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啟稟公主,司命大人暗戀你、春離、怪?。ㄐ@產奶1V1 軟調教)、品香
說罷,他松開了些蕭元寶,卻又不教人完全脫離懷抱,如此虛摟著他的腰,讓他看著自己。 “小寶,待著這頭的事情料理妥當,一切都穩定下來?!?/br> “來年百花盛開,春和景明時,我們便成親吧。好不好?” 蕭元寶聞言,微微一怔。 雖是知曉有婚約的存在已然多時了,可真正的說成親卻是兩碼事。 他此行前來京城,也是帶著他爹給的任務的,便是探探祁北南的口風,看他想甚么時候成婚。 路上他閑散得無事,便想些有的沒的。 想了許多說辭,可也沒想出一個對薄面皮十分友善的由頭來。 這幾日又受京都的繁華,中榜的喜悅沖的飄忽忘情,早把探口風的事情拋到九霄外了。 倒是不想,到底還是祁北南自行先開了口。 蕭元寶沒甚么準備,祁北南說的突然,可心頭的驚喜是不作假的,但又不好意思表現出來。 他微垂著眸子,躲開了祁北南灼灼的目光,輕輕點了點頭。 想想又覺著不夠鄭重,怕教祁北南覺得他很勉強,復又張口:“好?!?/br> 春月里暖和,成親是極好的。 而且,他也想和他成親,從住在一個屋檐下,變成睡在一張塌上。 心中萌生出這樣的想法,他一怔,旋即一張臉又紅又燙。 祁北南說要成親他沒覺得多害臊,倒是教他自個兒的想法給臊著了。 “不過,不過也得先告訴爹爹一聲?!?/br> 蕭元寶心虛,言著旁的來抵消心頭的臊:“要教他也答應了才行?!?/br> 祁北南一笑,見他愿意答的歡喜,心中無比充盈。 昔年,他于亡故父母的掛念,于情愛的所有寄托都放在了這個未曾蒙面而有了婚約的小哥兒身上。 他只記得,初次見他的時候,即便是他并不多光彩照人,可他就是喜歡的。 前世他也問過他,愿不愿意和他成親,他也答愿意。 不過不同的是,彼時他覺著蕭元寶是出于沒有更多選擇的愿意; 那時候他性子內斂怯弱,都不敢看他,也不敢與他多說話。 或許他愿意,是因著有個機會離開秦氏把持著的家。 而今,是他深思熟慮后的愿意,兩者結果相同,可意義卻大不相同。 倒也不是他吹毛求疵,只是對于蕭元寶,他總也會思多想多,變得不沉穩起來。 就好似他此時還問:“這是自然。不過要是蕭叔不答應怎么辦?” “爹爹那么喜歡哥哥,怎會有不答應的道理。如今哥哥中了貢士,他只有更喜歡的?!?/br> 祁北南癡纏著說:“那假使他就是不愿意呢,你會怎么做?” 蕭元寶眸子發圓,堂堂一甲貢士,預定的進士大相公,怎能問出這般幼稚孩子氣的話來。 不過倒也不是頭次見識了,不會再覺著是教鬼上了身。 他道:“爹爹不愿意哥哥就去讓他愿意啊,又不是我不愿意,作何還要問我怎麼做。怎么做都好,左右是做不出來無媒無聘,攜帶細軟與人私奔的事情來?!?/br> 祁北南笑容變盛,他捏了捏蕭元寶的臉,怎么捏怎么可愛。 “我們小寶長大了,不好騙了?!?/br> 蕭元寶長開抽了條,臉頰子不似小時候那般rou團團的捏著也不會覺著不適,如今臉蛋兒rou緊實了,捏著便有些不舒坦。 他輕拍開了祁北南的手,轉也要去捏他的臉,然則不曾捏到,卻教他偏頭親了手指。 祁北南的唇微涼,觸感柔軟。 蕭元寶食指頓時像過來一陣電流一般,教他渾身酥麻,耳尖又紅又燙。 祁北南見人呆怔在遠處,忍不得笑:“這樣也都不行么?” 蕭元寶紅著臉背轉過了身去,手指屈得緊緊的,眸子忍不得亂動。 倒也沒有不行。 殿試于五月十六一日舉行。 天不亮,祁北南便坐著賃來的馬車,趕往宮門口去。 京都地廣,分皇城,內城與外城。 自外城至宮門口,便是車子不曾擁堵,一路暢通,那也得要將近兩炷香的功夫才能到。 偏京都人口密,上朝時辰早,天不亮出發,街市上不少鋪子也都拾掇著預備開門了。 雖不如白日擁堵,卻也甭想快馬驅車。 為此住在外城,要進宮上朝的官員,可謂是苦不堪言。 祁北南以前也沒少吃這苦頭,初來京城會試時,便是貪圖住宿價賤,住在了外城上。 待著考試那日,當真是趕路趕得人心慌。 時下來京都考試,他便學聰慧了,多費些銀錢,一早將住處安排在內城邊緣上。 即便如此,到宮門口也得一炷香的時間。 他到朱紅肅正的宮門前,外頭已經停等了幾十個貢士。 羅聽風早早的到了,正靠在馬車處翻著書,書頁翻得快,看進心里的東西卻不多。 見著祁北南來,立合了書本,與他低聲寒暄了幾句。 畢竟是頭回面圣,他們這般地方上來的考生,連幾個大官兒都不曾見過,驟便要面見天子,再是心性沉穩,難免也會有些緊張。 反觀那些本就生在京都的貢士,或是州府上出自官家的兒郎,談笑風生,便要松愉得多。 祁北南與羅聽風簡要的提點了兩句一會兒殿試的規矩。 姜湯源才姍姍來遲。 他前腳到,后腳禮部官員便拿了冊子,點名整隊,要進宮門了。 一時間正在交頭接耳的考生們都肅正起來,念一個名字,答一個到。 排隊的位置是按照春闈名次來列的,祁北南為一甲,站在第三個位置上。 站在第二位置的貢士瞧見站至他身后的祁北南,瞅了他一眼,猶覺器宇軒昂;又轉頭瞅了為首的會元一眼,芝蘭玉樹。 他唇角明顯的下癟了一些,默默的將攜在袖子里的一面小鏡塞了回去。 時辰到,禮官宣讀了進殿受試的規矩后,朱門啟,一行貢生方才隨著引路的官員入。 漢白玉的石柱,金碧輝煌的樓宇,貢生不敢東張西望,可還是被所過之處的建設所震撼。 行至太和殿,身子在冷吹的晨風中也起了汗。 身著金紋龍袍,頭戴冕旒的皇帝已在殿中。 開德帝已至中年,腹微腆,威嚴雍容,不難瞧出年輕的時候亦是個相貌端方的皇子。 考生依禮叩拜,皇帝簡說了兩句,時辰差不多了,便讓入座。 殿試由皇帝親考,不設考官,此次選用了內閣大學士兩名,六部大臣六名,以及御史監試四名。 考驗也不似此前的任何一場考試那般關在狹小的號房中答卷,太和殿中設桌一百二十張,考生便如此光喇喇的落座其間應考。 周遭穿行著十幾名朝中大臣,更甚皇帝也在殿中行走,觀看考生答卷。 頭回前來的貢生坐在其間,簡直如坐針氈,后脊生汗,竟是不如在那巴掌大的號房之中屈著。 如此心中倒是還安寧不少,可靜下心來應考。 不似這殿試,答著答著身側便多了個人,不知是大學士,又或者是皇帝,且還近身站著,真教人心中惶恐不已。 殿試只考一場策問,當日交卷。 題目由皇帝欽定。 祁北南初次殿試時,心中也是惴惴,落座于位置上,也用了將近一炷香的時間才定神靜心入了境。 其實殿試雖說是皇帝欽定題目,可考題少,題出的也并不刁鉆。 于秋闈春闈那般廝殺過來的考生而言,當真算不得甚么難題。 這場考試,考得是心境。 為此頭回殿試不過的貢士,大多二回就能過,再不濟第三回也能過。 便道是一回生二回熟。 祁北南時下是第二回殿試,且不說他頭回就過了,后做官參與的科舉事宜實在是太多了。 在地方上做過巡考官,也在太和殿監過考,甚至還批閱過考卷。 眼下這殿試,實在是再得心應手不過。 但他不能表現得太自若,也還裝模作樣的局促了一盞子茶的功夫,這才提筆揮灑如流。 直至身側飄來一股龍涎香,一抹明黃色的衣袍停至在了他的身側,他方才稍有凝滯。 祁北南不曾抬頭,只繼續做著答。 身側的人停了好一晌,方才行去別處。 交卷從太和殿出去,直至是出了宮門,許多考生尚且還未從殿試中回緩過神采來。 “如何?可還順?” 祁北南出來與羅聽風結了伴,人多,車馬也多,他沒瞧見姜湯源。 兩人行至偏僻處,方才談論考試心得。 “陛下出題巧妙,?;輰W子?!?/br> 羅聽風如此說道,他哪里敢直言皇帝出題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