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伏兵于道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日上三竿,陽光也炙熱了起來。 上峽門關隘內側的叛軍軍營,一片狼藉。 形態各異的尸體,雜亂拋棄的軍械,還有被破壞的柵欄等物,被無數循著血腥味而來的蠅蚊所覆蓋。有個重傷瀕死的叛軍,意識模糊的發出一聲呻吟,便是“嗡”的一聲,驚起烏泱泱的一片。 這是落幕于一個時辰前的戰爭。 或者說是一面倒的屠殺。 就在今日的黎明時分,趁著叛軍守夜崗的兵卒們最困乏的時候,華雄帶著兩百養精蓄銳的騎卒席卷而來。 可能是臨洮和叛軍互不相犯的默契,又或者是頂頭上司李參無心理事的關系,此地的叛軍守備異常的松懈。守夜的兵卒,看到官兵來襲的時候就一觸即潰,根本沒有預警和組織防御,為其他人贏得應戰的時間。 也導致了無數叛軍剛從睡夢中被馬蹄聲驚醒,就迎來利刃入體。 死了都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有官兵從安故縣的方向來襲,上演天降神兵的戲碼。 戰局之順,連華雄都驚詫了。 不得不下令,讓麾下的騎卒們,不要去追殺逃兵。 免得這些叛軍在喪膽之下,直接趴在地上投降了,導致沒有人跑去安故縣城內給李參報信。 恩,在他的計劃里,伏擊安故縣守軍是避不開的一環。 不然等狄道被劫掠的消息傳開了,李參率軍去圍剿,華車和元棘亓部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這也是華雄只用兩百騎襲擊關隘的原因。 示敵以弱。 讓李參覺得在敵我兵力懸殊之下,出城來戰,就算不勝,也有把握安全歸去。 此刻,華雄正駐馬在上峽門關隘十里開外的山丘上,極目遠眺。 心里泛起了一絲焦慮。 算算時間,就算那些守關隘的潰兵,一路慢悠悠的走回去,李參也應該得到消息率兵來戰了。然而天際線外,一直沒有叛軍出現。 難道,李參先得了狄道被襲的消息,已經率兵去堵華車他們了? 還是說,李參面對區區兩百騎,都不敢來戰? 華雄捏著下巴,正暗自琢磨著,身后卻傳來一聲問話。 “司馬,要不先到林中避避暑吧?” 回頭一看,是姜敘。 他策馬緩緩走近,笑著伸手遞過來一個水囊,“我派出去的三波斥候,都是游俠兒出身,機靈得很。有他們尾隨著潰兵而去,只要李參賊子率軍而來,就一定有消息傳回來?!?/br> “伯奕你做事素來仔細,我沒什么擔心的?!?/br> 華雄頷首,微笑著接過水囊,“嗯,我是在擔心元棘亓和狩始那邊。算算時間,他們襲擊狄道,無論成功與否,都應該在回來的路上了。就怕趕了巧,和李參撞上?!?/br> 姜敘一聽,也皺起了眉毛。 他知道此次突襲,就是和叛軍打個時間差。 華車和元棘亓部,以一人兩馬的奔襲速度,昨日一早就出發的。而華雄選擇晨曦時分襲擊關隘,就是為他們把安故縣城內駐軍的注意力引走。 但李參遲遲沒有動靜,反而讓華雄這邊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局面。 繼續留在此地等候伏擊,萬一李參率兵去堵華車了,就錯過了救援的時間。 尤其是華車他們的突襲,是換馬不換人,整整一個晝夜都在馬背上。不但沒有合過眼,還在狄道劫掠了一番,早就疲憊不堪。 要是在歸途上遇了叛軍,恐怕就兇多吉少。 但是放棄埋伏,前去接應華車他們,就更加不妥。 到時候,李參無需理會其他,只要帶著兵馬往上峽門外一堵,華雄所有人都會變成甕中之鱉。 這是在敵境作戰的最大劣勢:四面皆敵,沒有迂回縱深的空間。 “司馬,要不......” 姜敘沉思了一會兒,便抬頭苦笑,給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我再派幾隊斥候,沿路前去打探下?” 話語剛落,自己就先否決了,“也不妥。要是路上被叛軍察覺了,狩始他們會更危險?!?/br> 也讓華雄莞爾。 趁著將水囊還回去的時候,拍了拍姜敘的肩膀。 “這樣吧,再等半個時辰。如果李參還不來,我們就去接應狩始他們。對了,姓牛的在后面,沒有什么異動吧?” 提臨洮的牛家主,姜敘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因為按照約定,華雄把上峽門關隘交給臨洮的兵馬駐守后,還就很客氣的,把牛家主“請”到了西縣騎卒陣列中。 用的理由,是讓他觀摩一下,大漢將士是如何伏擊叛軍的。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此舉是把姓牛的當成了人質。 想想,也無可厚非。 西縣和臨洮雙方,沒有相互信任的基礎。 西縣所有兵馬都進入了安故縣境內,萬一接手上峽門的牛家主,把關隘一堵,來個翻臉不認人,那么華雄他們就甭想回去了。 “牛家主的情緒還算穩定?!?/br> 姜敘回頭,看了一眼山林內,被兩個健壯騎卒護著的牛家主,“不過,司馬,此間事了后,狩始還要在望曲谷內屯田自養,恐怕到時候,臨洮那邊可能會刁難?!?/br> “無礙?!?/br> 華雄擺了擺手,又把目光投去了天際線,“只要狩始和元棘亓劫掠狄道成功,臨洮就必然迎來叛軍的怒火。到了那個時候,只要他們不加入叛軍,就不會冒著前后受敵的危險,來得罪西縣和羌道!” “恩,也是?!?/br> 姜敘點了點頭,想繼續說點什么,卻發現華雄的眼神忽然如鷹隼般銳利。 咦? 難道是....... 他扭頭一看,只見天際線外出現了一個小黑點,正很緩慢的變大。 是斥候回來了? 還是叛軍排出來的探馬前哨? 他連忙用手掌扶額,遮住陽光仔細分辨。 不想,自幼習射眼神很好的華雄,已經按住了他的肩膀,聲音有些激昂,“是我軍斥候回來了!還在揮舞左臂!伯奕,速去讓兵卒們整隊!還有,派人去通知杜縣尉那邊,一切按計劃行事!” 斥候歸來時,揮舞左臂是約定的信號,代表李參率軍來了。 反之,揮舞右臂,則是李參去圍堵華車等人。 之所以這樣的安排,是斥候不會回隊,而是直接沖進上峽門關隘內。 為了避免暴露己方有埋伏。 畢竟征戰行軍,派出游騎前哨探路,是最基礎的常識。 李參好歹也是在邊陲之地,任職一郡太守的人,不可能這點常識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