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宿主:不哄男神遭雷劈、引誘學生的老師(純百gl高H)、全民偶像之女配有毒、真探大用、折桂(1v1 先婚后愛 H)、供奉的身體,記錄的日子、對面鄰居不拉窗簾(現代 1V1)、潰癰(強劇情,rou渣)、無限流:救世主他撂挑子不干了、詭異降臨怪談倒欠我八個億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紈發動了。 她連生孩子都沒有大動干戈,大聲哭喊,因為她知道,賈珠死了,娘家人不在,她便是流干了眼淚,也沒人會心疼她,她咬著一塊毛巾,苦熬了一個晝夜,最后生下了一個男孩。當她在孩子洪亮的哭聲中聽到穩婆說:“恭喜大奶奶,是個小少爺”的時候,她才安下心來,昏睡過去,眼角卻是無聲地流下淚來。 第207章 很少有人會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這個孩子的降生給賈家又添了一重喜氣,大家都說這孩子這個時候生下來,是沾了伯父的文氣, 將來定然是會有出息的。 賈政別看自詡是讀書人,卻挺相信這些,就像是當初賈寶玉抓周抓到了胭脂一樣, 就覺得賈寶玉以后肯定是個好色之徒。如今孫子生下來的時候剛好賈瑚高中二甲進士,可見這孩子也有幾分運道。當下就給這孩子取名為賈蘭, 用的是《世說新語》里“譬如芝蘭桂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的典故, 可見他對這個孫子的期待之情。 賈史氏也挺高興,畢竟, 她如今算是正經的四世同堂了,這不是隔壁府里賈蓉賈薔, 他們說是重孫輩, 其實跟賈史氏是沒什么血緣關系的,賈蘭才是正經的重孫。因此, 賈史氏不光是從私庫里頭給李紈和賈蘭都賞了不少好東西,還又給李紈增加了十兩銀子的月錢,作為她撫養孩子的開支。 王氏瞧見婆婆和丈夫都這般歡喜,雖說心里頭有些不樂意,但還是硬著頭皮也賞了李紈一柄如意, 然后又給了賈蘭一套的金項圈和手鐲腳鐲,也算是大出血了一把。好在rou爛在鍋里,王氏也沒太心疼。府里頭其他長輩也各有賞賜, 因為憐惜李紈的緣故,給的都是好東西。 連著賈敏也給李紈母子送了一份賀禮, 主要也是金銀器。畢竟賈珠沒了,以后二房未必會越過寶玉叫賈蘭繼承二房的產業,如此,還是真金白銀更實惠一些,也能叫李紈多一些底氣。 反倒是財大氣粗的薛家,就給了幾匹料子,還有一對銀手鐲和幾樣玩具,其他的便沒了。 賈瑚當日與賈珠之間兄弟感情也不差,如今賈珠過世,他這個做大伯子的不好明目張膽關照弟妹和侄子,只得私底下托付了佳婉。作為平輩,佳婉其實也挺可憐李紈的,因為李紈母子要給賈珠守孝,所以,無論是洗三還是滿月,甚至是百日周歲都是不能大辦的,但甭管人家辦不辦,佳婉也都分別準備了禮物,同樣也都是金項圈金手鐲金鈴鐺之類的東西,僅比張氏給的略低一些。 李紈收到這些,心里感激的同時不免又沉甸甸的,正經的長輩也就罷了,但是其他那些,都是情分,都要還的。只是這些一個個都是身份尊貴,又有什么地方用得著他們母子的呢? 只是,李紈這邊生下了一個兒子,哪怕沒人催佳婉,但是佳婉也有些著急起來。 尤其,賈家那邊還沒人開口,佳婉回王府的時候,無論是周氏還是黃氏,都要旁敲側擊一番,叫佳婉煩不勝煩。跟兩個meimei又不好說這些,畢竟兩個meimei還是沒成婚的人,這時候說這些,沒得叫她們恐婚。因此只分享了一些府里的趣事,便又去正院跟顧曉說話。 佳婉原本怕顧曉也念叨她,哪知道在正院那邊吃著茶,顧曉壓根不提這事,只是笑道:“前兒個聽到消息,說是海外的船已經回來了,你兩個兄弟叫人送了一些東西回來,過幾日就能送到。倒是報信的人先一并帶了幾匣子的寶石回來,我瞧著不錯,之前專門給你留了一匣子,正好你回來,可以帶回去做首飾!” 佳婉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那邊竟然還有寶石嗎?我之前只聽說那邊有黃金!首飾什么的,我也不缺,不如留給兩個meimei吧,多做些首飾,給她們做嫁妝?!?/br> 顧曉笑道:“這是什么話,她們是府里的姑娘,你就不是嗎?有她們的,自然也有你的!你要是這幾天不回來,我也得叫人送過去!而且她們的心思你也知道,以后真去了那里,好東西多著呢!聽聞他們還發現了一座玉石礦,還開采出了兩個巨型的玉石,只是太大太重,沒法運回來,準備先雕琢一番,然后再隨船送回來獻給圣上!” 佳婉忍不住驚嘆一聲,有點想象不出來,連船都沒法運回來的巨型玉石會是什么樣子,一定非常壯觀吧! 然后顧曉就叫人拿了個描金匣子過來,打開上頭的搭扣,就露出里面已經經過初步打磨的寶石出來,匣子分了格,按照種類和色澤分類,色澤勻凈,都是上品,佳婉一眼就看中了那滿滿一格的粉紅色碧璽,頓時喜道:“這個顏色好,我之前才裁了一件衣裳,想要配桃花簪的,但是之前的桃花簪用的是紅玉,卻是沒這個鮮亮!這個不光是能做桃花簪,還能做幾對耳墜子,嗯,我還想要一個手串!”也虧得格子里碧璽不少,要不然她這么分派下去,都要不夠用了! 說著,她親昵地坐到顧曉身邊,笑道:“還是母妃疼我,有什么好東西都想著我!” 顧曉笑道:“你們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正是要好好打扮的年紀,等著回頭像我一樣,都燒糊了的卷子了,還想要打扮,不太晚了嗎?” “母妃才不老呢!”佳婉忙說道,“若是叫外頭人看到母妃,誰不說母妃看起來才二十來歲光景,就跟我jiejie一樣!” 顧曉只是一笑,她也喜歡打扮啊,但是老實說,她卻不是很喜歡頭上戴太多東西,這年頭都是真金白銀,寶石也都是實實在在的,一套頭面好幾斤是正常cao作,戴在頭上都扯得頭皮疼,戴久了,顧曉都覺得自己頸椎都得跟著出毛病。所以,平常的時候,顧曉的首飾都是以輕便為主,倒是叫佳婉誤會了,還以為顧曉是因為守寡的緣故,不好穿得鮮亮,琢磨著自己回去叫人做幾樣適合母妃的首飾送給母妃才行。 說了一會兒穿著打扮的事情,顧曉就笑著問道:“瑚哥兒已經考上了進士,接下來是個什么打算?準備入翰林院嗎?” 佳婉搖了搖頭,說道:“他倒是不想進翰林院,而是想要進六部做個事務官!” 顧曉點了點頭,翰林固然清貴,但對于賈家來說,其實也就那樣,想要熬出來也不容易,當年的賈敬就是前車之鑒。哪怕如今賈家算是半只腳踏入了文官的門檻,賈瑚又是張家的外孫,但是賈赦還是勛貴武將,說不得翰林院那邊又得先搞點冷暴力出來看看賈瑚的成色。 但問題是,賈瑚這輩子順風順水,外家雖說只剩下一個名頭,但榮國府即便不如當年,也沒落了威風,妻族更是王府郡主,兩個大小舅子以后就是一國之主,干什么要先去受氣?反倒是做了事務官,比較容易積累經驗和功勞,日后無論是外放還是往上升,都是條不錯的路子。尤其,賈瑚這樣的身份,還不怕別人吞了他的功勞,很容易就能露臉。 顧曉對于官場上的事情也就是道聽途說,顧家那邊隆安侯府因為爵位的問題,幾代人最多只是考到舉人便止步,顧家族里雖說也有考上進士的,但也就是一開始就外放了,沒多少選擇的余地。所以,對于各個崗位升遷的路線也搞不明白,但是既然賈瑚已經選好了,可見他們家里也已經達成了一致,她這個便宜丈母娘便不用插嘴了。 因此,顧曉說道:“瑚哥兒倒是個肯腳踏實地的,倒是你,以后也是官太太了,別的不說,內宅的一些交際也別都推給你婆婆,你這個郡主的身份有利有弊,好的是沒人敢當面給你什么難堪,壞的就是很多時候,一些場合只怕大家都不敢邀請你了!所以,你得心里有數才行!” 佳婉還沒想到這一重上,主要是賈家這邊,往來的圈子幾乎都是勛貴,她這個做兒媳婦的,正常露個面就行,幾乎不需要她做些什么,但如今她卻是要頂上去了,面對的卻會是同樣中低層官員家的女眷,這就叫她有些無所適從。 顧曉笑道:“這種事情,我也沒怎么經歷過,卻是教不了你什么。但是你們家那位姑太太,當初也是經歷過這一回的,她原本是國公府的小姐,剛嫁到林家的時候,那位林大人也就是個翰林修撰,你該跟她討教一番才是!” 佳婉頓時來了興趣,她是挺喜歡賈敏母女的,賈敏雖說為人婦多年,但即便是賈寶玉,也得承認,賈敏身上并沒有那種世俗到市儈的氣息,她是個極為靈秀敏銳的人,為人寬厚,言辭很多時候也挺有趣,跟她們這些小輩相處起來,并不拿大,叫人愿意多親近。 “林姑母的確是好的,要不然也生不出林meimei那樣的!母妃你是不知道,林meimei雖說年紀小,但是氣度非比尋常,怎么說呢,天然就有一種仙氣,生怕你吹的氣大一點,人就飛走了一般!不過,平時說話也挺有趣,口齒伶俐,還聰明得很,按照瑚哥兒的意思,她但凡是個男子,定然是遠近聞名的神童!”佳婉之前見識過幾個女孩子寫詩作詞之后,已經成了個林吹,這會兒可勁在顧曉面前給黛玉說好話,又遺憾道,“可惜年紀小了些,要不然我非跟母妃替末兒做這個媒不可!” 顧曉笑道:“你之前也說了,那是個纖弱的女孩子,你弟弟人在海外,那位林姑娘可吃得了遠赴重洋的苦?”顧曉也喜歡黛玉,但是這種喜歡是帶著一點距離的,若是真成了自己家里的人,反倒是叫顧曉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佳婉忙說道:“那是之前,要我說,林meimei這身體說是纖弱,其實如今也好多了!何太醫是真的厲害,之前聽說林meimei在揚州的時候換季都有咳疾,如今也好了,一年到頭也少有尋醫請藥的時候,除了看起來體格纖細,實際上早就大好了!” 顧曉不免欣然:“這倒是一件好事,那以前大概也就是母胎里頭略有些不足罷了!你啊,看來是真喜歡這個小姑子,要不然,怎地我一句話,倒引出你這些來!” 佳婉笑道:“可不是嘛,其實我瞧著,林meimei似乎跟三妹有些相似,都是那種風流裊娜的品格,唉,這么好的女孩子,真想弄到自己家里來!” 顧曉笑道:“你都這般想,焉知你婆家那邊不這樣想?” 佳婉搖了搖頭,說道:“這我倒是不知道。我婆婆那邊,似乎有意給璉二叔選個清貴文官家的女兒,如今正相看著呢,林meimei終究年紀小了點!至于二房那邊……”佳婉露出一點輕鄙來。 “見過我那位妯娌過的什么日子,我就不信林姑母會肯將女兒嫁回來!更別說,二房那邊,那真的是一言難盡!”佳婉以前對賈家知道得不多,關注的就是大房的情況,如今嫁過去這么久,了解得多了,對二房那真的是嘆為觀止,賈政是個自卑又自傲的,偏生頗為無能,他就適合找個清水衙門蹲著,在工部這樣的地方,純粹是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 然后就是賈政這樣的廢物,配上了王氏這樣的蠢材! 沒錯,在佳婉心里,這位二嬸子是真的很蠢,永遠搞不清楚重點,永遠看不清楚形勢。起碼給賈珠娶李紈,那絕對是賈政這輩子做出來的最正確的決定。賈珠有這樣的岳家,某種意義上就拉平了賈瑚有張家這樣外家的優勢。結果呢,賈政又不管內宅的事情,李紈直接落到了王氏手里。 王氏就是個俗人,只喜歡真金白銀的嫁妝,看不到這門婚事背后給賈珠帶來的隱形的好處,反倒是磋磨兒媳婦很有一套。這下好了,幾方共同的“努力”下,賈珠沒了!王氏不知道反思,居然愈發對兒媳婦不滿意了!以至于連親孫子都不聞不問,著實叫人難以理解。 這也罷了,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她對賈珠各種控制,到了賈寶玉這里,居然就撒手不管了! 哪怕佳婉還沒有孩子,也理解不了王氏到底是個什么心態。 顧曉聽了,不由一笑,但凡是賈敏和林如海有一個人活著,黛玉也落不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地步。如今賈敏就在家里呢,誰敢不將黛玉當回事,賈敏能帶著人扇掉對方的狗頭! 王氏當初就跟賈敏姑嫂關系不睦,還指望賈敏肯將女兒嫁給賈寶玉?做夢吧! 顧曉笑道:“之前聽你說什么金玉良緣,如今怎么樣了?到底定下來沒有?” 佳婉一聽這話,都樂了:“母妃,你是不知道,合著到現在,都是我那二嬸姐妹兩個自說自話呢!倒是那個寶姑娘,真將自己當做未來寶二奶奶了,沒事就往那邊跑,還管東管西的,差點都將人嚇跑了!” “你覺得這事能不能成???”雖說原著里頭賈寶玉是娶了薛寶釵的,但是那會兒賈家是個什么光景,如今又是什么光景,就王氏姐妹兩個剃頭挑子一頭熱,甚至,王氏看中的其實也不是薛寶釵這個人,而是薛家的萬貫家財,這就有點坑了! 指不定回頭薛家被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最后在賈寶玉那里只撈到個姨娘的位置,那才叫是有意思呢! 聽到顧曉這么問,佳婉其實也好奇,不過她還是說道:“我覺得,只要家里老太太還在,這門婚事是成不了的!那位寶姑娘比寶玉大三歲呢,寶玉拖得起,她拖得起嗎?但要是老太太不在,二房分出去了,那就說不準了!畢竟二房其實如今情況也尷尬,寶玉雖說人不壞,但是在外頭人看起來,就是個沒什么出息的,一般好人家誰肯將家里女兒嫁給他,到時候說不得就便宜那位寶姑娘了!” “其實那位寶姑娘,怎么算,我也是覺得配不上寶玉的!”佳婉自個也不是什么有雄心壯志的,賈寶玉不求上進,對于佳婉來說,也不是什么十惡不赦的毛病,因此,她便說道,“別的也就罷了,那位寶姑娘一看就是個心高的,如今無非就是因為寶玉是她能夠得上的最好的,才搞出了這什么金玉良緣出來,要是她能夠得著更好的,才不會像是現在這樣呢!這等性格,便是以后真的成婚了,我怕也是長久不了!更別說她還有那么個混不吝的哥哥,前些日子居然跟人爭風吃醋還被打了一頓!原本怕丟人,縮在家里老實了一陣子,如今竟是又出去花天酒地了!” 說到這里,佳婉都有些嫌惡起來,這薛家勉強也算是自家親戚,結果薛蟠這等親戚,多提兩次,都覺得臟了嘴! 顧曉好奇道:“你們家那位老太太就沒想著要將薛家攆出去?” 佳婉想到這里,笑道:“怎么沒想,就是說不出來罷了!當初留人的時候,也沒想到薛家就這么賴著不走了!他們之前說什么沒有修繕房屋,結果這都住進來這么久了,也不見他們有什么動作!我看啊,除非那位寶姑娘的事情定下來,否則啊,薛家肯定就這么賴著了!” 顧曉琢磨了一下,問道:“那位薛姑娘,年紀也不小了吧!” 佳婉低頭算了算,說道:“嗯,明年也就是及笄之年了!要不然怎么急呢,婚事再不定下來,那可就是老姑娘了!”佳婉這樣的身份,便是婚事訂的晚,也是無妨,但像是薛寶釵這樣的,最珍貴的除了嫁妝,就是青春了!到時候所謂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說得就是她了! 顧曉心里卻是笑道,薛家耐心大著呢,寧愿讓薛寶釵熬成老姑娘,也不肯就此放棄。 佳婉在顧曉這里分享了一下婆家的事情之后,心里也算是松快了些,但臨走的時候還是有些忍不住,有些吞吞吐吐說道:“母妃,那個,姨娘那邊問孩子的事情,我如今卻是有些害怕!” 顧曉聽了,笑道:“你且還年輕呢,急什么!難不成是瑚哥兒著急了?” 佳婉忙說道:“瑚哥兒也沒說著急!” 顧曉直接說道:“誰要是跟你說這些有的沒的,你就叫她找瑚哥兒去!這等事情,才是真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呢!瑚哥兒之前忙著讀書,自然要修生養性,之后順其自然便是了!平時又不是沒有太醫給你請平安脈,都說你身體沒問題,既然如此,還有什么好擔心的!你別被人催得亂了方寸,去吃什么湯藥,沒得沒事反而吃出事來!” 見顧曉這般,佳婉松了口氣,又忍不住靠在顧曉身上,輕聲說道:“母妃,你真好!” 顧曉笑道:“我是你母親,自然都是偏著你,這人生在世,難道就是為了什么孩子不成!別說你們現在還年輕,便是兩人年紀大了,還一直無子,我也是站在你這邊的!你們這樣的身份,難不成還怕什么無人奉養不成?便是怕什么斷了香火,等著年紀大了,從璉哥兒那一房過繼一個便是了!這有什么好擔心的!要是瑚哥兒有什么想頭,大不了就和離,你覺得在京城待著不舒心,就去海外找你兩個兄弟去!總之,萬事只要你舒心就可!” 聽顧曉說到這個份上,佳婉愈發感念起來,只恨自己不是顧曉親生的,又摟住顧曉的胳膊撒了一會兒嬌,只哄得顧曉眉開眼笑:“你個丫頭,這嫁了人,反倒是愈發嬌嬌起來,是不是又看上我這邊什么好東西了?我可跟你說,想都別想,給了你,你兩個meimei鐵定也要,幾次下來,我私房再多,也要被你們掏空了!” 聽著顧曉這般玩笑,佳婉也是笑道:“母妃心疼我們幾個女兒,指頭縫里賞我們一些就行了,回頭啊,我們一起孝順母妃!” “你們一個個好好的,就是對母妃最大的孝順了!”顧曉笑著撫了撫佳婉的背,溫言說道,“好孩子,別聽人家說什么嫁出去了,就是旁人家的人了,你一輩子都是咱們王府的大姑娘,有什么不順心的地方,盡管回來跟我說,大不了我寫信叫你兩個兄弟回來給你撐腰!” 佳婉嘴上答應著,心里卻是有些發酸,哪怕這只是一句場面話,她也認了!畢竟,許多人家,連個場面話都不會說呢,只會叫孩子忍著,說什么男人都是這樣的話,委實叫人堵心。 只是再如何留戀,這會兒也不早了,她之前出門的時候也沒說要在娘家留宿,因此,這會兒也該趕回去。顧曉又早就幫她準備了一些送給婆家那些長輩妯娌小姑子的東西,叫她一并帶回去,只教她竟是有些羞愧起來。 第208章 佳婉感懷于自己真的是一個閨女半個賊, 還沒怎么孝順長輩呢,每次一回來,都是大包小包往回帶, 便是不回去,王府有什么好東西,也會送到榮國府。也正是因為如此, 大家才愈發不敢小瞧了佳婉。 像是李紈就比較倒霉,但凡李家有人在京城, 三五不時地叫人來走動走動,也不至于變成后來的樣子。偏生李守中前腳剛嫁了女兒, 后腳就外放了。李紈孤立無援,不只能任由王氏磋磨嗎? 佳婉帶回去給幾個長輩平輩乃至小輩的東西, 就不是什么只是經過初步打磨的寶石了,而是成品。給賈史氏的是一尊楊柳觀音, 給張氏、徐氏還有王氏的也是類似的東西, 據說是在泉州那邊寺廟里面開過光的,然后給王熙鳳和李紈的, 一個是一對寶石花釵,一個是一對青玉短釵,倒是給幾個小姑子的,就是碧璽做的手串。 碧璽原本不是中原原產的寶石,也就是近些年才真正流行起來的, 但因為都是舶來品,市面上并不多見。這玩意美洲那邊多得很,尤其是南美, 一度以噸為單位對外出口。北美那邊雖說不至于這般豪橫,但這次, 出去的人也發現了一座碧璽礦,就開采了出來,準備作為日后的主打產品之一。 畢竟,皮毛這種東西,聽起來市場不小,但中原素來講究不竭澤而漁,而且,他們也沒這個閑工夫專門去捕捉河貍還有其他獵物,跟原住民交易的話,也有些麻煩。畢竟原住民都是以部落的形式散落在各地,西海岸這邊能夠遇到的部落也不是很多,人口數量也不是很大,大家過來又不是光為了做買賣,而是要開國的,以后許多資源就是自家的,自然不能光顧著眼前利益。 反倒是這些寶石什么的,不能吃不能喝的,不占太多地方,還更能賣得出價錢來,豈不是好? 除此之外,他們還準備做人參的生意,其實也就是后世的西洋參。他們開墾土地的時候發現了不少這玩意,隨行的大夫研究了一番,發現這也是人參的一種,只是跟人參的溫補不同,這卻是補而不燥,對于一些不適合溫補的人來說,就是好東西了,可以補氣養陰、清熱生津。 因此,他們直接給這種人參取名為涼參,先選了一些,準備進貢給太上皇和圣上,這兩位只要用上了,那么下邊自然也會跟上,那會兒就是賺錢的時候了。 顧曉這次也跟著得了兩匣子所謂的涼參,但她暫時還沒用上。畢竟,她身體一直很好,這玩意到底適不適合她如今的身體癥狀,還是得讓太醫先看過再說。 因此,這次給佳婉準備禮物,顧曉也就沒有加入涼參,免得回頭他們以為是人參,用錯了,那可就不妙了! 總之,對于出海的那些人來說,都覺得這次是出來對了! 那些原住民委實不堪一擊,他們過去之后沒多久,就已經吞并了兩個大部落,好幾個小部落。 因為大家長得比較像的緣故,徒嘉珩徒嘉鈺他們又鼓吹這些原住民本來就是中原當年殷商時候遺民的后代,大家同根同種,如今就是一家人。還從史書上找出了一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記載,證明原住民的許多文化就是殷商時候的文化。 加上漢人融合其他民族的經驗實在是太豐富了,因此,這些原住民從一開始的半信半疑,到后來已經是徹底相信了這件事。 畢竟,要不是原本就是一家人,人家戰士數量那么多,武力那么強大,直接殺過來讓他們變成奴隸就行了,何必還要教他們先進的耕種畜牧技術?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尤其,移民們帶來的東西實在是太香了。 原住民有的時候還處在游牧的狀態,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美洲這邊的山脈是南北方向的,而不是東西方向,到了冬天根本擋不住北極吹來的寒風,然后夏天的時候還經常會遇到颶風,自然災害真的是比較頻繁。 可是移民們很多就是來自東南沿海臺風頻發的地方,對于颶風這玩意,實在是太熟悉了,這不就是臺風的一種嗎?他們很是熟練地開挖地基,開采石頭,燒制青磚或者是紅磚,然后造起了又寬敞又舒適的房子,屋頂造成角度比較低的雙坡屋面,短檐高脊,再在瓦片上壓上磚石,首尾相連,防止瓦片被吹飛,可以最大程度上抵御臺風的傷害。 屋里面又直接建造火炕,如此,冬天的時候,便是寒潮來臨,也不會受凍。 總之,第一個冬天過去,原本還有些不甘心的原住民如今徹底服氣了!甚至還開始積極出言獻策,幫著移民征討其他部落。 而徒嘉珩和徒嘉鈺末兒三個人雖說還在一起,但已經預備著劃分地盤了。 大家準備先找一個地方為中心,然后各自建城,之后各自選一個方向往外擴張。 徒嘉珩選擇了往東,徒嘉鈺琢磨了一下,選擇了往北,而末兒呢,選擇了往南。往東會遇上已經開始移民的西洋人,往北略好一點,但北邊氣候比較糟糕,一年里頭有半年是冬天,末兒雖說是得到了個看似簡單模式,但南邊其實也未必如何太平,那邊西洋人數量也不少。 顧曉還不知道這些,但是船隊帶回來的東西剛剛到了東南港口,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之前大家都是跟原住民做生意,南美或者說中美洲還好,北美這邊原住民壓根沒多少生產能力,那邊因為氣候和環境的緣故,農業生產很粗陋,還處在刀耕火種的時代,育種技術也很差,明明有著很有潛力的糧食作物,但是他們對那幾種高產作物的馴化程度甚至還比不上大航海開啟之后流傳出去那一百年。起碼那幾種作物引入到中原之后,已經成為了中原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