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小小少年控制情緒的能力讓人驚嘆,言行舉止間,已可見上位者的氣度及氣場,“另外,給金家一道密令,只要他們有辦法助百姓度過這次天災,本宮保金家三年安穩,他們憂心的事情也可迎刃而解?!?/br> 杜嬤嬤聞言,有些不贊同,“殿下,您此次在此當以休養身體為重,調度賑災的事情只要上達,皇上定會很快頒布詔令,自有賑災章程。您一諾太過貴重,怎可輕易允出?!?/br> “上達、下布,一來一回耗時太久。百姓需重建家園、需有糧為繼,拖得越久受害者越多。嬤嬤,百姓為重?!?/br> 第109章除了太子,無人敢佩龍紋! 原州知府崔應元坐在書房,看著各地送上來的急報,腦殼突突地疼。 “老爺,又愁上了?”崔榮氏端了茶進來,不置可否,“這是天災,力有不逮再正常不過,老爺只要按章程辦事,等著朝廷撥款撥糧便是,這種情況無過便是功了?!?/br> “你懂什么?” 崔應元眉頭緊擰,心頭煩躁,“現在原州多地受災,房屋被沖毀,良田被淹沒,百姓傷亡不斷增加,當中損失難以估量!我既是原州知府,這些事情如何處理應對就全是我的責任!無功便是過! 我調至原州,在這里做了十幾年知府,一直沒能往上再走一步。此次天災倘若應對得當,或能在政績上添上一筆,增加上調的機會。但若應對不好,朝中參奏彈劾我的人絕對不會少,原州知府這個位置也多是人盯著! 聞言,崔榮氏更不解,“如此,老爺就更不該發愁了,天災之下無非缺銀缺糧,只要把這兩樣解決好了,上達天聽就是功績,不是更簡單嗎?” “你說的容易,銀子從哪來?糧從哪來?” “糧不夠,可從就近府城借糧、征糧,至于銀子……” 崔榮氏倒了杯百相茶遞過去,眸波晦暗,笑意不明,“原州商會里有名姓的,哪個不是富甲一方?天災國難,他們掏點銀子出來理所應當。 金家是商會會長,這件事情讓他去辦最合適,一來能替老爺分憂,二來他跟各大富賈之間的交情,游說起來也更容易。 他把事兒辦成了最好,功勞是老爺的,百姓感激老爺,得民心。他若辦不成,那便是他的罪,百姓怨在冷血商賈,怪不到老爺頭上?!?/br> 夫妻多年,崔應元怎會猜不出妻子用意,這是要陷金家于兩難。 他擰眉掃她一眼,“還盯著金家百相茶不死心?” “老爺這話說的,什么叫盯著不死心?我還不是為了你?” 崔榮氏嗔道,“百相草大有可為,這么神奇的藥草,我們若能先抓在手里,掙銀子是其次,用來給老爺打點關系才是重中之重。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想身體建朗長命百歲。有百相茶作敲門磚,老爺調回長京亦是遲早的事?!?/br> “你能想到的別人想不到?今日你從金家搶百相茶,明日別人從你手里搶百相茶,百相茶遲早變成燙手山芋,把我們燙出全身血泡!” 這也是他近來特地交好金家,卻沒有直接在百相茶上動心思的原因。 崔榮氏掩唇輕笑,“誰說我們要死攥著百相茶不放了?達官顯貴,對百相茶有心思的,我們雙手將利益送上。老爺只管將此事交由我,我不僅不會讓老爺被燙出渾身血泡,還會用百相茶為老爺籠絡出一張人情網,助你飛黃騰達!” 崔應元慢慢品著百相茶,沒有立刻答話。 崔榮氏也不急,在旁靜靜待著,胸有成竹。 “家有賢妻夫禍少。夫人,你我之間息息相關,莫要給我惹出亂子?!绷季?,這句話在書房里響起。 這是應了。 崔榮氏唇角翹起,“老爺放心,夫妻一體,我豈會給你惹麻煩,等我好消息吧?!?/br> 走出書房,候在外頭的丫鬟立刻撐起傘,不讓雨水打濕夫人衣衫。 崔榮氏走進雨幕,心情極好的伸出掌心承接落下的雨水。 之前苦于老爺不松口,她為了百相茶輾轉不能成眠。 倒是要多謝這場大雨了,有老爺點頭,她行事便少了諸多顧忌。 崔家是官,金家是民。 她要將百相草從金家手里搶過來,易如反掌。 之后把百相草交給弟弟經營,崔家騰云而上,她榮家自然也少不得好處。 百相草,絕對有這樣的前景! 越想,崔榮氏心頭越火熱,已經能預見娘家將來鐘鳴鼎食,夫君身居廟堂前列,崔、榮兩家皆將她敬著重著! 書房里,崔應元重重吐出一口濁氣,視線落在面前堆疊的各地急報,及后執筆準備再寫一封奏折遞往長京。 眼前忽地有黑影一閃。 待崔應元抬頭,書案前已經站了個灰衣人。 年屆三十,長身而立,面容俊朗,周身氣息冷硬凜冽,如同一柄半出鞘的利刃,一動便能傷人。 “你是誰!”崔應元一驚,下意識脫口呼救,便見來人亮出了青龍玉牌。 眼下是白天,即便下著雨,窗外透進來的光也足夠崔應元看清那塊令牌。 上品青玉,四爪盤龍浮雕,玉牌中間刻一“臨”字。 “??!”崔應元臉色登時煞白,幾乎是從書案后爬著出來跪地,“原州知府崔應元,叩見太子殿下!” 在朝為官的,再沒有眼力見,也需識得這塊腰牌! 這是太子殿下百日時,皇上親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