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他診脈水平高,價格又便宜,遇上家中困難的,還愿意主?動幫忙。這才大半月,長溪鎮民就?已?經口口相傳,都說鎮上來了個好心腸的神醫,都愛來找他看上一看。 越辭看著薛應挽彎起的唇角,寫?診方時?熠熠發亮的眼神,問道,“在長溪會比在朝華宗更開心嗎?” “不知?道,也許吧,”薛應挽聲音輕快了許多,“朝華宗里大家很厲害,也沒有人會生病。在長溪,就?總是會有需要看病診療的人?!?/br> 大概總而言之,就?是令人多了一種被需要的重視。 來看診的人逐漸減少?,正要收起紙筆之際,院中來了最后?一位客人。 此人身著白衣,樣貌清俊,腰間別著一柄折扇,一副文質彬彬模樣。 與其他看診之人不同,面上非但沒有疾病之相,反倒看起來神采奕奕,手中更是提了一只木攢盒。 薛應挽像是早有預感或相熟,沒有抬頭,繼續收拾著桌上物品。反倒越辭盯著來人上下巡視,似是看出他不像來看診之人,目光流露不解。 那人也同樣疑惑薛應挽身邊多出之人,且看起來關系十分不錯,清咳一聲,喚道:“阿挽?!彪S后?自然而然坐上石桌位置之一,看向薛應挽,聲色清和,禮貌相詢:“這位是?” 薛應挽答道:“是我一位師弟,名叫越辭?!?/br> 小昭一家搬走后?,長溪便無人知?道他二人是朝華宗弟子?,男子?也只當薛應挽口中“師弟”指的是他學醫之處,并不多過問。 看出越辭年紀不大,還主?動頷首示意:“我是你師兄的好友,莫遷,字彥平?!?/br> 越辭目光一凜。 薛應挽沒有字,上一個他喚“阿挽”的人,還是與他打了一架的蕭遠潮,正鑒于此,他對薛應挽被喊“阿挽”這個名字幾乎有點本能反感。何況才到?長溪幾日,便有了如此交心,到?能稱呼親昵小名的好友嗎? 許是感受到?越辭身上帶的敵意,莫彥平莫名覺得頭皮發麻,卻不想過多探尋,正了正身子?,與他退開一點距離,目光重新回到?了薛應挽身上。 將帶來的攢盒打開,露出精致擺放著的干果蜜餞,粗略一數,也有十數種之多。 “前幾日你說沒吃過桃子?蜜餞,我特意回了一趟鄉下老家,問外婆取了不少?。還有之前你說好吃的,杏子?,蘋果蜜餞,都給你一并帶來了?!?/br> “只是隨口一講,不必如此,”薛應挽從方才看診病人給的銅錢中數出不少?,放到?莫彥平面前,道,“辛苦你跑這一趟?!?/br> 莫彥平沒有收下,道:“這有什么辛苦的,是我主?動去替你取,何況你我之間談什么錢?” 你我之間? 越辭眉心斂得更緊,轉過身子?,看向這個正在想方設法討好薛應挽的書生。 他突然開口,“你們認識幾天了?” 莫彥平算了算日子?:“十日有余?!?/br> 越辭道:“那倒也巧,我經常和師兄提要多下山看看,結交些好友,結果師兄才到?長溪半月,就?能結交莫公子?這樣合心意的好友?!?/br> 莫彥平:“阿挽心性良善,能與他結交是小生之幸?!?/br> 越辭又問:“不知?莫公子?是怎樣機緣巧合遇上的我師兄?” 莫彥平對于薛應挽這個師弟是有點子?怵的,雖是長得一副神采俊朗,笑臉迎人,聲色溫和,可對上自己時?總覺得那雙眼睛冷冰冰的,看得人直瘆。 畢竟是好友師弟,莫彥平也不好表達不適,說不準還是自己多想了呢?稍加思酌,如實?回答道:“我母親身體一直有恙,時?常會眼前生黑,渾身無力?。那日我隨母親出門散步,她在街上忽而犯了病,若不是遇到?阿挽,還不知?會是什么結果?!碧峒按?,又慶幸地嗟嘆,向桌對面的薛應挽投以感激目光。 越辭偏了偏頭,恰好擋住他二人視線相接。 “噢——那確實?幸運,你母親現在身體還成吧?” “多虧阿挽,現下調理得越來越好了?!?/br> “應挽一向心地善良樂于助人,順手而已?,不算什么大事,”越辭贊同點頭,唇角向上彎出弧度,卻不見一絲笑意,“從前一起修……學習時?,應挽就?經常幫助同門的師兄弟?!?/br> 薛應挽眼皮一跳:“你叫我什么?” 莫彥平忙著與越辭搭話,生怕哪處不妥,贊嘆:“能與阿挽交到?朋友,確實?是占了大便宜?!?/br> 越辭取了攢盒中一只杏子?蜜餞,問莫彥平:“可以吃嗎?” “當然可以,”莫彥平忙道,“你是阿挽師弟,那也是我的好友,若是覺得好吃,我下次再帶多些來!” 越辭咬著蜜餞,眼睛瞇起:“嘶,好酸?!?/br> “酸?不應當啊,熟杏味甜,何況我外婆慣是愛放不少?蜜——” 莫彥平心生慌亂,也想伸手去取一片來試,越辭提前一步將桌中央攢盒合上,推到?了自己與薛應挽一邊:“辛苦莫公子?跑一趟,不過應挽之前就?不愛吃太酸的東西,下次就?不必這么客氣了,再想吃,我帶他去買就?可以?!?/br> 莫彥平有口難言:“這,這……” 他不傻,若說前幾局還是尋常問答,后?面的便已?經不加掩飾的擠兌了,從小讀圣賢書長大也讓他不會去與人主?動爭吵。 何況越辭一沒挑釁二沒罵人,只旁敲側擊講了幾句話令他難堪,和一個年紀比自己小的孩子?較真,說出去才算真的沒了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