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節
那石昆玉今年年初才調來蘇州,上來就按治豪橫,剖析獄訟,輿論翕服。 以徐少泉為首的,蘇州地主豪強被這位石太守三把火燒懵了,找到李淶想辦法。 朱翊鈞也算看明白了,只要銀子到位,誣陷同僚,甚至將人關進大牢這種事,這些人做起來一點也不手軟。 他是巡撫,別說蘇州,應天十府都得聽他的。就算知道石昆玉是被冤枉的,也沒人敢跟他作對。朱翊鈞先讓人去把石昆玉放出來,又宣他問清楚此事來龍去脈,還牽扯了朝中哪些官員。 這事兒還真的交給海瑞來查,只有他,才能不被任何權勢影響,秉公執法,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朱翊鈞道:“你就在這里,把掰開揉碎,給朕查清出來。不僅要查李淶,還要查這個徐少泉,以及當地這些土豪劣紳?!?/br> “該罷官罷官,該流放流放,該砍頭砍頭?!?/br> 海瑞一一應下來,又道:“陛下暫且在蘇州府委屈幾日,臣查清此案就護送您回鑾?!?/br> “???”話題轉得太快,朱翊鈞沒反應過來,“誰說朕要回鑾?” 海瑞道:“臣雖不便詢問陛下離京之緣由,但陛下乃天下共主,國不能一日無君,陛下也不可在民間久待?!?/br> “朕……” 朱翊鈞本打算跟他好好掰扯兩句,皇上的事兒讓他少管。轉念一想,海瑞這人,之所以在朝中是個鬼見愁,沒什么朋友不算,人人都懼他三分,就是因為他腦子里只有一根筋,認死理。 說白了就是油鹽不進,他說要送朱翊鈞回鑾,那朱翊鈞說什么都沒用。 他也不想和對方硬碰硬,只得先應下來:“當務之急,是先處理李淶等人,朕還要在蘇州府多待些時日,等你將此案徹查清楚再說?!?/br> 第二天,蘇州城就傳遍了,海青天來了,來提他們鏟出那些魚rou鄉里的土豪劣紳。百姓們紛紛來到府衙前,跪拜磕頭,表示對海青天的愛戴。 朱翊鈞帶著張簡修,從后門溜出去了。 現在,他要去看看他贏回來的拙政園。 這一次,他們直接走正門,亮出地契,堂堂正正的進去。 王錫麟的家人一早就聽說,他把拙政園輸了,人還被官府抓起來了。 原來這王錫麟家中不但有妻子、兒女,還有妾室、丫鬟、仆人。 他的妻子看起來倒是鎮定,或者說哀莫大于心死。 看到朱翊鈞手中的地契,臉上沒有半分難過,甚至苦笑了兩聲:“這就帶著家眷給公子騰地方?!?/br> 朱翊鈞問:“你們搬去哪里?” 王夫人搖頭:“城外的祖宅和田產早就被王錫麟敗光了,如今,拙政園也沒了,我們哪兒也去不了?!?/br>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王錫麟肯定是回不來了,即便能回來,相信你也不愿再與他過下去?!?/br> “這園子,就算還給你們,孤兒寡母,你們也護不住?!?/br> “我給你一筆銀子,你遣散家仆之后,也足夠你后半輩子衣食無憂?!?/br> 王夫人也是出自昆山書香門第,不僅長得漂亮,還知書達理。 朱翊鈞說得句句在理,也頗為她著想,他沒有理由不答應。 這時王錫麟的女兒卻道:“我父親欠的那些債……” 朱翊鈞晃了晃手中就地契:“放心,不會有人再來向你們討債?!?/br> 他知道,小姑娘想問的不是債務問題,便又說道:“也不會有人強迫你們委身青樓?!?/br> “娘,我們不用被賣去樂云樓了!” 樂云樓就是蘇州城最大的妓院,也是徐少泉的產業。 朱翊鈞想,回去就讓海瑞將此地和永盛坊一起查封了。徐少泉有的是銀子,正好拿出來,給那些可憐人做遣散費。 等朱翊鈞處理完事情,張簡修這才迫不及待,拉著他逛園子。 園子太大,王夫人還貼心的讓兒子給他們做介紹。 江南園林與京師的四合院截然不同,水榭亭閣皆是依水而建。 朱翊鈞從小在西苑長大,太液池兩邊的殿宇樓閣都是仿造江南風格建造,與大內相比,多了幾分江南水鄉的婉約與秀美。 可是,拿來與真正的蘇州園林相比較,只能說,也就學了個外形,而缺乏真正的神韻。 拙政園的南面多為住宅,其景致主要分為東、中、西三部分。 東邊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配以山池亭榭。 中間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怡人,臨水布局高低錯落,形態各異。 西面水池呈曲尺形,臺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意趣。最大的建筑名為卅六鴛鴦館,是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地方。 朱翊鈞想起萬歲山上的山前殿,也是皇帝宴請大臣和外賓的地方。跟這卅六鴛鴦館一比,莊嚴有余,雅趣卻差了不少。 他忍不住想,這么好的園子,可惜,他無福享受。 第240章 張簡修這個生長在…… 張簡修這個生長在北方的孩子,看到這么美的園林,興奮得跟個猴子似的,上躥下跳,一會兒跳上石橋,一會兒穿過回廊,一會兒又到了樓上。 朱翊鈞從小看著他長大,真就跟看著自己弟弟meimei一樣。 又忍不住想,要是母后和三個弟弟meimei來園子里游完,一定也會很開心吧。 若成祖沒有遷都北京,他還住在南京,南京離蘇州不遠,把此處設為行宮,到了夏天,帶上家人來避暑乘涼,倒也是很舒服的。 隨即他又搖了搖頭,在心里苦笑:“還沒親政呢,就開始琢磨怎么享受了?!?/br> 皇帝這份工作干起來就不容易,尤其是他這種王朝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的皇帝。 該享受的,祖宗已經享受過了,留給他的不是什么錦繡山河,海晏河清。 是一個超級超級巨大巨大的坑,他要是選擇在坑底躺平,會有無數人揮著鏟子,把他埋了。 他得借助大臣的力量,不停地往上爬,在爬的過程中,還得提防別有用心的大臣,把他推下去。 就算費盡力氣爬出了大坑,他還得想著如何為后世子孫把坑填上。 他很小就知道,這輩子他的使命是給大明王朝當牛做馬。 這一路走來,朱翊鈞都在想,園子怎么辦。張簡修忽然竄到他身旁,挽著他的手臂,叫“哥哥”。 朱翊鈞知道他想說什么,以眼神制止了他,又對王錫麟的兒子說道:“你會去忙吧,我們自己逛逛?!?/br> 等人走后,他才拉著張簡修,到旁邊的回廊坐下。從這里看出去,有大片的荷塘,遠處還有山巒和佛塔。這在蘇州園林中,稱作“借景”。 張簡修這里看看,那里望望:“這兒可太美了,哥哥,咱們可以不可以每年都來這里小住?!?/br> 朱翊鈞搖頭苦笑:“這輩子能來一趟,我就以知足了?!?/br> 到現在,朝中絕大多數大臣只知皇帝病重,正在靜養,太醫連思盛每隔幾日就要給他請脈,并不知道,皇上早已不在宮中。 好在他還沒親政,本來見外臣的次數就不多,又有太后和內閣幫著遮掩,否則早露餡了。 馮保站在他倆身后,心道:“要是有飛機和高鐵,你隔三差五來一趟都行,這就是工業革命的重要性?!?/br> 張簡修說:“那我們在這里多住幾日?!?/br> “多住幾日,海瑞可真就把我押送……護送回京了?!?/br> “額……”張簡修垂頭喪氣,“那怎么辦?” “跑啊,還能怎么辦?!币宦飞?,朱翊鈞都在琢磨,這園子究竟要如何處理。想了很多,但拙政園占地面積太大,景觀太多,做什么都不合適,空著又覺得浪費,這么大的院子,每年請人維護也需要銀子。 馮保想給他出個主意,要不開發成景點,收門票。 但這也就是想想罷了,現在全國人口總數才一億左右,車馬又慢,離開原籍還需要正當理由和官府公文,哪有那么多人出門旅游? 往回走的時候,朱翊鈞發現,有好幾撥人在門口徘徊。隨便找了個人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蘇州當地的商人,也喜歡拙政園,只是徐少泉這個惡霸,常年與巡撫勾結,他看上的東西,別人不敢覬覦。 昨兒朱翊鈞在永盛坊這么鬧一場,拿到了拙政園的地契,他們都想來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從他手中買走拙政園。 東西賣出去,那就是別人的,以后怎么樣,那也只能由別人說了算。 朱翊鈞沒打算賣掉拙政園。 他回頭打聽起跟他閑聊這人的情況,得知對方姓方,家里世代從事絲綢生意,累積了上前織機,家中還有不外傳的緙絲工藝,連宮里的皇太后也喜歡。 這話倒是不假,不但皇太后喜歡江南的緙絲、刺繡,先帝也喜歡,年年都在換新的式樣。 近十年,方家借著開海的東風,出口自家的絲綢制品,悶聲發大財,積攢了大量財富。 這位方圓外,有錢有閑又愛附庸風雅,尤其癡迷園林,自己也花錢造了幾處院子,但與拙政園都沒法比。 如今,江南一帶經濟越來越好,人口激增,城中再也找不出這么大這么好的一塊地方,用來造園子。 要是能得到拙政園,多花些銀子他也是愿意的。 回到府衙,朱翊鈞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去宣太守石昆玉覲見。 他向石昆玉了解了方家近十年來的納稅情況,家中有多少田產,在當地聲望如何,又派錦衣衛上街去打聽。 得知方家是他們當地的納稅大戶,從不向其他商人那樣,賄賂官員,偷稅漏稅。 方家雖然在城外置了些田產,但佃租是最低的,若收成不好,還會主動替佃戶免租。 錦衣衛回來說,方家的織工都是當地婦人,擔心這些婦人家中沒人照顧孩子,還開設學堂,讓孩子們讀書。 做過全面而詳盡的調查之后,朱翊鈞決定,由宿州府衙出面,將拙政園租給方家。前提是維護好園子原有的布局,不能隨意改動。 方家不缺錢,租金也不便宜,但方圓外喜歡,千金難買心頭好,當即支付了五年租金。 朱翊鈞拿了銀票,當晚決定跑路。 跑路之前,他還特意把海瑞叫來,特意叮囑他,李淶和徐少泉的案子,其中涉及多少官員,涉案銀兩多少,有哪些受害者,務必查得明明白白,嚴格依照《大明律》問罪。 徐少泉在蘇州的勢力盤根錯節,沒有個一年半載,是查不明白的。 但皇上決心反腐,海瑞性情剛直,最恨的就是貪官污吏。他向朱翊鈞保證,他一定秉公執法,查個水落石出。 朱翊鈞很滿意,當天夜里就帶著人跑了。 石昆玉看著他跑的,沒來由的想起蘇州城近來很流行的一折戲,叫《林沖夜奔》。 可海瑞不是高俅,朱翊鈞更不是林沖,他明明可以拿皇權讓海瑞服從,卻選擇以逃跑的方式離開。 這何嘗不是年輕的帝王對海瑞威望的肯定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