被嚇得流口水。 葉家軍領隊嫌棄地撇了一眼,看向謝柏崢:“你這書生膽子倒大,大半夜怎的還在外頭?” 謝柏崢答:“回這位軍爺,他二人要放火燒的是我家院子?!?/br> “你知道我是行伍中人?”說完又覺得不對,想起什么似的說:“你家?你姓謝,名叫謝柏崢?” 謝柏崢點頭:“正是,怎么?” 葉家軍的這位領隊是葉文彬的親信,自然知曉眼前這年輕人大約就是將軍府老婦人的侄孫,與他家小侯爺是表親。這樣一來,這就不算是一樁閑事了。 領隊思索片刻,命人不必等到第二日,直接將被抓現行的二人一并帶去縣衙。 吩咐完,方才轉身對謝柏崢道:“謝小公子,今晚咱們小侯爺連夜審案,命我等請您去縣衙回話?!?/br> 語氣可謂十分溫和,一點也不像是提審嫌犯。 謝柏崢心中覺得奇怪,面上卻未表現出來。他同領隊道:“自然不敢推辭,請這位軍爺帶路?!?/br> 于是,重整人馬打算回縣衙。 與此同時,遠處又跑來了三兩個人——謝家祖母與兩位更夫。更夫聽說有人放火,趕緊抄起家伙就來了,到了現場倒吸一口氣。 這大半夜的,什么場面??? 祖母落后幾步,還沒抬眼看人,只在催促:“你們怎么不跑了,敢情人家要放火燒的不是你家——” 祖母說著抬起頭,也默默收聲。 謝柏崢隔著葉家軍,與她道:“祖母,我沒事,家里也沒事了,多虧了幾位軍爺相助。我即刻要跟去縣衙回話,明日才回來!” 祖母聞言,呆滯:“哦,好好?!?/br> 謝柏崢見自己并不被阻攔,于是又走上前與祖母說了幾句話,這才跟著葉家軍的人去縣衙。路上,他默默地與霍靖川對視,十分不解, 這領隊的態度有點不太對勁吧? 對他有一些太寬容了。 他看向霍靖川,霍靖川也摸不著頭腦。最終,慶王殿下得出推斷——“那姓葉的本來就是個沽名釣譽的假正經,他身邊人估計也是跟他學的,你可千萬別上當!” “他定是故意叫你放松警惕,然后冤枉死你!” “……” 盼他點好吧! 第20章 不當老婆20 朝廷為長安縣的這一樁科考舞弊案派下欽差來,是為表明天子對科考一事的重視,是做給全天下學子看的。 以至于為這一個案件,興師動眾地搞了個三堂會審。 其一,自然是提學官嚴徵。 其二,是派了葉文彬為欽差,他雖然年紀輕,但身份足夠代表皇家。 其三,則是通州知府充當副使,負責審理案件。 換言之,只有通州知府才是來審案的,嚴徵在科舉考試領域還能提供一些技術支持,葉文彬則是監督。 也就是說,三人都到齊了才能正式開始審案。正因此,才有前頭葉文彬派他的心腹隨從去請通州知府一事。 通州知府遲遲不到長安縣,并非因為他敢對欽差不敬,反而是這位知府大人在朝中耳目眾多,所以比旁人知道更多內情。 此事還得從縣試結束的第三日說起—— 那一日,提學官嚴徵得知長安縣生員魯本陳實名舉報本縣學子鄭文清科考舞弊,長安縣令李榮斌提前泄露考題,科考不公! 嚴徵雖初為學政,但到底是翰林出身,知曉朝堂的厲害??催^縣試考題后,他就意識到此事不大可能善了,更不可能在他手里就能結案,與其將來被鬧大了不好收場,不如將此事趁早報給朝廷。 嚴徵是閣老門生,在一些事情上總歸是比旁人更便宜些的。他當即就寫了一份折子呈到內閣,另外還給他身居內閣的老師送了一份書信。 這一切準備就緒后,他又等了兩日才趕往長安縣衙。 等的這兩日,就是為了一定程度上平息事態??蓻]想到的是,嚴徵那份折子呈上去后,在朝中掀起了比他預料得更大的波瀾,其中的緣由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因為嚴徵在折子中附上了縣試考題,而“黃花”一詞剛好出自永壽帝所作的詩。 其二,則言官不知為何得知了此事且大做文章! 說來這也算長安縣令運道不佳,他作為主考官想要借縣試題奉承永壽帝其實算不得什么大事,畢竟做官的奉承皇帝并不丟人,內閣中也不是沒有因青詞寫得頗得圣心而升遷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