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葉采苓親自上陣,在一旁給她遞同色的紙箋。 “你所指何事?” “就是,大家不止買一錠,反而會一次買三錠,甚至買更多?!毙√K道。 此前葉采苓說要制定規矩,限制顧客所購墨錠數量,她們幾個幫工還覺得古怪。明明是為了提高銷量,怎么反而要限制數量呢。 誰知道銷路一開,買墨的人卻是一日比一日多起來。 直到今日,已經是大排長龍了。 也不乏有人拿著某張溪花箋過來,只說指名要這一張。 鋪子里便會按著林彩夫人此前教的話術,道溪花箋數量有限,她們也不知曉何時能有相同的花箋?,F下都是將花箋打包進墨錠里的。 “這花箋是為了配墨錠方才贈的,客人您回去一定要用用這墨錠?!蹦┝?,幫工們還要再叮囑一番。 因為葉采苓訂購京中的溪花箋的時候,特意囑托過采買的伙計,紙質一定要柔韌且光滑。 因此那批墨錠在這紙箋上書寫的時候,卻是并沒有再出現暈染的情況。 反而與紙箋的顏色搭配巧妙,望著相宜。 有了銷量作為底氣,再見到金陵行會的吳會長的時候,葉采苓笑得極為從容。 吳白羽作為制墨行業的龍頭老大,此前銷售那溪花箋的時候,他便已經得到手下報來的消息。 想了一晌,已經明白這里面的關節,不得不暗嘆葉采苓這一著走的精妙。 她的鋪子看似是銷墨,實則是在銷售這贈品紙箋。 贈品機制又依著人心設計,那墨錠包裝的不透明,恰恰讓買者心有所盼。 還再加一碼,設計了帶暗紋的花箋,讓一部分即使已經購買花箋的人,也想再買些賭賭看,看看自己能否買到暗紋樣式。 因此,軟墨與溪花箋,在閨閣女子之間口耳相傳,又依靠著刻意制造的稀少花色,令眾人趨之若鶩。 此前滯銷的墨錠,現下卻是全數銷售出去了。 這位林夫人,商業頭腦的確是有的。 在商言商。 吳白羽正色看面前的林夫人。 “如此,今年的行會評判,商鋪決計沒有問題?!?/br> 在絕對的實力之下,他此刻的態度已經變得十分有禮。 葉采苓同樣從容地還一禮。 臨行時,吳白羽又謹慎地給葉采苓遞了一句話。 “林夫人,江南這一帶,最近官場不太平。上頭消息靈通,據傳有京中大員要前來查訪?!?/br> “咱們行商的,也要做好迎察的準備?!?/br> 第41章 新寡 “官場不太平……會長所說的, 可是前些日子南陵鳴冤鼓,被敲響之事?” “正是?!?/br> 那事情并不算光彩,說起來要丟本地行商的臉面。 “那, 可是那魏氏一家沉冤昭雪?”葉采苓還要問, 吳會長擺擺手?!傲址蛉讼㈧`通,這其中的門道, 想必你也知曉,我就不便透露了?!?/br> 吳會長眉心皺起一道紋路:“此前金陵的商會便因稅收之事,與上面的人產生過爭執。這次若再查,只怕又有人要遭殃了?!?/br> 他補充道:“林夫人消息靈通,既已知曉內情, 切莫再與他人講了?!?/br> “好, 我知曉分寸?!比~采苓送走吳會長, 長嘆一聲。 那日鳴冤鼓,聲震府堂。 魏氏小女兒,持續擊鼓一連幾個時辰, 冤情積郁, 鮮血淋漓。 非有大冤不至于此。 而這南陵與金陵離得太近了些。南陵經商出現這樣的慘案,而先前金陵也曾出過稅收問題, 兩城又同在江南府下。 京中不會坐視不理,必然會徹查此事。 她回顧了一下自己在京中認識的人,覺得以他們的職位, 大抵都會留在京城。 她稍稍放下心來。 * 京中巡按組來的那一日, 府衙大堂里早早地便立滿了人。 左右各上了儀仗扇,那是平日里極為少見的陳設。 眾人低著頭, 平日里再張揚肆意,此刻也盡數斂回了。都在默默地等著廳上主官到齊。 商會一行人到的時候, 見到的正是這樣的情況。 金陵知州讓他們在此靜候,若大員想了解金陵行會,便由他們做些講解。 吳會長對葉采苓低聲道:“我們大抵是來湊數的,這次牽扯頗深的,大概是酒行,與我們墨行倒是無關?!?/br> 卻見一位小吏匆匆地進了廳。只道:“咱們府臺一早便去了橫定驛。大家在此歇息片刻。若是巡按組傳喚,我再通報于諸位?!?/br> 葉采苓心里輕笑一聲。江南這一帶迎來送往頻繁,各地官員早已習慣早早地便去驛站,以第一時間迎接檢查的車駕。 都是官場老油條了,橫定驛距這金陵城有三十里,也要跑去,以顯示自己的忠心。 此時,驛站外。 那位京中大員在官轎里并未下轎,一雙眼睛涼涼地望著橫定驛外的人群。 “云白,這是何處?” “回主子的話,這是橫定驛。離南陵城十里,金陵城尚有三十里?!痹瓢椎?。 “三十里?難為他們?!?/br> 外面迎接的官員見到車隊停了,他們要迎接的吏部尚書卻遲遲不下轎。嘀咕了一番。不多時自有人過來,吏部侍郎出去,卻是揣摩著上司的意圖,語氣不冷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