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在場許多不長在御前走動的官員,這也是第一次聽朱翊鈞背誦。聽完之后,總算明白了,嘉靖不喜歡兒子,篤信什么“二龍不得相見”,卻唯獨對這個皇孫隆寵至極。 今時今日,有資格站在這里,至少也是進士出身,甚至大多數都是庶吉士。年少之時,都能稱一聲遠近聞名的神童。 但和眼前這位小皇孫比起來,似乎也還差點意思。一個三歲的孩子,雖然不識字,但《道德經》隨便哪一篇,只要給他起個頭,他就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朱翊鈞背完,嘉靖也甚為滿意:“背得好!” 他轉過身來,看向群臣:“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 諸位大臣心下一驚:好家伙,原來“我恒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是皇上對自己的約束和警醒,是在約束和警醒他們。 大臣們還沒說話,旁邊朱翊鈞先開口了:“記住了?!?/br> 嘉靖面色一沉,還未開口,大臣們齊刷刷跪了一地:“臣等謹遵陛下教誨?!?/br> 朱翊鈞站在皇爺爺身旁,仍舊一臉懵懂。他既不懂這段話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為什么皇爺爺要讓大臣們記住這段話。 反正他是記住了,記得非常牢固,在今后的許多歲月里,時常會回想起今日這一幕。 在萬壽宮的后殿,是嘉靖留給朱翊鈞生活和學習的地方。 面闊五間的宮殿,有明間,左右次間和梢間,寬敞舒適、通透明亮。左邊作為寢殿,是朱翊鈞平時生活休息的地方,右邊布置成書房,留給他讀書學習。 正殿外是一處獨立的院落,開有宮門方便進出。左右兩邊是側殿,留給太監們居住。 過完年之后,朝政一切如常。朱翊鈞讀書的事宜也提上日程。老師人選年前就已經定下來了——國子監司業張居正。 在任命他成為朱翊鈞老師的時候,嘉靖還給他升了個官——右春坊右渝德??雌饋碇皇菑闹暗恼?,升到了從五品,半級而已。 但就這不起眼的半級,也引起了朝中不小的轟動。 那就不得不說到右春坊右渝德這個官職。 右春坊是一個隸屬于詹事府的機構,職掌東宮講讀箋奏,右渝德主要負責協助右春坊大學士處理太子上奏請、下啟箋及講讀之事。 所以這是一個輔佐太子的官職! 自從太子朱載壡薨逝之后,嘉靖就非常反感立儲之事,膽敢上奏催他立太子者,通通打死。 嘉靖不立儲有他自己的原因。他曾經對皇太子寄予厚望,讓太子代替自己祭祀太廟,親自出席皇太子加冠禮,讓三朝元老崔元持節掌冠,內閣首輔嚴嵩贊冠。禮部尚書徐階宣敕戒。 在加冠禮的第二天,還讓文武百官在奉天門外對太子行五拜三叩之禮。 然而,就在兩日之后,太子毫無預兆忽然薨逝。 連太醫也說不清楚,太子究竟得了什么病,前兩日還風風光光舉行加冠禮,兩日之后就一命嗚呼。 但從當時激烈的政治斗爭就不難窺探一些其中端倪。 就在太子薨逝的四個月前,他的老師,也就是時任內閣首輔夏言,以謀逆罪,在西市斬首。 嚴嵩成為了內閣首輔,而太子卻并非他的學生。 嘉靖這些年,不是遭遇火災,就是被宮女刺殺,三番兩次命懸一線。 后來又沉迷道玄之術,金丹當飯吃,說不得哪日真的“飛升”,那太子就是他唯一的合法繼承人。 嚴嵩搞死了他的老師,太子如若登基,可以預見他的下場。 當然,這些不過是毫無根據的猜測而已。嚴氏父子權勢滔天,沒有人敢堂而皇之拿出來議論。 嘉靖不再立儲,也明確表示,皇孫讀書,不是黃太子出閣。 現在又給皇孫的老師升了個和太子有關的官職,用意不言而喻。 既要,又要,還要的確是他一貫的行事風格。 無論百官如何議論,嘉靖如何用心良苦,張居正內心如何掙扎,總之,小皇孫開蒙讀書的事宜已經敲定,就等吉日一到,正式上課。 不過,皇上念及皇孫年幼,只讓他上午半天讀書,下午自由活動,晚上溫習學過的功課便可,一月還給他四天休息時間。 這對于張居正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學生休息,他也可以得到休息。 很快,到了朱翊鈞第一天上課的日子。 早早的馮保就叫他起來,一邊替他更衣洗漱,一邊給他囑咐課堂秩序。 雖然這是一對一名師授課,但畢竟是學習,在孔圣人面前,學習就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況且,皇上隨時可能過來,基本的課堂禮儀和紀律還是要講的。 馮保告訴他:“殿下,上課的時候,一定不能隨意走動,師傅講授經文,不能打斷,也不要講與客堂無關的事情?!?/br> “如果師傅講得太深奧,殿下聽不懂,咱們就堅持一下,你只需要上半天課,很快就結束了?!?/br> “至于聽不懂的內容,下來之后,我和萬化會再向殿下講解?!?/br> “記住了嗎?” 朱翊鈞回答得很痛快:“記住了?!?/br> 他一向是個聽得進道理的孩子,他說記住了,馮保也就不再多說什么。 用完早膳,收拾妥當,馮保就把他帶去書房,抱他坐在書案后面:“殿下在這里稍等片刻,師傅馬上就來?!?/br> “好?!敝祚粹x點點頭,心中充滿期待。 盡管答應了徐階,接下這份為皇孫講學的差事,皇上的圣旨也已經下來了,官也升了。 但張居正心中對于那個孩子的抵觸情緒卻不是那么容易消弭。 他告訴自己,在那個孩子身上,有很多讓他疑惑的地方,需要更多的相處去印證自己的猜測。 但是想到前一世,在他死后,那孩子做的事情,臨到萬壽宮門口,他仍是步履艱難。 第一天上課,他就差點遲到了。 差點遲到卻并沒有遲到,事實上他還早到了。畢竟他是個很有分寸的人,并不想因為這些小事而觸怒嘉靖。 張居正走進宮門,馮保和陳炬正站在門口候著,看到他來便上前為他引路:“殿下已經在書房等候,張大人,請吧?!?/br> 張居正看了馮保一眼,不再猶豫,邁步走入殿內。 馮保盯著他的背影,總感覺有哪里不對,卻又說不出具體哪里不對。 畢竟他對張居正的了解,也只源于史書,而原主死的時候,和張居正這位翰林編修沒有任何交集。 這個時期的張居正,左右逢源,步步為營。但這些只是表面,他內心實則非常激進,私底下在徐階面前喊打喊殺,和嚴黨不共戴天。 現在這位張大人年紀輕輕,看起來內斂又堅毅,眼神跟刀子似的,看得人膽寒。 張居正來到書房,書房內的陳設很新,桌椅書架皆是降香黃檀打造,架子上的瓷器、書籍、桌上的文房四寶,任何一樣都價值連城。 不難看出,嘉靖對孫兒讀書這件事,果然用心非常。 關鍵是,這屋子里沒有人,他的學生去哪兒了? 在萬歷帝登基之后,張居正成為了他的老師。 那個孩子只有十歲,當了幾年太子卻從未出格讀書。然后,他爹英年早逝,他就當上了皇帝。 張居正迫切希望將他培養為一位明君,能夠支持并且助力自己的改革。 所以,對他的要求非常嚴苛,嚴苛到近乎不講情面,更不會關注一個十歲孩童內心的想法。 現在,讓他再做一次朱翊鈞的老師,他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因為,他對這個孩子已經沒有期待。與其將他培養為明君,不如培養成一個聽話的傀儡。 張居正的目光又在四周打量一遍,這屋子雖然很大,但陳設不多,除了書案下面,也沒有可以藏人的地方。 不過,他之前聽高拱說起過這樣一件事情。 就在半年前,高拱例行為裕王講經。講到一半,桌子底下忽然鉆出個孩子。 裕王倒是護子心切,站起身來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一個勁兒的向高拱賠禮。 然而,高拱接下來說的事情才讓張居正陷入沉思。那孩子只聽了一遍,高拱講中庸,就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比起他的父親強了可不止一星半點。 在張居正的記憶中,朱翊鈞雖然不笨,但和神童也不沾邊。 可是,這半年多來,他聽過許多官員提起小皇孫,包括自己的老師徐階。無一例外,都贊他是神童。 若非如此,嘉靖怎么會在孩子剛滿四歲,就興致勃勃的選老師教他讀書。 張居正又往前走了一步,開口喚了一聲:“殿下?!?/br> “……” 沒有人應答,于是,張居正決定掀開桌布,可的手剛伸出去,桌子后面就傳來一聲孩童稚嫩的輕笑:“師父,我在這里?!?/br> 張居正這才注意到,書案另一側的邊沿,搭著一雙白嫩的小手。 一顆小腦袋從后面緩緩冒出來,露出一雙靈動而漂亮的大眼睛。 那雙大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自己,眼底升起驚喜,像是下一刻,就會撲過來,仰起頭沖他笑。 但很快,那份驚喜又被這個三歲的孩子壓了下去。 他仍是躲在書案后面,只露出一雙大眼睛,與張居正對視。 那眼睛太漂亮了,讓張居正心中升起的那點不耐煩,又壓了下去。 “殿下,出來吧?!?/br> 朱翊鈞腦袋往上抬了抬,很快又消失在桌子后面,很快那個小小的身影就從書案后繞了出來。 “張……” 朱翊鈞只說了一個字,就戛然而止。 張居正以為他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于是,提醒道:“臣張居正?!?/br> 朱翊鈞問:“我可以叫你張先生?!?/br> “當然?!?/br> 朱翊鈞咬了咬下唇,又不說話。 張居正忽然問道:“殿下害怕我?” 朱翊鈞一點也不遲疑的點了點頭。 他的坦誠給了張居正一點小小的震驚:“為什么?” 朱翊鈞說:“我怕……我怕你不喜歡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