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4】celtic(凱爾特):其他細節不談,三個我覺得和魔法聯系緊密的點: 亞瑟王傳說(arthurian legends)——它包括了梅林(merlin)、湖中女神(lady of the lake)、莫甘娜(man le fay)、圣杯(holy grail)、石中劍(excalibur)等等?,F在普遍接受的理論是,亞瑟王的傳說是從凱爾特人的神話故事中發展出來的。這些故事在英國資料中出現的最古老的形式是威爾士的mabinogion,但愛爾蘭的許多神話與亞瑟王的浪漫故事明顯相同。 德魯伊(druid)。根據希臘和羅馬的記載,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有一個被稱為德魯伊的 “魔法-宗教專家”的祭司種姓,但對他們的了解非常有限。愛爾蘭方言資料也提到了德魯伊,將他們描繪成不僅是祭司,而且是擁有超自然力量的巫師,他們使用詛咒和占卜,反對基督教的到來。 節日與歷法。最早被證實的凱爾特人歷法是科利尼歷法(the coligny dar),日期為2世紀,因此牢牢屬于伽羅-羅馬時期。中世紀愛爾蘭日歷中的一些節日有時被猜測為史前節日的后代,特別是通過與科利尼日歷中的術語進行比較。尤其是beltane(貝坦節),中世紀的愛爾蘭作家認為它起源于古代。samhain(薩溫節、三圣節)和imbolc(伊博爾克節)這兩個節日在愛爾蘭的傳說中與 "異教 "或德魯伊教無關,但自19世紀以來一直有關于它們具有史前背景的提議。就samhain而言,john rhys和james frazer就認為這個節日是 "凱爾特人的新年"。 【5】germanic pagan(日耳曼異教):又稱日耳曼多神教。日耳曼異教包括從鐵器時代到中世紀基督教化期間日耳曼人的各種宗教實踐。宗教活動是早期日耳曼文化的一個基本要素,符文(runes)就被用于他們的宗教活動。從考古遺跡和文學資料中,日耳曼民族中的一些共同或密切相關的信仰,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后一個地區被基督教化時。根植于原印歐語系(proto-indo-european)的宗教,原日耳曼(proto-germanic)宗教在遷徙時期得到了擴展,產生了諸如北日耳曼民族中的舊北歐(old norse)宗教、大陸日耳曼民族中的異教以及舊英語民族中的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異教。日耳曼異教在10世紀和11世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冰島的文本中得到了最好的記錄?!緩奈夷壳安榈降馁Y料,除開符文和具有宗教活動,我著實沒看出日耳曼異教和本文的聯系何在(而且這兩者也不是日耳曼異教獨有的)。所以可能只是為了當作德拉科查閱的資料之一出現?畢竟查古老的資料很難直接找準…】 【6】舊歷:原文“the old dars”。根據我所查到的資料應該是從凱爾特人那里延續發展的一種日歷,感覺和中國的農歷有點像。根據日月劃分一整年,有許多對應的節日。 【7】格拉斯頓伯里(glastonbury):是英國薩默塞特郡的一座城鎮與民間教區,位于英格蘭薩默塞特郡門迪普區的薩默塞特平原上,距離北面的布里斯托爾大約37公里。格拉斯頓伯里在前基督教時代可能是一個具有重要宗教意義的地方,與許多神話故事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在威爾士的杰拉德和蒙茅斯的杰弗里的著作中,格拉斯頓伯里托爾(the tor)【tor指小山丘】(山丘上還有一個圣邁克爾塔,是一級保護建筑(grade i listed building))與傳說中的阿瓦隆島(the isle of avalon)【詳見notes17】是同一個地方——那里被描繪成了亞瑟王最終安眠之處。(自從1191年gerald of wales據稱發現了亞瑟王(king arthur)和桂妮維婭王后(queen guinevere)貼著整齊標簽的棺材后,托爾(tor)就與阿瓦隆和亞瑟王聯系在一起。christopher l. hodapp在其《傻瓜的圣殿密碼(the templar code for dummies)》一書中斷言,格拉斯頓伯里托爾是圣杯的可能地點之一,因為它靠近存放南特杯的修道院。) remains of st michael's church at the summit of glastonbury tor 而由不列顛人建立的修道院(the abbey),至少可以追溯到7世紀初,盡管后來的中世紀基督教傳說稱修道院是由joseph of arimathea在1世紀建立。這個傳說與robert de boron版本的圣杯故事和格拉斯頓伯里與亞瑟王的關系(此關系至少可以追溯到12世紀初)密切相關。william of malmesbury稱這座建筑為 "英格蘭最古老的教堂"(有版本的亞瑟王傳奇稱蘭斯洛特(la)最后回到修道院終身懺悔亞瑟之死),此后它被簡單地稱為老教堂,因為它在7世紀之前作為凱爾特人的宗教中心已經存在了很多年。 【8】the mendip way是一條80公里的長距離人行道,橫跨門迪普山(mendip hills),從韋斯頓-蘇-馬爾(weston-super-mare)到弗羅姆(frome)。它被分為東西兩部分。 【9】utricularia vulgaris (greater bladderwort or on bladder-wort) 是發現于亞洲和歐洲的一種水生貍藻物種。這種植物是自由漂浮的,不會生根。莖在一個生長季節可以達到超過一米的長度,但在冬天會枯萎并形成越冬芽(turion)。葉子呈細小的羽狀分裂,長度在1到8厘米之間,帶有許多囊狀的陷阱(它是食蟲的)。4月至8月間,黃色的花開在水面以上的莖稈上。在亞洲東部和北美,它的位置被相關種 macrorhiza取代。 【10】osmunda regalis(royal fern)是一種落葉蕨類植物,原產于歐洲、非洲和亞洲,生長在林地沼澤和溪流岸邊。由于其肥沃的葉片外觀,該物種有時被稱為開花蕨。 【11】ophioglossum vulgatum(瓶爾小草)為瓶爾小草科瓶爾小草屬下的一個植物種。根肥厚rou質,莖短而直立,葉片單葉全緣rou質,有時葉片上同時著生孢子囊枝,地生型的蕨類,可見于臺灣低海拔地區,有時公園中空曠的草地上也可見到。整個葉片湯匙狀一片片挺出地面,因此又俗稱為一葉草,是一種治瘡的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