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節
“太宗……”趙貞吉感覺自己額上的汗都要下來了,低頭看了一眼準備的講義,“太宗見太子乘船,又問道:你知道船是如何在水中前行的嗎?” “嗯?”朱翊鈞覺得這是個好問題。以前他和皇爺爺住在西苑,每年的三四月,春和景明,湖光瀲滟,皇爺爺總會帶著他泛舟太液池。 “我記得,是用漿劃水,船就可以前行啦?!?/br> 說到這里,朱翊鈞又疑惑了:“為什么用漿劃水就能讓船在水里前行呢,這是什么道理?” “……” 趙貞吉實在不明白,在《唐太宗誨諭太子》中,李世民的皇太子李治,一問三不知。 而他們這位皇太子,每個問題,他都能反問出三個甚至更多問題。 一旁的馮保,聽他倆一問一答聽得倒是認真,心道:趙閣老答不上來的,我倒是可以試試。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好學,那數學、物理都可以安排上。 作者有話要說 趙貞吉對高拱說:“世所謂妖精者,張子其有也?!?/br> 翻譯一下就是:“張江陵真的是白龜變的!” 第107章 似乎感受到了馮?!?/br> 似乎感受到了馮保的目光,也轉過頭去:“大伴,你說為什么呢?” 馮保想告訴他: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這是趙貞吉的客堂,趙閣老現在的處境已經很艱難了,馮保是個厚道人,不忍心再讓他為難。只是笑著向朱翊鈞微微搖頭,朱翊鈞會意,復又在書案后坐下:“趙閣老,你接著講?!?/br> 趙貞吉今天上的是政治課,不是物理課。朱翊鈞是皇太子,未來的皇帝,學習的重點也應該是如何當一個賢明的君主。 “唐太宗對太子說道:船好比君主,水好比百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以后也將成為君主,怎能不畏懼?” “不!”他這一嗓子吼得干脆利落,趙貞吉和馮保一起看向他,預感不妙,他又要發表自己的觀點。 朱翊鈞說:“君主應該愛他的子民,怎么會畏懼呢?” “啊這……”趙貞吉有點跟不上他的思維,“老臣以為,愛或是恐懼,并不矛盾?!?/br> “自然是矛盾的,”朱翊鈞笑道,“愛,是想要靠近,畏懼,是想要遠離?!?/br> 趙貞吉很快就抓住了重點:“君主當然應該愛他的子民,唐太宗所說的畏懼,是百姓如水一般,擁有讓君主這艘船傾覆的能力?!?/br> 朱翊鈞立刻說道:“那么君主畏懼的就不是百姓,而是失去權力?!?/br> “啊……” 趙貞吉還沒來得及說話,緊接著朱翊鈞又向他拋出一句:“所以,這樣的君主,他也并不愛他的子民,他愛的只是權力?!?/br> “這……” 趙貞吉愣在當場,不知該如何接下去。 朱翊鈞又一臉真誠的說道:“我沒有說唐太宗不好的意思,他是一個好皇帝,我們應該向他學習?!?/br> 趙貞吉還愣在那里,看起來像是卡在了剛才一頓關于“愛百姓”還是“愛權力”的邏輯上,沒緩過神來。 馮??粗奶拥钕?,小臉上滿滿的都是求生欲,簡直太可愛了! 朱翊鈞想起來,后面還有內容沒講完,但一上午就快過去了,他又乖乖地坐好:“趙閣老,你繼續講吧,我不說話了?!?/br> 趙貞吉:“……” 給這位皇太子講一堂課,比給皇上日講半年還累。 “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圣,此傅說所言,可以自鑒?!壁w貞吉看向朱翊鈞,“殿下可知此言何解?” 朱翊鈞說道:“身為君主也不是事事都對,有時也會犯一些錯誤,但虛心接受大臣的諫諍就可以做到圣明。這是老師所講的道理,可以對照自己作為鑒戒?!?/br> 趙貞吉贊許的點點頭,皇太子不提問的時候,還真是很有儲君風范,聰明好學,一點就通。 “見物指喻,遇物則誨,隨事寓教。希望太子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從身邊小事得到啟發,學海無涯,精勤不倦?!?/br> 講完這篇《唐太宗誨諭太子》,已經是中午。朱翊鈞回到暖閣:“哎呀,我都餓啦~” 一到春天,他的身高就噌噌的長,胃口也好,吃得多,餓得快。 洗了手,換了身寶藍色交領補服,白色護領襯得他小臉如美玉一般瑩潤無瑕。 王安進來說道:“剛才徐姑姑過來傳話,皇后娘娘請殿下過去用午膳?!?/br> 他話音剛落,朱翊鈞人已經閃到了門外,這么著急,一來,他是真餓了,二來,皇后讓他過去,必定是有什么好吃的想著他。 朱翊鈞還未走進正殿,朱翊镠聽到太監通傳,趕緊跑了過來,本就走得不穩,聽到哥哥來了又萬分激動,竟是左腳拌右腳,給他哥行了個大禮。 朱翊鈞往后退了半步,生怕臭弟弟把口水抹在他的衣袍上,又彎腰把人拽起來:“免禮吧!免禮吧!” 另一邊,meimei也跑了過來,抱著他的腿,口齒不清的喊:“哥哥……抱~” “來,抱一個!”朱翊鈞正要把她抱起來,皇后卻從次間走出來,招呼道:“別抱了,傳膳吧?!?/br> 各種菜肴擺上桌,中間擺了個湯碗,揭開蓋子,香氣撲面而來。 尚食局的女官介紹道說,這是云南快馬加鞭急送入京的黑皮雞樅菌,皇上讓人送了一些到坤寧宮,皇后一早吩咐他們燉了雞湯。 云南距離京城太遠,雞樅菌的保鮮時間很短,運送相當不便,每年送到宮里來的數量極少。 其實昨晚朱翊鈞和他父皇一起用膳的時候就已經吃過了,但他沒提。 用過午膳,朱翊鈞還順便在坤寧宮睡了個午覺。他做什么,弟弟meimei就非得跟著他做什么?;屎筅s緊讓乳母將兩個孩子抱下去,別擾了他午休。 起來穿衣服的時候,皇后還念叨,過年的時候置辦的衣裳,春天還沒過完,穿著竟然已經短了。 朱翊鈞卻并不在意:“我覺得還能穿,等到了秋天再做新的吧?!?/br> 這日張居正照例為朱翊鈞進講,結束之后,朱翊鈞向他提了個要求:“張先生,我想再看看狀元策,你明日能帶來嗎?” 張居正說道:“殿試各貢生的試卷會統一送到國子監保存,方便查閱?!?/br> 朱翊鈞不無遺憾的問道:“那就看不到了嗎?” 張居正笑道:“看得到,一甲三名的策論內閣都會謄抄一份?!?/br> 次日,張居正果然帶來了羅萬化的試卷。課后,朱翊鈞便拉著他講解這份策論。 首先,根據策問給出的第一個問題:如何使老百姓歸農務農,羅萬戶做出嚴密、詳盡的回答。 他在策論中提到:許多人離開土地,游惰者多,歸農者鮮,提出解決方案:“欲驅天下之民皆力于本,其道無他,唯貴谷粟而已矣?!?/br> 若要讓天下百姓重視農業生產,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唯有抬高糧食價格這一條路。 這話看起來沒什么毛病,但朱翊鈞卻皺起了眉頭:“我怎么覺得……也對,也不對?!?/br> 張居正問他:“殿下認為哪里不對?” 朱翊鈞是個養在深宮里的小皇子,一年到頭,能上街兩次,買些果餅、小零食就算是他和老百姓距離最近的時候。 他沒見過真正的田地、糧食長什么樣,他甚至沒有見過真正的農民。他對一切農事的了解,僅僅來源于書本。 他思忖片刻,說道:“天底下不是所有百姓都種地,但是每個人都要吃飯,糧食價格如果太高,那其他人的生活豈不是會很艱難?!?/br> 張居正笑著點點頭:“殿下雖然還未讀《漢書》,卻已經明白《漢書·食貨志上》中所說的道理: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br> “唉!”朱翊鈞嘆一口氣,“不管是民,還是農,我都會平等的愛他們每一個人,不想他們受到傷害,更不想他們互相傷害?!?/br> 中間有半句話,張居正沒聽懂,于是看向馮保。 馮保明白他的疑惑,便把那日朱翊鈞和趙貞吉,關于君主應該愛百姓,還是畏懼百姓的討論跟他簡要的說了說。 張居正聽完之后搖了搖頭:“殿下,趙閣老年過花甲,你就不要氣他了?!?/br> quot;我沒有氣他,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有疑問,自然要提出來。quot; 張居正與馮保相視一笑,這小嘴兒太能說了,別說趙貞吉,內閣幾位輔臣,除了他的張先生,誰來都得被他這些問題繞暈了。 張居正說道:“無論是傷民或者傷農,最后都會導致百姓生活動蕩?!?/br> 朱翊鈞順著他的話往下說:“所以,提高糧食價格,讓老百姓回歸田地是不可取的,糧食應該與其他商品,還有百姓的收入做比較,制定合理的價格。這樣,就能讓所有人……不,讓大多數人的利益不受到損害?!甭犕晁姆治?,馮保都忍不住要為他豎起大拇指,太聰明了。 朱翊鈞又看向那份試卷:“這么說起來,這個羅萬化,第一個問題就答得不算太好,為什么你們要選他做狀元?” 張居正輕輕搖了搖頭:“其實,他已經答得很好了。他并沒有盲目的建議朝廷提高糧食價格,他只是針對‘讓天下百姓歸農務農’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br> “張先生,你說得我都糊涂了?!?/br> “大明每一時期的糧食價格戶部都會記錄在案,殿下若是感興趣,可以查看一番?!?/br> 朱翊鈞點點頭:“好!” 他又看向策對的第二部 分,也就是對策問的第二個問題——如何實行屯田之法,的分析和解答。 朱翊鈞指著試卷上的“履畝而正界”、“間歲而代耕”,說道:“那日,我聽司禮監讀卷,對這個最感興趣,因為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br> 張居正并不著急回答他的問題,卻說道:“當日,內閣商議殿試名次,是我十分欣賞這份策對,并極力推薦他成為鼎甲第一?!?/br> 朱翊鈞問:“為什么?” 張居正的手指點在“履畝而正界”幾個字上:“就因為這個?!?/br> “可是,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清丈土地?!?/br> 這個朱翊鈞是真不懂:“什么叫清丈土地,為什么要清丈土地?” 第108章 “清丈土地,簡單…… “清丈土地,簡單說來,就是把全國范圍內的耕地都丈量一遍,記錄在冊?!?/br> “這樣,朝廷就能清楚的知道,全國有多少耕地,再根據丈量出的耕地面積,計算出稅糧?!?/br> “這很好呀,”朱翊鈞點點頭,“既然張先生也支持,內閣就應該上疏父皇,他一定會同意?!?/br> 張居正看著他,意味深長的搖了搖頭:“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br> 朱翊鈞不解:“困難在哪里?” 他對于賦稅、人口和土地的關系都沒有什么概念。既然羅萬化在策對中提出來,朝廷應該“履畝而正界”,張先生對此十分欣賞。那就一定是朝廷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之,只要是張先生要做的,他一定會支持。有什么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