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九章、漢旌風揚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鳥鼠同xue山與白石山之間的山道,并不長,也不算崎嶇。 就是有一點不好。彎彎曲曲的,岔道也多,平白讓人多走了許多路程。 也給華雄與杜都伯機會。他們遠遠在吊在宋健叛軍的前頭,時不時的在拐角處放支冷箭,然后就縱馬而去。 人沒傷幾個,卻讓宋健很煩躁。 他嘗試著讓幾十騎斥候去追逐,卻等來只有一半人回來。 索性的,他讓一隊騎兵手持大櫓走在前頭,來了個無懈可擊。反正就幾只小跳蚤而已,他沒心情陪他們玩貓和老鼠的游戲。 當然了,作為能被家族選中,派去抱罕經營的一支龐大賊寇隊伍的他,對行伍之事很是很謹慎的。每一次遇到岔路口,他都派出斥候進去打探一番確定沒有危險過后,才讓大軍迤邐而過。 雖然行軍速度慢了點,但也安全點不是? 但是呢,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頭頂的山巔上,有一名漢軍將士,正對背風的山坡拼命的揮舞著小旗。 這是一片地勢很平坦的山坡,斜斜向上五百步,便可以轉到山勢的向風面。 也就是宋健叛軍,正緩緩通行的山道側,連綿起伏的山坡。 是的,張都尉選擇的埋伏點,不是在岔道中。 而是用山體為掩護,從山坡居高臨下的發起沖鋒。 張都尉單手持著火紅旌旗,駐馬不動,讓雪花在盔甲上薄薄的鋪開了一層。他的身后,是近五百騎的大漢將士,他們嘴里咬著小木棍,同樣鴉雀無聲。 連身下的戰馬,都銜上了環。 而當山巔上那名漢軍將士,搖動了小旗,張都尉的眼眸就猛然迸出了一道冷光。雙腳往馬腹一踢,手中的旌旗也高高舉起。 瞬息間,就引發了,紅色軍服在雪白大地上渲染的洪流。在戰馬從小跑到加速中,慢慢演變成為一支脫離弓弦的箭矢。 飽飲長風,勢不可擋! 而在向風面山道行軍的宋健,猛然拉住了韁繩,大聲吼了一句,“止步!” “止!” “止!” ......... 讓他身邊的傳令兵,驅使著戰馬往隊伍兩極奔去,大聲傳令。 讓行軍的隊伍猛然止步,會導致陣型混亂,會引發兵卒恐懼不安。 這一點,宋健是知道的。 但是他顧不上了。 他看到了,山坡上的樹木積雪在抖動著,嗦嗦下落;他聽見了,有一股悶雷聲,由遠至近。 冬天是不可能打雷的。 至少宋健沒有見過,所以他心中隱隱有所悟。 只是可惜了。 他還沒來得及調度隊形,就看到兩里外的山巒上,猛然冒出來一桿繡斗大“漢”字的旌旗。旌旗的背后,同樣是火紅色點點,正在暈開山坡。 猶如初生的朝陽,賦予了天地間妖艷的萬道霞光。 “敵襲~~~~” “列陣~~~~~” 他凄厲的吼聲,猶如深山老林的夜梟,竭嘶底里。 但是他麾下的賊寇,會如他所愿嗎? 答案是否定的。 高速沖鋒而來的騎兵,兩里的距離不過是幾十個呼吸。 賊寇大軍們,已經看到陽光在刀鋒矛尖上跳躍,已經看到了漢軍臉上的猙獰與眼中的殺意。 所以他們也秉承了賊寇的本能。 一哄而散! 當了大漢將士,在軍法的嚴苛和軍魂的榮譽下,面對白刃加身也死不旋踵。 背上了賊寇之名,是無論面對任何情況,都會首先考慮讓自己活下來。就算是為此,要付出其他人的性命。 畢竟當賊寇,是為了大口吃rou大口喝酒大秤分金。 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而別人死了,自己還能多分一些。 當然了,足足四千余人的隊伍,還是有精銳的。 守護在宋揚身邊的三百騎,就以極快的速度行動起來。不過他們是將宋揚圍了起來,而不是勇猛的迎漢軍而去。 他們是私兵,保護家主才是永恒不變的職責。 宋健身邊的五百騎,也是能快速反應的精銳。但是他們被倉皇亂竄的賊寇給堵了,根本沒法讓戰馬跑起來。 沒有速度的騎兵,還不如一名步卒更具備殺傷力。 宋健看著亂糟糟的隊伍,心中凄涼一嘆,下令自己的部曲下戰馬結陣。 而有速度的騎兵,則是無可匹敵的鋼鐵洪流。 張都尉引領的大漢騎兵,已經奔到賊寇軍二十步的距離了。 前排的騎兵都放平了卜戟和長鈹。 卜戟,類似于戈的兵器,只不過前頭冒出了兩面開刃的劍尖。 長鈹,也做長鉟。劍屬,長形兩面有刃,古兵器之一。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卒從起碭,以連敖入漢,以長鉟都尉擊項籍,侯?!?/br> 顏師古注曰:“長鉟,長刃兵也,為刀而劍形?!?/br> 這兩種兵器都有一個特點,捅入敵人身體后,橫叉會阻礙長柄不會繼續突入。騎兵們只需要雙手用力一挑,就能將掛在兵器的尸體甩開。 運氣好點的話,橫叉甚至會在力反作用的慣性下,直接將尸體給撞飛出去。 雖然說,如今大漢騎兵的長兵器,普遍裝備著長矛與長槍。但是在西涼,因為長期與羌胡作戰的關系,還依然保留著西漢時期的兵器。 當然了,如果是鋒刃將近三尺的馬槊,殺傷更大,直接可以將兩三具尸體串起來。 但那玩意太貴了,貴得連張都尉這樣的軍官都用不起。 不過對付賊寇,以卜戟和長鈹也夠用了。 只見他們雙手持柄,在沖入賊寇軍陣捅入人體后,便雙手用力兩側挑開。順便的,以身體重力讓戰馬配合無間,往兩側分開。 讓出了中間的道路。 對! 手持長兵器的前排的騎兵,就是為了打開敵方陣列缺口的。 因為跟隨他們身后的騎兵手中,都是高高揚起的,閃著陽光冷芒的繯首刀! 作為取代長劍成為戰場主角的兵器,厚脊、單面開刃利于砍殺的特點,讓任何人都不愿意近距離面對。 “殺!” 蹄聲急促,刀光匹練! 頭顱飛紛,殘肢飛舞,鮮血飛揚! 火紅色的大漢旌旗,依然馳騁向前,銳不可當。 火紅洪流的大漢將士,依然如離弦的箭矢,擋者披靡。 在戰馬嘶鳴和賊寇哀嚎中,迸發了一句讓天地色變的怒號:“大漢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