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照韃清的規矩,親王禮絕百僚。老五的下階相迎,已經是把玉柱當作是親兄弟看了。 實際上,老五也是玉柱唯一的結拜兄弟。 就算是孫承運,也是認了隆科多為干爹,這才成為玉柱的干哥哥。 “安答,酒菜已經備齊,就等你來了?!崩衔逍σ饕鞯睦裰氖?,兩人并肩去了暖閣那邊。 暖閣里,地龍已經燒熱了,玉柱剛進門,就被撲面而來的熱氣騰騰,熏得渾身一暖。 說起來,老五府上的暖閣地龍,還是玉柱帶人監修的。 暖閣里的地龍,利用的是磚石散熱慢的特點,在暖閣的隔墻后設了一排灶,一邊燒幾鍋熱水,一邊順勢烘熱了整個暖閣內的地龍。 別的不說了,單單這么做,就節省了大量的炭和木柴。 在小圓桌前落座之后,婢女很快上了熱茶。 玉柱呷了口茶湯,嗯,還是他喜歡的那種釅茶,苦的提神! “安答,你是自己人,我也就不瞞你了。我看上了一方美玉,結果買下后才意識到,又超支了?!崩衔搴陀裰f話,一直都是直來直去,絕不拐彎抹角。 玉柱一聽這話,不由微微一笑,說:“五哥,花超了就超了唄,有弟弟我呢。干脆啊,你派個信得過的門下,由我出面,安排去老孫那里,專門盯著你的鹽貨,如何?” 老五一聽這話,立時歡喜的搓著手,笑道:“那敢情好啊,那敢情好??!” 這年頭的京城里,就沒有不販賣私鹽的權貴。 沒有銀子,又要講究排場,難道要每天打家劫社,傷天害理不成? 自從,漢武帝時期推行了鹽鐵專營之后,歷朝歷代,都是官府壟斷性質的經營鹽鐵。 壟斷的行當,必然積弊叢生,盡出妖蛾子。 曹寅和李煦輪流出任兩淮巡鹽御史的時候,曹寅依舊虧得一塌糊涂,而李煦就有手段,大撈特撈的還清了虧空。 玉柱和老五的關系再親,也是救急不救窮,前帳不清,后帳不借。 所以,要想常規性的增加老五的收入,就只能讓老五多販私鹽進城了。 這么多年下來,只要老五開口,玉柱從沒含糊過一次。 反之,只要玉柱有事相求,老五即使力不從心,也要竭盡全力的去辦。 相識于寒微之時的經歷,讓老五和玉柱頗有種肝膽相照的微妙感覺。 隨著旗人們的漢化,日甚一日。 只精蒙語,漢語很生疏的老五,越來越和主流的社交圈,顯得格格不入了。 不過,有手握實權的玉柱照應著,老五只要不大手大腳的花錢,應付日常的開銷,綽綽有余。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需要緣分! 第540章 功勞全是康熙的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 剛剛入冬不久,連續十幾天的暴雪,便覆蓋了整個京城。 在民間,草民們自有生存法則,早早就買了大量的白蘿卜和紅薯,當作是熬冬的物資。 下大暴雪,最大的問題不是出行,也不是購物,而是積雪太重,壓垮了屋頂。 這個時代的房子,不管什么結構,都是有木梁的。 茅草屋、黃土屋、年久失修的木屋,大梁的耐壓性很差。 結果是,一夜之間,外城的房子,垮了一大片,少說也有幾千間。 京城的草民們遭了災,湯炳這個順天府尹,責無旁貸。他趕緊進宮請旨,調通州的戶部糧食來救災。 玉柱掌管著京城里的治安大權,防備jian徒流氓趁火打劫,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說起來,自從玉柱擔任了步軍統領后,幾乎每年都要參加冬季的救災工作,已經是救災的老司機了。 只是,今年的雪災規模,更勝于往年的十倍以上。 說起救災,玉柱自然是有絕招的。 玉柱進宮找到老皇帝,建議說:“老爺子,數萬災民嘯聚于京城,若是不及時妥善的予以安置,恐生民變?!?/br> 要想順利的救災,就必須說老皇帝最怕的話。 作為旗人的皇帝,老皇帝最擔心的就是,漢人群起造反,導致遍地烽煙。 “你是該管的步軍統領,說吧,有何良策?”即使玉柱不提醒,康熙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湯炳一向膽子小,他的救災方法,異常之傳統,調戶部常平倉的糧食,設粥棚賑濟災民。 玉柱提出的方法,就很有特色了。 受災的幾萬人,由各坊的坊長承包,分散居住到指定的富裕人家,住宿費及伙食費由皇帝的內庫撥銀子補貼。 因為,戶部的銀庫里,窮得可以跑老鼠了,哪來那么多的銀子救災? 從以往的先例來看,在不威脅到皇權的時候,康熙還是很樂意花一些銀子,以撈取圣君之名。 “準了。只是,就怕刁民趁機收買人心啊?!崩匣实蹠r刻警惕著,野心勃勃的壞人趁機邀買人心。 玉柱早就料到了,老皇帝必定會擔心給人做王莽或曹cao的機會。 “老爺子,咱們宮里的男仆頗多,讓他們代表您去發銀子,發糧食,臣兒以為甚是妥當?!庇裰匣实鄣男乃剂?,他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提出的建議,老皇帝肯定聽得進去。 “這,內廷仆人出宮,就怕朝里有物議啊?!崩匣实鄣褂行┆q豫了。 玉柱小聲提醒說:“讓王朝慶他們替圣君發福利給災民,這可是天大的善事呢?!?/br> 被玉柱這么一教唆,老皇帝立即下定了決心,“好,就依你?!?/br> 皇帝派人親自賑災,還照顧的如此體貼入微。 即使地方官壞透了,大清的皇帝也是好的。 嗯,好皇帝可以期待,只要餓不死,都別造反了! 圣君之恩,普照大地,這便是玉柱拿來忽悠康熙的最大誘惑。 別的且不說了,單單是其中巨大的聲譽誘惑,老皇帝就必定會掉進了坑里,絕對爬不出來的。 按照玉柱的建議,每個災民每月給銀二兩,米五十升。 玉柱說得很清楚,只有讓收留者不僅不虧本,反而有點小利,整個救災的策略,才可能真正的有效果。 人都有同情心。 但是,強迫老百姓花幾個月的收入,養活不相干的外人,除了嘴炮道德表外,相信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都不可能真心答應的。 畢竟,草民之家,是真的沒有多少余糧呀。 “嗯,你總是掛在嘴邊的,無利誰起早?嗯,就是這么個理兒?!崩匣实巯胪酥?,不由龍心大悅。 老皇帝的心里舒坦了,出手也格外大方,他一口氣撥出了兩百萬兩銀子,和一百萬石存糧,給玉柱用于救災。 玉柱領了旨意后,馬上出宮,調集兵馬,一則維護外城的治安,震懾宵小,一則可以讓救災工作更加的順利。 按照玉柱的安排,以家庭為單位,由各坊的坊長負責,負責安排進住處比較寬敞,也相對富裕一些的人家。 這些人家,管飯管住,所有的支出,由朝廷按照登記的名單,發放賑災的補貼。 當著幾百名坊長的面,玉柱著重強調了一點。 “你們都聽好了,本官把丑話說在前頭。主家吃啥,災民們就跟著吃啥。絕對不能主家吃白米,他們吃糟糠,那反而會嚴重損害了圣上的仁慈之名,都明白吧?” “嗻?!庇裰耐{,沒有坊長敢當作是耳旁風,大家都記下了。 人多就是力量大! 災民們先被集中到八旗步軍衙門的各個軍營里,再跟著各個坊長,去臨時的住所。 在玉柱的親自主持下,幾乎在一天的時間內,災民們都獲得了妥善的安置。 災民們的吃住問題都解決了,也就解決了老皇帝最擔心的漢人起事問題。 第一步達成后,按照旨意里的要求,順天府尹湯炳便發出了徭役征發令。 徭役征發令,就一條,凡是參與了救災的民夫,只要做滿一個月,都可以抵兩年的六個月徭役。而且,出徭役的時候,官府管飯管住,只是沒有工錢罷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規模的征發徭役參與救災,就是集中社會的力量,有針對性扶貧的妙招。 往日里,出徭役的時候,花的可都是民夫們自己的錢糧,官府并沒有出半文錢。 結果,只打算征一萬民夫,卻來了三萬壯丁。 開什么玩笑,吃朝廷的飯,只做一個月,就可以抵兩年六個月的徭役,這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大餡餅啊。 以往,所有的壯丁,都有義務替官府出徭役。 這種徭役,每年三個月,具體時間由官府指定。而且,自帶糧食、銀子和鋪蓋卷,等于是花自己的錢糧,義務替官府干活。 玉柱拿捏著無利不起早的人性,迅速調集了三萬民夫,幫著受了雪災的草民們,趕建新宅。 工地上干的熱火朝天,有人居然公開彈劾了玉柱。 老皇帝抖了抖手里的彈劾折子,信手扔到了地上,淡淡的說:“會當差的,不如會動嘴的,理他做甚?” 玉柱笑了笑,沒吱聲。 嘿嘿,小樣的,他早就料到了必定有人攻擊他想邀買人心。 所以,玉柱才建議老皇帝,派宮里的太監們,挨家挨戶的發放賑災的錢糧。 宮里的太監們,不論大小,個個都會察言觀色,尤其擅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讓太監們去忽悠草民們,一忽悠一個準,準沒錯。 在這個時代,宮里的太監出馬,一個頂兩,妥妥的老皇帝的宣傳員。 即使是傻子也知道,宮里的太監出馬,只可能說老皇帝的好話,而不可能吹捧玉柱。 多年的廟堂歷練,讓玉柱成功的避開了天坑。 今天被彈劾的這事,若是玉柱少想了一層,由著步軍衙門的兵丁去發放賑災錢糧,那絕對會惹來老皇帝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