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啟稟公主,司命大人暗戀你、春離、怪?。ㄐ@產奶1V1 軟調教)、品香
散了自己的頭發梳個三五遍就還不夠,又拿了孫婆子,方三哥兒的頭發來梳。 蕭元寶偶時前去方家頑, 也必被拉去梳上兩個不一樣的發才作罷。 只是小哥兒的發束得簡單, 偏向于男子, 不如姐兒一般多種樣式的發髻。 但蕭元寶年紀小, 還喜愛梳些花哨的姐兒一般的發髻。 只頭發梳得多了, 難免增多了掉發的跡象, 蕭元寶頭發本就少, 見著掉了發絲心疼的不行, 見了方二姐兒都怕了。 鬧得方二姐兒與他保證,見他只與他束一回頭發, 且小哥兒的簡單發式。 又還給他做了些生發的香發油,這才將人重新哄好了回來。 倒是不枉二姐兒如此用心, 她本就有一二與人梳頭發的天賦,再這般下功夫, 手藝可見的精進。 汪娘子對她也愈發的滿意, 入門沒幾個月,便帶著她出入高門里, 與她打下手,增長一二見識。 汪娘子說,只要她秉持著這份兒心做下去,他時受了高門娘子看重,被長聘去梳頭也不是不無可能。 如此教二姐兒更對這門手藝有了盼頭。 春罷是夏,夏盡入秋。 教人汗流浹背的夏秋時節不知覺就來了。 這日一早,莊子上的朱勇賢忙中可算是收到了金陵那頭家里人的回信。 自打他見了祁北南,雖對他的說辭格外敬重,可心中到底還是不大妥帖,便給金陵那頭遞了信兒回去。 嶺縣過去金陵路遠,來回跑馬也得大半個月去,就甭說是信使慢悠悠的將信送去得費多長時日了。 金陵那頭的家眷讀了信,又再得周折打聽,一來一去的,這封信竟耽擱了幾個月。 春送去,秋方才得回。 朱勇賢的媳婦在信里與他說,同夫人已做了打聽,江州老家那頭,并無甚么交情至深的祁姓讀書人家。 不過祁大人在鄰府的縣上做過官,又禮遇讀書人,夫人也說不清是否識得這般人物。 姜家輾轉過多個任地,免不得離任后地方上有人借著姜家的名頭用。 可以確知的是府上與祁北南交情并不深,但不保大人是否識得他。 但只要來往不深的,便可說這祁北南是攀附了。 得此回信,朱勇賢心頭氣得不行。 這賊小子!膽子不小,竟然還敢上門來誆他。 朱勇賢一甩袖子出了莊子。 好巧不巧,在村上就撞見了正在田間割收稻子的祁北南。 “小祁郎君,您還親自下地呢?” 祁北南聞見聲音,直腰抬起頭來,見著竟是朱勇賢。 皮笑rou不笑,言語間還陰陽怪氣。 他心下立有了數。 “長在村野上,哪有不務農的道理。倒是甚么風把朱莊頭兒給吹來了,這秋收上,莊子間的糧食可已拾完?” “莊子上的事情就不勞費心了?!?/br> 朱勇賢垮下臉來,他微瞇起眼睛看向一副好面孔的祁北南,低聲道:“恁好肥的膽兒,竟敢攀附咱大人?!?/br> 祁北南慢悠悠的將手里的稻子放置一側,上了田坎,擰了水囊吃了口茶湯。 秋老虎教人后背心直生汗吶。 “朱莊頭這帽子往我身上扣,如何使得啊?!?/br> 祁北南還是一貫好脾氣的模樣:“我初始便與您說了姜家是高門大戶,并非親友,不敢攀附?!?/br> “只是我自幼受父親教導,姜大人為官中正,我一讀書人,對姜大人這般官員心生敬仰,問候幾句他老人家的身子如何,家中境況何錯之有?難不成關切也成了攀附?姜府家風并非如此吧?” “你!” 朱勇賢氣得咬牙,不過細下回想,那日祁北南確是沒說與府上有何關聯。 只怪他當時聽了他對府上的諸多了解,以為那不過是自謙之言,自還就順著給人開了路。 這小子當真是好算計,虧得自己比他多吃幾十年的鹽,竟還著了他的道。 累得秦氏受了一通屈,還為了討他將那方有糧攬過來做工。 祁北南早曉得事有露出馬腳的一日,他與朱勇賢道:“朱莊頭,我雖是問候了姜大人,可也并未占你甚么好?!?/br> “我那前嬸子,已是你的人,便也代表著你的臉面。她四處說人不是,議人長短,顛倒黑白撥弄是非,若不行約束,朱莊頭才來莊子上不久,教村子上的人如何看你?!?/br> “那方家大郎,年輕力壯,是干活兒的一把好手。莊頭本意也要攬他做工,便因秦氏使性子而摒棄了,我再舉薦他,并未得甚么好處,活兒不也照樣是給莊子上干的?!?/br> 朱勇賢默了默。 祁北南倒是說得不假,秦氏頗懂風情,就是性子上的毛病多,一個做小的,寵愛歸寵愛,可那到底是拿來伺候人的,不能教寵愛而讓她翻出大浪來。 他到底是高門大戶上出來的人,這些道理還是懂的。 至于那方家大郎,平心而論,上莊子上做活兒確是做得好,原本下回攬人做活兒,他還想喚他來的。 可他心頭還是有些下不來臺,便挑起眼皮看著祁北南:“你這讀書人,當真刁滑,黑的能說成白的?!?/br> 祁北南見朱勇賢言語上雖不饒人,卻也未曾發怒,便知其心上還是個分得清是非的人。 道:“我與秦氏的關聯不甚好說,若不問候一番姜大人,朱莊頭如何又會見我。細思來,到底也是我不對,在此與朱莊頭告罪了?!?/br> 說著,他與朱勇賢做了個禮。 朱勇賢瞅祁北南如此,心頭好受了許多。 且他也不知這祁北南是否與大人相識,他估摸著至少有過一面之緣,否則又怎會悉數知道家里恁多事。 為官做宰的人家,少不了外頭有人借著名頭使,自口頭上顯耀一番,只要未行甚么錯事,府上也不會悉數去管。 他冷著張臉:“也罷,念你年紀尚小,與我們四郎君年紀相仿,我也不與你計較?!?/br> “朱莊頭寬宏,容人雅量,難怪能將偌大的平莊管理得井井有條?!?/br> 朱勇賢面間起了些笑:“你甭拍馬屁?!?/br> 轉又道:“你在嶺縣小地,如何能知曉金陵的事的?” 祁北南信口胡謅了句:“恰逢有友人在金陵,時有通信,他也正巧拜讀于秋山書院,這才得知?!?/br> 朱勇賢暗想,這小子人脈倒還廣,且還有膽識。 他道:“小祁郎君得空上莊子上閑坐?!?/br> 秋中繁忙,收糧食,曬莊稼,繳納產糧賦稅…… 待著秋上莊稼拾理完畢以后,天氣涼爽,相看人家的人戶走動起來,喬娘子都快跑斷了腿。 各家有了閑散時間,手頭上錢糧也豐足,辦事的人家又一籮筐一籮筐的堆疊著。 蕭元寶跟著蔣夫郎從這家的席面兒做到那家的席面兒,也忙得四腳朝天。 城外熱鬧,城里更熱鬧。 富足大戶人家一場接著一場的賞菊會,詩雅集……出門的貴家娘子多,方二姐兒跟著她的師傅,去了好幾戶高門人家長了見識不說,還得了機會自上手同貴娘子們挽頭發。 趙光宗則在這最是適宜出門游玩的時節里,終日閉門在家中苦讀,晃眼就要年底,明年開春他便要下場童考了,眼見著時日不多,他學得更為賣力。 諸人都有事可忙,獨是祁北南,忙中偷了些閑。 他無大事可做,閑來與趙光宗點撥一二,聽聞蕭元寶每日喋喋席面的事情,偶時又聽方二姐兒來家里說梳頭,日子倒是過得怪是舒坦。 這一年就那般不說平順,也未曾過于動蕩的過了去。 翌年春。 池邊田壁上的草才冒頭,天氣還凍人得不行。 蕭元寶緊緊的裹在被窩里不想挪動。 正月里頭他們家里雖沒幾門親要走動的,可是這月上置席請人吃酒的人家卻多,他跟著老師東奔西走。 冬未盡的時節雨夾雪,冷就不說了,路也稀爛,有兩回出去穿了一身新衣裳給摔了個屁股墩兒,白瞎了他一身新衣裳。 正月上真是又累又不便。 好在是過了十五,總算是消停了些。 “還不起呀?” 祁北南提著熱炭火開了條門縫進屋,瞅著床簾兒還沒拉開,外頭天已然大亮了。 他曉得蕭元寶歷來醒得早,這時辰早該醒了,八成是覺著冷縮在被窩上不肯起來。 蕭元寶從簾兒里頭鉆出個亂糟糟的腦袋:“今兒外頭沒有宴,老師說小寶可以不用出去?!?/br> 祁北南將蕭元寶掛在衣架上的外衣取下來烤在了火兜上,道:“那你是不是忘了今兒咱們要去趙里正家里呀?” 蕭元寶圓了眸子,趕忙掀開被褥。 “是呀,馬上二月上了,趙三哥哥要去縣里考試。今朝要去送他的!” 他趕忙下了床,將驅了驅冷氣的衣裳穿上,突突跑去柜子前,將前些日子就準備好的一個小手爐給取了出來。 “哥哥也不早點喊我?!?/br> 祁北南過去給他理了理衣領子,道:“我要不喊你就自個兒去了?!?/br> “今日只是送送他,不礙事,若是考上了沒去恭賀才不好?!?/br> 蕭元寶疊起軟秀的眉頭,有點擔心道:“趙三哥哥這回能考上童生嗎?他都沒有老師教他讀書?!?/br> 想想他都覺得太可憐了,如果自己沒有蔣夫郎教他的話,一定不會用大菜刀,也認不得香料,還不知道餛飩兒怎么捏。 祁北南點了下蕭元寶的額頭:“趙三哥哥讀書刻苦,夜里油都要燃上二兩,且他還是哥哥親自指導的,怎會考不上?!?/br> 蕭元寶彎了眼睛,學著祁北南的樣子,也用食指指腹點了一下他的額頭:“哥哥自夸,可真不會害羞?!?/br> 祁北南笑著捏了捏蕭元寶軟軟的手掌。 一大一小收拾了一番,踏著晨風上了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