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延安伯呸了一聲:“你想去大理寺,然后讓你的那些死士把你救出去?想得美!” 話音未落,定國公忽然揚手,一支袖箭疾射而出! 誰也沒想到定國公竟然在身上藏著暗器,柳山河根本來不及躲閃,那支袖箭便射進了他的咽喉。 這一切來得太快,快到就連一直站在定國公身邊的延安伯也沒有反應過來。 這是怎么回事? 定國公為何會殺了柳山河? 他們之前商議的時候,不就是要趁著這個機會鬧一鬧嗎? 自從到了金陵,勛貴們的風光雖然還在,可是卻大不如前。 皇帝重用青州的老班底,曾經在京城不可一勢的勛貴們,只能在朝堂上當木頭樁子,已經沒有了話語權。 延安伯便是其中之一。 自從延安伯府鬧出丑聞之后,他的老臉便丟盡了。 他連出門遛鳥都要被人嘲笑。 來了金陵,這種局面不但沒有改變,反而還比不上京城。 延安伯郁悶得想要撞墻了。 所以今天下了早朝,定國公和他商量,說要讓柳山河出出丑,在趁機和皇帝講講條件,延安伯想都沒想,便一口應下。 是的,皇位上的人只要是姓周的,只要不會影響到他的爵位,在延安伯看來全都一樣,他的那些慷慨陳辭,連他自己都不信。 今上不是太祖的種,那關他屁事,哪怕不是太祖的種,那也是周家人。 現在傳出丑聞,這不是更好嗎? 至于柳山河,延安伯早就看他不順眼了,若能趁機讓這老小子靠邊站,當然是一件好事。 在這一刻之前,延安伯一直以為他是今天這場大戲的主角。 所以他一直都在賣力地表現。 只是延安伯萬萬沒想到,定國公不但出手,而且一出手就殺了柳山河。 延安伯雖然混不吝,可畢竟是在皇城里長大的,眼前的一切,他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被定國公利用了,這場戲,定國公才是主角。 柳山河的身體晃了晃,但倒在地上。 皇帝驚恐地望著這一切,他看向定國公:“你,你與何苒勾結?” 定國公冷然一笑:“何苒?” 皇帝明白了,定國公背后的人不是何苒,很可能,他背后就沒有人。 “荊文廣,你想造反?” 定國公搖搖頭:“請陛下即刻下罪己書,平復民憤?!?/br> 皇帝一怔,定國公竟然不是讓他讓位,而是讓他下罪己書? 難道定國公要的不是皇位? 皇帝心中起疑,但他更知道,此時此刻已經由不得他了。 當務之急,是要保住性命。 既然定國公讓他下罪己書,那就是還不想讓他死。 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 “好,朕寫?!?/br> 夏公公走過來侍候筆墨,皇帝提筆想了想,便寫了起來。 屋內一片靜寂,落針可聞。 延安伯心中驚濤駭浪,他偷眼看向定國公,見定國公神情平靜,但眉宇間的自信,卻讓延安伯心中更加驚懼。 和自己相比,定國公才是有備而來。 今天的一切,全大人,以及朝堂之上那些義無反顧的朝臣,還有皇宮外面聚集的官員,以及呼天搶地大哭特哭的宗室們。 是了,他可真蠢,他竟然以為這些人是自發而來。 狗屁的自發,這些人都是定國公召集來的,定國公在下一盤大棋! 延安伯壓低聲音,對定國公說道:“你真沒與何苒合作?” 定國公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聲音低到只有他們二人能夠聽到:“我會與何苒合作?” 延安伯一頭霧水,定國公這是幾個意思,他到底有沒有與何苒合作? 不過,延安伯還是覺得,定國公是不會與何苒合作的。 沒有原因,就是直覺。 皇帝的罪己詔終定寫好,定國公接過來看了看,還算滿意。 他看著皇帝在詔書上蓋上玉璽,定國公這才對夏公公說道:“陛下累了,從今天開始,就勞煩夏公公多費心,貼身照顧陛下吧?!?/br> 這就是要軟禁的意思了。 皇帝張張嘴,想說什么,可是看到還躺在地上的柳山河,他最終什么都沒有說。 皇帝回了自己的寢宮,寢宮外面,蘇世隆率領金吾衛把守,從這一天開始,皇帝便只能留在寢宮之中。 罪己詔一出,百姓們的情緒果然暫時安定下來,定國公回到府里,直接進了書房。 國公夫人并不知道宮里發生的事,但是今天金陵并不太平,外面的消息時不時會傳進她的耳中,她隱隱猜出這一切都和丈夫有關。 看著花瓶里開始枯萎的花枝,目光漸漸沒有了焦距。 直到深夜,定國公才回到內宅,便看到國公夫人沒有睡,還在等著他。 他正要說什么,便聽到國公夫人說道:“你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惠山郡主吧,這么多年了,你還沒有放下?” 定國公怔住,這種被人戳中心事的感覺并不太好。 他默默坐下,語氣淡淡:“你不要胡思亂想?!?/br> 國公夫人自嘲一笑:“若是知道你與她有情,當年我決不會嫁給你?!?/br> 當年,她也是直到成親多年之后,才知道原來這個一向與自己淡然相處的男人,竟然一直愛慕著另一個女人。 惠山郡主,先太子之女,一個早已死去的人。 但是國公夫人知道,惠山郡主并沒有死。 先太子去世時,惠山和眉山兩位郡主都還在襁褓之中,她們并沒有被養在深宮之中,而是被送到了慈恩寺,是慈恩寺的女尼們把她們撫養長大。 少女時期的惠山郡主與年少的定國公相遇,兩人有了一段情。 但是命中注定,惠山郡主是不可能許配給權貴之家的。 在遠嫁的路上,定國公設下計策,準備金蟬脫殼,李代桃僵,救出惠山郡主,可是卻沒有想到,他的計策卻被柳山河破壞,柳山河派人搶走了惠山郡主,并且還讓惠山郡主懷上了他的孩子。 十幾年來,定國公每每想起此事,都會心如刀割。 國公夫人無數次聽到他在夢中嘶吼。 國公夫人凄然一笑:“一定有人懷疑你與何苒合謀吧,其實他們都想錯了,你怎么會看得上何苒呢,在你心里,只有她。 我真想見見她,她何德何能,能令一文一武兩位朝中大員為她神魂顛倒?” 這也是國公夫人一直都想不通的。 她雖然沒有見過惠山郡主,但也從很多人口中得知,惠山郡主只是中人之姿,算不上美人。 無論柳山河還是定國公,什么美人沒有見過? 若是因為權勢,那更是大可不必,惠山郡主雖然出身高貴,可是先太子早就死了,且,死得那樣不堪,惠山郡主和她的姐妹,還能活著長大已是恩賜。 第351章 佯攻 雖然是在行軍途中,但是在送出三盆狗血之后,何苒一直在關注金陵的情況。 金陵城沒有令她失望,果然亂起來了。 而且躲在幕后的人也終于現身。 從上一次何苒查抄皇帝與錢家的資產開始,何苒便感覺到有一只無形的手探進局中。 可惜驚鴻樓在金陵城中的釘子一直沒能查出這個隱于幕后的人。 何苒決定將皇室丑聞公布于世時,便猜到一定有人會利用這件事改動朝局。 只是何苒沒有想到,這人會是定國公。 前世,她對定國公府的印象是很好的。 大多勛貴現在還是第二代,比如延安伯府,也只有定國公府和武安侯府是第三代。 第一代武安侯名叫陸青安,他是李錦繡的公爹,陸屏南的祖父。 陸青安早年落草為寇,打劫一個商隊,并將商隊里的武師抓到山上,老定國公荊大山便在其中。 陸青安器重荊大山,給了他一個山頭,后來二人又一起投奔周池,立下汗馬功勞。 荊大山雖然出身草莽,卻娶了一位出身世家的妻子,這便是孟老太君。 孟老太君現在還活著,已經九十多歲。 從荊大山開始,荊家高娶便成了家規。 荊家的媳婦全部都是出身名門望族的嫡女。 俗話說好妻旺三代,荊家的子弟文武雙全,在開國勛貴中都是出類拔萃的。 自立朝以來,無論龍椅上坐著的是哪一位皇帝,定國公府都能穩如泰山,游刃有余。 何苒想到這些,微微瞇起眼睛,定國公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殺柳山河,幽禁皇帝,顯然早有準備,就是不知道下一步,他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