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從簡州到成都,也就是二百里地了。 所以,瀘州丟失之后,成都的叛軍們坐不住了,索性殺了四川巡撫,給呂武遞了降表。 即將兵臨城下之前,叛軍們投降了,倒也頗有自知之明。 嘿嘿,生擒年羹堯,平定了四川,大清朝的江山社稷,落入佟家之手,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 大江南北的各省官員們,全都剪了辮子。 就算是這些人,不可能忠誠于玉柱,但是,有一點是確信的,他們再無忠于清室的可能性。 連辮子都剪了,滿洲人還怎么信任他們呢? 打鐵還須趁熱! 借著兩次大捷的東風,玉柱正式發布了王諭,武昌府定為南都。 自古以來,遷都之事,只要事先漏了風,就會被吵黃了,無一例外。 當年,趙匡胤就非常想遷都去洛陽。但是,風聲留出去之后,以趙光義為首的群臣們,絕大部分都持反對的意見。 實話說,汴河根本無力承載過大的漕運壓力。洛陽就在黃河邊上,不僅漕運無憂,而且還有險可守。 但是,遷都這種事情,往往損害的是,既得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 因為啥呢?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后,丟了實權的武將們,以及新提拔的文臣們,紛紛在開封府附近,廣置良田,廣修豪宅。 這種時候的遷都,就等于是讓權貴集團,集體割rou??! 玉柱就不同了,他故意選在開國之前,就定下了南都,根子問題就一個:必須趁新軍內部,大大小小的軍頭們,在京城的利益還不大之時,搶先把都城給遷了。 等新軍的軍官們,在京城里,編織起了嚴密的關系網和利益網,再想遷都的話,幾乎就不可能了。 而且,遷都之事,必須在玉柱的手里完成。 玉柱都無法順利的遷都,就別提他的子孫們了。 想想看,以開國太祖、新軍的締造者兼講武堂山長之威,尚且無法遷都,玉柱的繼承人,只怕是連提都不敢提了。 江漢平原的地形,四通八達,無險可守,并不適合古代的建都。 但是,進入近代之后,隨著火器技術的迅猛發展,水運便利,并且陸路交通發達,反而成了巨大的優勢。 比如說,德國的柏林和法國的巴黎,都和武昌府的狀況,大致相仿。 尤其是巴黎的塞納河,經常爆發水患。 1910年,巴黎的塞納河突發世紀大洪水,阿爾瑪橋下的輕步兵雕像已被水淹至脖項,成為當時巴黎人競相參觀的獨特景觀。 不可能有洪水,就放棄了河運之利,那是削足適履的蠢行! 求保底月票,今天爭取四更! 第1012章 華夏帝國 年羹堯就擒后,天下大勢底定,玉柱的稱帝再無任何障礙了。 玉柱剛回到京城,就被身邊的重臣們,給包圍了。 “王上,武昌乃四戰之地,豈可為都?”劉瞰精通風水和天象,他的反對還是頗有些分量。 “臣以為,似可都洛陽?”禮部尚書謝盛如是說。 “王上,臣以為,都于長安更好?”剛剛奉調回京的原山西巡撫楊森,也提出了個人的觀點。 重臣們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出現了罵聲,玉柱卻走神了。 紐科門到了大沽口后,正在復制他的第一臺蒸汽機,唉,也不知道,搞得怎么樣了? 呵呵,隨便他們怎么去吵,遷都的事兒,玉柱已經拍了板,再無更改的余地。 反正吧,等規劃好的建筑落成之后,不管身邊的重臣們走不走,玉柱都要先走一步。 嗯,皇帝去了武昌,大臣們好意思繼續留在北京? 正值新軍的虎狼之師,橫掃六合,所向無敵之時,胳膊還能扭得過大腿去? 玉柱不是崇禎,他怎么可能任由大臣們擺布呢? 實在被惹毛了,玉柱只需要喊一聲,老子上贛南打游擊去。 看誰先慫? 實際上,大家也都知道,遷都之事,已成定局,鬧一鬧,表明了態度也就罷了。 前明的朱老四,靖難成功之后,以一人之力,硬是遷都去了北京,誰反對都無卵用。 大家真正想吵的,其實是國號問題。 有人主張,恢復前明的國號。 結果,話剛出口,就被噴得體無完膚。 玉柱笑了笑,雖然沒吱聲,卻頗不以為然。 朱重八的大誥里說,百姓可以綁了貪官,押送京城,為后世的無數小年輕們,所津津樂道。 實際上,翻遍了明史,有幾個貪官被老百姓押送進了京? 貪官們的手底下,少則幾十衙役,多則過千民壯,草民敢上衙門去抓他們? 站在王侯將相的角度,朱重八自然是厲害無比。 如果是朱重八的親兒子,那么恭喜你了,爹地啥都幫你們考慮好了,躺平了享福吧。 但是,站在草民的立場上,朱重八是不是好皇帝,就需要另說了。 八股取士,讓社會精英的讀書人,喪失了自由思考的能力,永遠的禁錮了老百姓的思想。 嚴苛的路引制度,禁錮了老百姓的活動自由。 里甲制度,恐嚇百姓們不敢做亂,方便朝廷吸血。 匠戶制度,故意把一部分人永遠限制在賤人堆里。 衛所制度,把軍戶們變成了軍官們的農奴。 重八對草民的可取之處,主要就是輕賦,明初的田賦確實極低。 但是,漢文帝的無為而治,才是真正的與民休息。 除了秦朝以外,歷朝歷代,在建國之初,因為人口大量的減少,都會被迫采取與民休息的基本國策。 至于,重八倍受推崇的嚴懲貪官,實際上,完全不可持續。 因為,官員們必須講究一定排場。但是,重八定的俸祿,讓海瑞這種大清官,想天天吃rou都很難。 哦,人家好不容易十年寒窗的做了官,就圖個連rou都吃不起的虛名? 這完全不符合人性嘛! 當年,玉柱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連工資都要靠貸款的超級貧困鄉鎮,其一把手和二把手,費盡心機的亂罰款亂攤派,也要分別買臺桑塔納作為專車。 桑塔納是啥?不就是大明的官轎嘛。 當官沒有專車,那叫沒本事,會被所有人看不起的。 說實話,與其崇拜朱重八,還不如敬仰玉柱呢。至少,玉柱從不折騰草民。 有些人盲目的推崇漢武帝,真要穿越到了武帝晚年,好家伙,十室八空,人口至少減半,匈奴人又重新殺回來了。 只講功績,不講誰成為代價了,都是耍流氓。 玉柱治國的基本理念,就是不許官員們瞎折騰老百姓。 多年的官僚生涯,讓玉柱明白一個硬道理:不折騰老百姓的地方官,哪怕貪點占點,也是好官。 大清的國情就是,朝廷出臺一項善政,到了縣里,肯定會變成貪官和胥吏們撈錢的工具。 玉柱發展工業,只需要他帶頭出資去干就是了。 真賺了錢,總有地主們會眼饞利潤的參與進來。 只要有利可圖,誰不眼紅? 事實證明,競爭越充分的領域,技術進步越快,老百姓也越得利。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剛進來時候,見識短的愚民,都在喊狼來了,錢被洋鬼子們賺光了。 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充分自由競爭,沒有外力的干預和扭曲,國產品牌的飲料也是搞得很紅火的。 商人們最不怕的就是自由競爭,最怕的就是老爺們的瞎折騰。 關于國號的問題,玉柱也很有些猶豫。 照玉柱自己的想法,肯定是定國號為漢,最為響亮。 但是呢,歷史上,國號為漢的朝代,可謂是多如牛毛矣。 除了國號之外,國旗也讓玉柱十分頭疼。 身邊的重臣們,都不知道國旗的重要意義,說了也是白說,只能玉柱單獨去思考了。 也許是發覺到玉柱走了神,原本吵得異常激烈的眾人,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 大家都不吵了,玉柱反而回了神。 “國號討論好了么?”玉柱含笑問大家。 玉柱不問還好,這一問,大家又開始吵架了。 18世紀的歐洲各國,都是帝制,沒有共和的空間。 就算是英國實行了君主立憲制,國王依舊掌握了巨大的權力。 當然了,整個歐洲,權力最大的君主,路易十四已經死了。 如今的法國國王,是尚未加冕的路易十五。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流傳,“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就是路易十五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