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以前征民夫,口糧都不給,庶民無可奈何,不得不去。 這一回給糧還給錢,如做工掙錢一般,大家爭著搶著來。 他敢收女子,也是因為宸王女子之身,還為女子謀得諸多好處。 又道,“王上,我們派給女民夫的,都是輕活細活,做得動?!?/br> 張禎也發現了,夸獎道,“正方仁善,想得周全?!?/br> 女子能掙錢,在家的地位就會提升。 她絕不阻攔。 不過,“男營女營要分開,若想結成夫妻,也需過了明路?!?/br> 李嚴笑道,“正是如此?!?/br> 張禎真正想說的是,“若有男子逞兇,不可輕饒!” 李嚴鄭重道,“王上勿憂,此等惡事,我們早已預防?!?/br> 毛玠補充道,“女民夫若是告狀,只要有人證、物證,行兇者必受重懲!” 張禎微笑,“不錯!” 又轉了幾個區域,都是坑坑洼洼,雜亂無章,無甚可看。 這會兒的白玉京就是個粗糙的工地,與宮中的小白玉京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毫不相干。 恰遇工地放飯,今日吃的是加了糧瓜粉的蒸面餅,一人三個,不分男女,還都有兩勺飄著油花的菜湯。 一群伙夫抱著木盆,提著大桶,沿途發放。 飯食雖簡單,但每個人都吃得很香。 毛玠還笑道,“王上放心,湯里有油有鹽,吃了有力氣。也能吃飽,絕無克扣之舉?!?/br> 張禎不吝于表揚,“孝先清正廉潔,誰人不知!” 當晚住在工地外的帳篷里。 次日在秦書的帶領下,爬到了附近一座名叫望仙山的小山頂峰,從這兒俯瞰白玉京,才能看出規模之巨大,場面之龐雜。 十分震撼。 張禎敢說,縱觀全世界,在這個時期,絕對沒有這么大的工程。 往后推四五百年,也未必會有。 盤桓三日,張禎、呂布回京,路上一切如常。 到了長安,講故事一樣跟小皇帝說了工地所見,聽得他目瞪口呆。 給小皇帝的禮物,是從望仙山上摘的野花野果,還有附近買的土特產,他極為珍惜。 又拉著張禎的衣袖,殷切地道,“皇姐,你說的那鐵道車,一定能成,對罷?” 到時乘坐著霸氣的鐵道車去白玉京,得多開心。 張禎給了他肯定的答復,“是,一定能成!” 但什么時候成,有待商榷。 三人閑聊一會兒,跑去殿外偷聽賈詡授課。 聽了約一刻鐘,劉協雙手緊緊捂著嘴唇,淚流滿面。 文和先生講得太好太對了! 是啊,大漢的歷史如此輝煌,未來如此燦爛,值得每個人,每位將士奮斗終身,為之拼命! 能投身大漢腹地,成為大漢子民,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舉世難尋的莫大榮耀! 臣民不負漢室,漢室也不負臣民! 張禎:...... 是賈文和太厲害,還是小皇帝又在演? 不,應該不是演的,因為沒必要。 呂布悄聲笑道,“成了?!?/br> 張禎也是一笑。 過得半月,賈詡說,該宸王千歲上場了。 她便花了兩天時間備課,好好闡述了大漢將士該是什么樣的。 總結起來就六個字,軍愛民,民愛軍。 呂布也受邀,常去軍學院講課。 他講的就雜了,武藝cao練、戰事解析、經驗分享,什么都有。 大家看他的目光也越來越崇拜。 —— 八月初,冀州知州荀彧上表朝廷,請求開倉賑災。 冀北大旱,連著兩個多月未曾落雨,田地中的莊稼皆盡枯死,江河斷流,飲水困難。 這也是張禎攝政以來,遇上的最大天災。 也算是種考驗。 但她沒慌,公卿朝臣也沒慌。 幾個大糧倉裝得滿滿的,錢也多不勝數,家底這般豐厚,有什么好慌! 不過都很激動,在朝堂上各抒己見,踴躍發言。 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似的。 有人說,賑災需盡快,還得派出特使監督,以免地方上貪污。 當場就有人反駁,萬一特使貪污怎么辦?最好讓地方官員與朝廷特使相互監督。 又有人說,光是賑災不夠,還得祭拜雨神,興修水利。 說到這兒,大家就下意識看向坐在最前面的張禎。 當年她祈睛有成,眾人都沒忘記。 王允懊惱道,“不可!” 他記得神悅說過,她的神力已在祈睛時用盡。 早就今日,當時就不讓她祈睛了。 還有人提出個建議,把災民分到相鄰的州縣,繼續耕種,反正田地管夠。 孔明小郎君大刀闊斧,清查得極快。 朝廷的田地一天比一天多。 吵吵嚷嚷,聽得張禎頭大,抬手壓下所有聲音,揚聲道,“諸位高見,皆是良策。但這一次,我欲以工代賑?!?/br> 王允:“......何意?” 張禎解釋道,“青壯災民,發往白玉京。六成投入工地,四成修鐵路。老弱病殘,由荀知州暫時安置到冀南,災情過后再回家鄉,給予救災糧?!?/br> 萬霖已從成都回來,張郃的回復是夠。 她本想著秋收后再開工,現在有人了,兩相得宜。 糧倉還是得開,不然他們路上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