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除了太子,無人敢佩龍紋! 臨,便是太子名諱。 亦代表皇上賜予太子的權力,如朕臨! 來人定必是太子殿下身邊人,武功極高,怪不得能悄無聲息出現在他書房里,而府中守衛竟然毫無所覺! “殿下有令,原州各地受災嚴重,等不及朝廷賑濟,著崔大人立刻調動人手,開官家糧倉,給受災百姓放糧!酌情可向臨近府城借糧調度!但有借故阻攔推搪、妨礙賑災、中飽私囊者,斬!”莫一傳令,語氣冰冷無情緒起伏。 一個斬字落在人耳里,更教人心驚。 “臣、遵令!” “另,著崔大人下達新規至府城大小糧商,國難當前,當同舟共濟。當地糧價浮動上漲不可超過市價二成!若有違令、趁此大肆斂財者,如何判罰由崔大人定奪!” 要傳的話傳達完畢,書案前灰衣人如來時般,悄無聲息消失。 崔應元直起身子,改跪為坐,即便書房里已經沒了灰衣人帶來的壓迫感,他仍然后背發涼。 這時候終于有空思考。 太子殿下不是應該還在皇家寺廟養病嗎?難道兩月前長京傳來的消息有誤? 不可能啊,皇后帶太子殿下一并往皇家寺廟祈福,浩浩蕩蕩出行隊伍離開長京,無數人親眼所見。 皇后娘娘于月前已經回宮,但是太子殿下并沒有一塊回去,傳出來說是殿下留在寺廟沐佛靜養。 第110章那是把九族的腦袋往斷頭臺上送! 諸多思緒在腦子里紛亂閃過,崔應元瞳孔突地一縮,攫住了當中關鍵。 百相草! 百相草煮茶,能提神解乏,能愈沉疴褪腸毒! 而太子體弱多病,更是數度病危! 那么有沒有可能,太子其實人不在皇家寺廟,而是來了原州,在此用百相草治??? 不,不是有沒有可能,而是太子必定在原州! 剛才出現的灰衣人、以及太子獨有的令牌就是佐證! 所以原州水災,太子才會如此關注,不惜暴露行蹤來給他下令! 崔應元用力閉眼再睜開,一切豁然開朗。 城中有傳言,不知何人將百相茶獻進宮中,皇上對此茶大加贊賞。這話傳到他耳里時他一笑置之,只覺荒謬。 百相茶不過初初冒頭,如今僅在原州名聲傳開,怎么可能那么快就有人把茶送進宮?再說獻寶入宮,豈是隨便什么人就能獻成的? 可若太子在此,那么就說得通了,傳言或許是真的。 把百相茶帶進宮的是皇后娘娘。 也就是說,百相草的奇妙,比他所知所以為的,更甚! 遠超他的認知! 那若百相草在崔家手里—— 崔應元呼吸急促,興奮得眼睛迸出紅絲,表情又在下一刻扭曲、煞白,連滾帶爬沖出書房,大吼,“來人!立刻去尋夫人,讓她來見我!立刻!馬上!快!” 什么敲門磚、什么飛黃騰達! 太子就在原州,用百相草治??! 皇后回宮了,太子留在此,即是百相草對太子的病有效! 換言之百相草是太子的救命草!而太子是皇上皇后的心尖rou、是龍之逆鱗! 這時候誰敢打百相草的主意,等同打太子的命的主意!那是把九族的腦袋往斷頭臺上送! 想到這點,崔應元腿都軟了,恨不得把前一刻點頭應了夫人的自己掐死。 要不是太子掛心受災百姓著人找上門來,他差點親手給自己鑿了黃泉路! 崔榮氏前腳剛回院落,后腳就又被叫到書房。 待書房門關上,聽丈夫說了一番話后,崔榮氏癱坐在椅子上渾身控制不住的哆嗦,臉比紙還白。 既痛惜潑天的富貴飛走了,又慶幸還沒有釀成大錯,沒把兩家人的命跟前途都斷送了。 “老爺……那金家?” “還不死心?就算掙著潑天富貴你也得有命來花!金家既能拿到百相茶的生意,那必然是太子殿下默許了的!還想那些,不如想想你有幾個腦袋能掉!此事不許再提!” “……”崔榮氏到底知道輕重,再不甘心,富貴也沒命重要。 不過,她稍稍低眉,百相草的生意是不能搶了,但是誰說不能跟金家交好呢? 太子殿下默許金家拿到百相草的經營,她跟金家交好,間接也等于跟太子殿下搭上了那么丁點關系! 日后遇上什么難以解決的難題,說不得還能通過金家輾轉得到點照拂! 前頭還因崔家是官金家是民而生出的優越感,此刻蕩然無存,自然心里是有落差的。 但是利益面前,沒有放不下的身份彎不下的腰。 “還有一事,太子殿下如今人在皇家寺廟靜養,務必謹記!”崔應元最后重重提了一句。 崔榮氏點頭,“是,我記下了,斷不會往外漏出口風?!?/br> 皇后一人回宮,對外的消息是太子在皇家寺廟靜養,這是不想泄露殿下行蹤。 那么太子殿下就只能在寺廟里,不能出現在原州。 她哪里敢將消息傳出去?不怕掉腦袋么? 夫妻二人密談,書房以外無人知曉。 金家也接到了密令。 直到莫一走了許久,一家人坐在大廳里,仍然久久不能回神。 “你說來傳令的是晏家護衛,那個叫莫一的男子?”金老爺子啞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