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此時,有下人向他們走來,不認得朱翊鈞,只對李承恩說道:“公子,外面已經準備好了,即將行射柳之戲,我家少爺派小的前來……”他又注意到一旁的朱翊鈞,機智的改了口:“請二位前去?!?/br> 朱翊鈞一聽射柳就來了興趣,拉上李承恩:“走,咱們去瞧瞧?!?/br> 第186章 朱翊鈞跟著李承恩…… 朱翊鈞跟著李承恩墜在眾人身后,人群三三兩兩,各自聊著什么,不時有女孩子的歡笑聲傳來。 李承恩能明顯的察覺到,有無數目光穿過人群投向他們這邊。不管是看他還是看朱翊鈞,他都有意無意的替弟弟當去這些打量的目光。 很快,眾人來到一大片開闊的草坪上,左邊是山坡,山坡下有一片桃樹林,桃樹下掛著秋千,女孩子們三三兩兩坐上去,等著看接下來的射柳表演。 右邊有一條小河,河邊幾顆大柳樹上,已經掛滿了無數高矮、大小不同的葫蘆,葫蘆上系著彩帶,隨著微風飄揚,陽光一照,頗有春日踏青的氛圍。 射指射箭,柳指柳樹,射柳就是將鴿子裝入葫蘆中,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葫蘆震動,驚起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這本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后來演變成一項古老的清明節習俗。 宮中也有射柳習俗,通常以表演形式,太監、錦衣衛射給黃上看,優勝者給些賞賜。 投壺、射柳、捶丸是這些貴族少爺們聚會最鐘愛的活動,漸漸也在明間流行起來。 朱翊鈞靠在李承恩耳邊問道:“哥哥,你的射術如何?” 李承恩笑著搖了搖頭:“我學藝不精,很一般?!?/br> 朱翊鈞眨了眨眼:“正好,我也是?!?/br> 李承恩溫柔的看著他:“你才不是?!?/br> 他倆說著悄悄話,那邊,比試正式開始。 王二公子作為主人,禮貌的請李承恩和朱應楨先射,因為他倆在賓客中身份最為尊貴,二人禮貌的推辭,還是請主人先來。 幾番謙讓之后,還是王二公子這個主人先來,他換上一身戎裝,背上箭袋,下人前來一匹棗紅馬,王二公子翻身上馬,騎行一段之后,彎弓搭箭,瞄準柳樹上一只系著大紅綢帶的葫蘆,一箭射去,正中葫蘆,鴿子振翅而飛,帶出漫天細碎彩紙。 “哇~”周圍迸發出熱烈的掌聲,以及此起彼伏的歡呼。 朱翊鈞又湊過去,低聲問李承恩:“看樣子是提前準備好的?!?/br> 李承恩道:“那是自然,這第一箭必須由他來射?!?/br> 朱翊鈞不解:“因為他是主人?” “因為今日是王小姐的生辰?!?/br> 那邊,鴿子在空中盤旋一陣,又回到了王二公子手中,他來到meimei跟前,送上那只小白鴿,為meimei慶生。 艷陽下,王小姐笑得比漫山桃花還要明艷。 周圍的小姐們雖然都出 身名門,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這么疼愛他們的哥哥,不少人向王小姐投去羨慕的目光。 朱翊鈞在人群中尋找張若蘭的身影,只見她置身人群之外,坐在桃樹下一方石桌前。 她不缺哥哥,也不缺哥哥的疼愛,自然沒有什么可羨慕的。 朱翊鈞還注意到,不遠處有一男子,一直目不轉睛的看著張若蘭,想靠近,又不敢。 很快,朱應楨上場,他起來一副書生樣,拉弓放箭的力道著實不小,瞄準一只高出的葫蘆就是一箭,鴿子沖出葫蘆,飛向空中。 周圍又是一片叫好聲,夸贊之聲不絕于耳。 朱翊鈞半瞇著眼:“不錯嘛?!?/br> 李承恩笑道:“那是自然,應楨可是成國公府的世孫?!?/br> 朱翊鈞冷哼一聲:“是是是,小國公爺,外公是前任錦衣衛都指揮使,叔公是現任錦衣衛都指揮使,舅舅是御前的大漢將軍?!?/br> 李承恩笑得無奈又寵溺,不知打哪兒摸出一塊酥糖,塞進朱翊鈞嘴里:“吃點兒甜的?!?/br> 這時,朱應楨朝他們走了過來,正要向李承恩打招呼,又看到朱翊鈞,驚訝道:“這位是?” 李承恩還未說話,朱翊鈞搶先說道:“在下李誠銘,是張若蘭的表哥?!?/br> 首輔家的外甥,朱應楨客氣的一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還主動報了家門:“成國公府,朱應楨?!?/br> 朱翊鈞想,就算是張先生的外甥,也不至于讓成國公的孫子這么客氣。他轉念想到陸繹,是張居正牽頭,為陸家平反,陸繹是朱應楨的舅舅,想必是因為這份恩情,所以才對他這個“張閣老外甥”客氣了幾分。 朱翊鈞笑道:“小國公爺,身體不錯?!?/br> 以后承襲爵位,各種祭祀活動都是體力活。 別人是來參加王孫公子的聚會,積攢人脈。朱翊鈞不一樣,他來湊熱鬧,順便物色將來替他干活兒的勞動力。 朱應楨一愣,不明白他這話是什么意思。又看向李承恩,他倆一起來的,才多會兒不見,李承恩竟然結實了一位新朋友。 這位新朋友長得不食人間煙火,說話卻有些奇怪。 這時,王二公子親自過來邀請李承恩,后者不好推辭,只得走上前。 李承恩性格沉靜,不喜愛出風頭,只挑了最近那棵柳樹,最顯眼的葫蘆,一箭射中,鴿子飛出,引得周圍一片喝彩。 主人和兩位貴賓之后,接下來,王二公子按照身份尊卑,逐個邀請,諸位賓客各顯身手。 這些人里面,大多 出自文官家庭,以讀書為主,騎射只是閑來無事練一練,射術參差不齊,有的射中高一點的,有的射中矮一點的,有的鴿子飛上樹梢,有的停在柳枝上撲騰。當然,也有射了好幾箭也射不中的。 有幾個武將出生的,自幼練習弓馬,射術明顯高出一截,選擇的葫蘆難度更大,鴿子也飛得更高。 但眾人卻并不非常在意結果,反而更追捧文官子弟,而忽略將門之后。 朱翊鈞默默看在眼里,心知朝廷歷來重文輕武,又向一旁的李承恩打聽,那幾個射術尤為出色的少年都是誰家的后人。 許多武職都是世襲,多觀察觀察,將來也好著重培養。 因為朱應楨在一旁,朱翊鈞不想暴露身份,也不再與李承恩過多交談,意興闌珊的看過所有人射柳。 他算是不請自來,雖是首輔外甥,但家中在湖廣經商,沒人真把他當回事。 但來者是客,不給他面子,好歹也要給張若蘭這個相府千金面子,王二公子親自過來邀請他:“公子也來試試吧?!?/br> 朱翊鈞心說你們都射完了,想起我來了,擺了擺手:“我不善騎射,就不獻丑了吧?!?/br> “無妨,大家結伴出門游完,助興而已?!?/br> 朱翊鈞不再推辭,看向李承恩,慢條斯理的說道:“行吧,那我就來給大家助助興?!?/br> 看到朱翊鈞射柳,張若蘭站站起來,往前走了幾步,莫名緊張起來。 王二公子請他去前面的空地,朱翊鈞卻擺了擺手,示意就在原地。 他所站的位置,距離柳樹要遠一倍,難度自然也翻倍。 下人遞上弓箭,朱翊鈞觀察柳樹上的葫蘆,一只掛在最高處,葫蘆很小,之前有人嘗試射它,卻都未能射中。 一只葫蘆掛在角落里,風一吹,垂下的柳枝半遮半掩,得從枝葉的縫隙瞄準,難度極大。 最后還剩一只葫蘆,上面插著一支箭,但鴿子卻沒有飛出來,垂著頭縮在葫蘆里,不知是死是活。 朱翊鈞接過弓箭,抬手,看不出瞄準的動作,箭已然出手,射向最高處,鴿子應聲而出,沖向云霄。 周圍的人正要鼓掌叫好,又見他再取一支箭,瞄準隱蔽在枝葉后的那只葫蘆,一箭過去,鴿子拍打翅膀,抖落漫天柳絮。 緊接著,第三支箭射出,擊中最后一只葫蘆,箭羽激烈震蕩發出嗡鳴聲,巨大的勁力將葫蘆中的鴿子彈向高空,奮力煽動翅膀,盤旋于天際。 周遭響起不可置信的驚嘆,這竟是一位十四五歲的少年展現出來的射 術。什么文臣武將、功勛之后,在絕對實力面前,都顯得黯然失色。 姑娘們再看不見別人,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王小姐更是大膽,覆在張若蘭耳邊問了一句什么。 張若蘭面色一沉,很是鄭重的勸她:“想都不要想?!?/br> 王二公子請他們到前面涼亭去坐,那里備好了茶水點心。 朱翊鈞婉拒道:“我得去若蘭meimei那邊看看?!?/br> 說著他轉身就躍上了山坡,幾步來到張若蘭身旁。那一直跟在張若蘭身邊的少年仍未離去,手里捧著一枝桃花,想要送出去,卻又有些膽怯。 朱翊鈞一把奪過他的桃花,遞到張若蘭眼前。 張若蘭不接,只詫異的看著他。朱翊鈞指著旁邊那少年說道:“這位公子送你的,他不好意思,我替他給你?!?/br> 張若蘭看一眼那人,卻皺起眉頭,冷聲道:“我不要?!?/br> 畫出了口,她又意識到自己面對的并不是什么表哥,而是當今圣上,有些懊悔自己的語氣,于是偏過頭去。 朱翊鈞倒是不介意,又把桃花塞進那少年手里:“她說她不要?!?/br> 那少年點了點頭,羞愧的轉身離去,走兩步,又依依不舍的回頭看向張若蘭。 朱翊鈞覺得好笑,這人看著也就十四五歲的年紀,看見漂亮姑娘就走不動道。 他問張若蘭:“這是哪家小公子,怪有意思的?!?/br> 張若蘭回道:“刑部侍郎?!?/br> 朱翊鈞想了想:“劉一儒?!?/br> 張若蘭驚訝的看著他,又想問“你怎么知道”。 沒等她問出口,朱翊鈞就給出了答案:“雖然刑部有左右兩位侍郎,但只有劉一儒是湖廣人士?!?/br> “應該與張先生是故交吧?!?/br> 張若蘭點點頭:“那是他的兒子,叫劉戡之?!?/br> 朱翊鈞對劉一儒的兒子并不感興趣,他只是來告訴張若蘭:“我要走了?!?/br> 出來半日,再不走,他回去又要露餡兒。 張若蘭看向不遠處的王小姐,有些為難,最后還是決定與他一同離開。 朱翊鈞卻擺了擺手:“沒關系,你留下來?!庇譁愡^去小聲道,“我哥陪我回去?!?/br> 第187章 張若蘭看一眼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