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
他拿起陣譜繼續往下看,上面又講到,如何將驚門十三劍打xue法融入其中。 看到其中細則,莫大先生汗毛一豎。 驚門十三劍與衡山劍法是完全不同的體系,想要融入一套劍招,往往拖泥帶水,還不如各自分開利索。 但是 這陣譜所記之法,與生搬硬套毫無關聯,仙巖劍路與那套步調相融,竟能完美搭配打xue法! 三者融在一起的機巧,叫莫大這位劍道宗師看了,立馬生出一種強烈的震撼感來。 這. 海納百川,融百家之藝! 這要何等眼力與悟性! “跳出衡山劍法,老夫自問遠達不到這份眼界?!?/br> “阿榮的眼力,已經超越我?!?/br> 莫大到底是劍道宗師,他也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 使用快劍時,兩邊的人在動,兩邊的劍在動,只有穩穩打中xue道,才能不破壞整體劍陣協調。 恒山劍法穩如磐石,較為柔順。 衡山劍招更快,快中打xue,難度可想而知。 這比恒山劍陣更難,普通弟子是做不到的。 想到此節,莫大先生又看向陣譜最后提到的“開眼”字樣。 “妙??!” “若是目力足夠,便能運行此陣!” 他心中如何不驚,盤根錯節的東西,竟能層層遞進,梳理得這般清晰。 若按照劍陣所記,七人成一陣,確實能發揮不俗威力。 莫大先生看完后,也不再有“偷師恒山派”的包袱。 這套陣法與恒山陣法并不相同。 雖然沒到小掌門所說“看了陣譜,立馬就懂”的地步,但莫大先生對自己的悟性還是比較滿意的。 看完了“膻中劍”,他又翻開下一譜“天池劍”。 眼睛一掃,老人家的面色登時變了。 紫云劍路?! 而且,又是一套新的步調,這步調與上次一樣,還是從恒山陣法中衍變。 劍法不一樣,步調不一樣,打的xue道不一樣,所以打xue技巧也不一樣! 這. 莫大先生湊到燈盞下,揉了揉渾濁的老眼。 他沒有再使劍招,而是翻到劍陣下一譜:“商曲劍”。 這次用的不是驟雨快劍中的紫云劍路,而是游龍換手快劍中的安上劍路。 再看向后面的“章門劍”。 打章門要xue的弟子需用游龍快劍中的白馬劍路。 莫大先生心中震撼,又把馮巧云手中的幾張譜子看了一遍。 果不其然。 一譜一劍,七人七樣! 并且,這游龍換手快劍與回風落雁劍招法有過結合,換手劍路并不少。 用這四路快劍的弟子,在陣法中還有深層招式,可以突然互相換手換xue變陣。 如果四人各練會四譜,便能完成四象輪轉,與另外三人結合,多出諸般變化。 這就要考校布陣弟子的功力了。 他捋著白須,一時間沉默了下來,難以描述此刻的心情。 越是鉆研進去,越是感覺手中劍譜在變沉。 分明只是幾張紙,卻重于山岳。 這幾乎就是鎮山之寶! 莫大先生翻到封面,又看向那幾個大字“衡山驚門北斗劍陣”。 初時隨意,此刻卻有種肅然起敬之感。 也明白了小掌門的用意。 一人一劍,各有變化,如北斗七星各閃光芒,難怪敢叫衡山七子。 馮巧云本就是武癡,盯著劍譜,慢慢領會其中玄妙,當真是如癡如醉。 “師兄當真是天下奇人?!?/br> 馮巧云笑道:“師父,多虧你將師兄收入門墻,否則我此生不知要錯過多少風光?!?/br> “那東方不敗雖是天下第一,威震武林,我卻是佩服師兄更多一些?!?/br> “天下第一也是照著原有功夫練的,師兄卻在走向屬于自己的道路?!?/br> 莫大笑道:“這些夸贊話你與我說便好,莫要在他耳邊說?!?/br> “他畢竟年少,一旦尾巴翹上天,他敢上黑木崖找東方不敗?!?/br> 馮巧云認為小掌門是一個極穩重之人,心下不太認可老掌門的話,但她一向敬師,不會在這些小事上反駁。 又聽莫大問:“他可說年關下山?” “說了?!?/br> “那也沒多少天了,”莫大瞧著手中劍譜,又道:“明日把你二師兄,三師兄還有練陣的七人都叫來,我們要抓緊時間?!?/br> 七人各練一譜,每一譜都不同。 這劍陣諸多奇妙處,大家練的快劍劍路不一樣,集思廣益能加快進度,少走彎路。 若是小掌門下山之后,瞧見眾人毫無進展,豈不是不太美妙。 馮巧云立馬會意,笑著應了一聲。 等她走后,莫大先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昂首闊步走到衡山祖祠之中。 敬了幾炷香后,老人將陣譜放在煙熏之上轉了幾圈,帶上香火氣。 “師父,師祖,師叔祖” “恁們也瞧瞧,我這乖徒弟創的劍陣可還過得去眼?” 莫大先生炫耀了幾句。 又正色道: “這個年關一到,弟子便要正式立定衡山十四代掌門人選?!?/br> “各位先輩,一定是一百個滿意?!?/br> “阿榮他天資聰穎,世所罕見。但終歸年紀小,興許未來還有挫折劫難?!?/br> “諸位先輩,請護佑他?!?/br> “叫他平安長大?!?/br> …… 天才晴過兩日,忽又陰云密布。 第五天,瀟湘大地又下了一場雪。 五神峰上的雪更大。 天柱之巔,峭壁崖洞卻有好幾個冰雕,有大有小。 仔細一瞧,是被人用劍削出來的。 申時末,驛站三名弟子一道頂著風雪,走雪路登峰,送上飯菜。 他們是新來此地的一批弟子,之前山下幾人已被換到宗門駐地。 這可是極好的差事。 上峰頂送飯之余,若有內功招法上的疑問,每次問一個兩個,大師兄都能快速準確地解惑。 雖然其余師兄師姐也能有解。 但大伙發現. 大師兄給出的回應,往往能直擊要害,叫人瞬間醒悟。 其后按照他指的法子去練,只要不是太笨,困惑許久的問題,基本都能解決。 驛站守山在平日里不算好活,畢竟這里很偏僻。 可到了大師兄閉關時間,從外邊輪值在此的外門弟子,就叫別人羨慕了。 天沒暗,可山間霜霧極大,過三丈就看不清了。 這時 三名衡山弟子一邊歡談一邊下山。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名不及三十歲的弟子道:“原來我是發勁法弄錯了,難怪劍招怎么使怎么古怪?!?/br> “大師兄可真是厲害,只問了幾句,叫我使了兩招,便看出癥結所在?!?/br> 另外一人嘖嘖稱奇:“我才從常德府那邊回來,許久沒有見過大師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