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此時再朝五神峰看, 他微微仰頭,身形似與曾經的衡山先輩重疊,看到了一條舊路。 五神峰在他眼中,可以是五座山峰,也可以是 五柄利劍! 他們各成姿態,卻又渾然一體。 趙榮滿面喜悅,一路盯著五神峰,漫步到山下驛站。 山下的幾名弟子立馬瞧見他,不由微微一愣。 有弟子趕忙上前詢問:“大師兄出關了?” “還沒有?!?/br> 趙榮笑了笑,順便帶上今早的飯食,省得他們再跑一趟。 幾名弟子見他身形漸遠,不由議論起來。 “大師兄看上去,怎么有點不同?” “是啊,” “與從北邊剛回來相比,氣質忽然變了,像是沒了武林中人的風塵氣?!?/br> 一名年長的弟子教訓道: “閉關清修,自然遁出紅塵。但是,也要有那個心境才行?!?/br> “不少人閉關練功,煩惱根反而在腦海中擴大,甚至走火入魔,像大師兄這樣的,那是極少數?!?/br> “若是讓你們在山中閉關,與歲寒三友作伴,你們能靜下心來嗎?” “那可不是一日兩日?!?/br> 兩名較為年輕的外門弟子趕緊搖頭,“不能不能?!?/br> “還是和大家一起練劍奏曲的好?!?/br> 年長弟子這才點頭:“不要好高騖遠,像大師兄這等天賦,江湖罕見?!?/br> “但咱們也不可懈怠?!?/br> “自打東方不敗下黑木崖殺穿延津梅林,魔教聲勢大漲、愈發猖獗,連他們的邊緣人馬都紛紛躁動?!?/br> “江湖亂局已成,武林各處爭斗尤勝往昔?!?/br> “他日正邪兩道再度爆發大戰是少不了的,不好好練功,往后與那些賊匪作戰,不僅是吃苦頭,連命也保不住?!?/br> “是!” …… 江湖上風起云涌。 天柱頂峰,又過去十多日。 趙榮雖在閉關,日子卻極為充實。 石洞中。 他拿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陣法、劍法、運氣法,打xue法本來是雜亂無章、極其復雜的東西,硬是被他以百川奔流的手法融在一起。 恒山陣法給趙榮的啟發極大,若不是這次在覺悟山上看恒山弟子以陣攻守,他便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無中生有。 驚門十三劍的出現,又如一把關鍵鑰匙,這才打開衡山劍陣的大門。 “京門xue” “期門xue” “……” “天池xue,好!” 趙榮刻畫好最后一筆,長呼一口氣。 陣法根基來自恒山,劍法融合了衡山快劍,打xue法自然來自驚門十三劍。 如此一來,單論個人,不管是目力還是打xue技法,上限遠沒驚門十三劍高。 可是七人成陣,就能以弱敵強。 七人單獨斗不過太保,一擁而上也斗不過太保,但成陣之后,就能與太保相斗。 恒山陣法得此一項,就成北岳鎮派之技。 這陣法糅合極多,其中目力打xue機巧是一般人抓破腦袋也想不到的。 恐怕就是恒山弟子見了,除了有一絲熟悉之外,也只能以為這是衡山新陣。 “南北相對,各有陣法,甚為合理?!壁w榮笑了笑。 “可惜驚門十三劍太難練,否則本派弟子用這劍法架陣,威力定超恒山陣法?!?/br> 當天晌午,有弟子來到天柱頂峰送飯。 趙榮叫他們帶消息回門派駐地。 晚上日頭沒落,馮巧云就來到山上。 趙榮將所刻陣譜交在她手中,讓她轉交莫大師父。 這東西貴重,叫山下弟子送回去他不放心。 心中又有緊迫感,盼望米為義他們能早日練陣。 若他們練得順利,后面就在十四代弟子中擴大練陣規模。 “師兄年關前可會下山?” “會?!?/br> 馮巧云聞言笑道:“那禮祭就放在年關了?!?/br> “好?!?/br> 趙榮沒意見,年關本來就要拜祖祠,當下這節點并不適合大cao大辦,還是低調一點好。 馮巧云帶陣譜下山,星夜回到衡山派駐地。 酉時末,她將陣譜送到琴軒,伴著一盞孤燈調弦的莫大先生接過馮巧云遞來的陣譜。 一入手,就看到封面上寫著幾個大字:衡山驚門北斗劍陣。 看到寶貝徒弟的字跡,他已雙目含笑:“巧云,你看過嗎?” 馮巧云答:“還沒?!?/br> “那你師兄有沒有叮囑什么?” “有?!?/br> 馮巧云一字不差的帶話: “師兄說,目力法門已經教給未錦師妹他們,師父只需帶著他們熟悉這譜上的身位變化,再按照驚門十三劍的打xue法用劍便可?!?/br> “關鍵技巧,都記錄在上面?!瘪T巧云又道:“師兄說忙于練功,這陣譜不算完善,往后還要修補?!?/br> “他說您看了陣譜,立馬就懂?!?/br> 莫大先生微微點頭。 “一起看吧?!?/br> 見徒弟眼中滿是好奇,于是將其中幾頁紙交在馮巧云手中。 又點起一盞燈,師徒二人拿著陣譜細細看了起來。 一開始,莫大先生臉上的表情是比較隨意的。 按照小掌門的話,以他老掌門超過一甲子的修為造詣,看懂這門新創陣譜,應該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如趙榮之前創的仙三招法,他雖驚異其中巧思,但理解起來并不難。 此時看劍陣,也帶上了差不多的心情。 莫大先生拿起了劍陣法中的“膻中劍”,講的是仙巖快劍打這路要xue。 原來如此。 莫大先生心想:“內門弟子都很熟悉仙巖劍路,上手簡單?!?/br> 他再往下看,便牽扯到步法闡釋。 雖然用的是衡山派輕功,但這套步調卻甚為奇特。 與恒山陣法神似,但形態完全不同。 這倒是好理解,畢竟兩派分屬兩套運氣法門,劍招更不一樣。 莫大先生雖是一派宗師,但他不是恒山派宗師,定閑師太若看了步調法門,登時要喊一聲“妙”,又要念佛號“善哉善哉”。 所以,哪怕是莫大先生初看這步調,只靠腦子是絕不夠用的。 不得不腳下連踩,將步調全走一遍。 一遍走完,莫大先生忽覺不妥。 “不簡單?!?/br> 他面色有變,又連走幾遍,手上長劍已成仙巖劍路。 七八遍使完,他生出許多感悟出來。 這些感悟、技巧,便是要傳給那些練陣弟子的。 莫大先生越是實cao,越發現不簡單。 就像是恒山掌門定閑師太第一次摸到恒山劍陣那樣。 “這步調結合劍招,總叫老夫有種意猶未盡之感,這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