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呂布:“你速去成都,問一問張郃?!?/br> 萬霖:“諾!” 向張禎、呂布施禮告退,轉身就要走。 呂布又叫住他,“等等!怎么問,你可明白?” 萬霖看一眼臥在地上的鐵軌,還有巨大的風箱,機靈地道,“大將軍放心,末將明白!” 他當然不會只問鐵量產出,還得跟張郃說明,這鐵道有多大的用處,未來將會用在哪里。 以及,這是宸王千歲的提議,大將軍也急著施行。 張郃若聰明,就該知道,他就算累個半死,也得保證鐵量管夠。 呂布一揮手,“去罷!” 萬霖大踏步離開。 秦書看看他的背影,又看看張禎,感覺事情太快,讓他猝不及防。 ......不是看工地么?怎么就說到要在白玉京和長安之間鋪設鐵道?白玉京都還沒建好呢! 能裝幾百上千人的車廂,他也沒見過。 有些迷茫地道,“那得用多少風箱......” 呂布聲音豪邁,“風箱木做的,要多少有多少!” 秦書:“也需許多民夫去搖......” 風箱的風力,是用人去搖手柄,帶動齒輪、扇葉而產生。 呂布:“民夫也要多少有多少......” 張禎打斷他,“秦師兄,你蒸過飯么?” 秦書不明所以,“蒸過?!?/br> 雖說君子遠庖廚,可他家道中落,并無仆役,很多事得自己動手。 張禎:“蒸飯的時候,火力要是大了,就會騰起水氣,傷著手。甚至能頂起鍋蓋!這因蒸而來的水氣,蒸氣,是很大的力量!” 她一邊說,秦書一邊在腦海里飛快地理解、拆分、組建。 眼中異彩連連,半晌才道,“你是說,用這蒸氣,取代風力?” 聽起來很復雜,很麻煩,但似乎比人手搖出來的風力更牢靠。 燒出蒸氣的燃料,還可以用煤炭,那比木料耐燒。 張禎:“不用取代,互為補充!風力,也能用自然風,不必非得人搖?!?/br> 來自大自然的風力,比蒸氣環保得多。 她希望能點亮科技樹上的另一根枝干。 秦書:“......怎么用?” 蒸氣他還沒搞懂,又來個自然風。 張禎嘆道,“我也不知?!?/br> 這事兒,她連理論知識都沒有,只大概知道個方向。 頓了頓,誠懇地道,“秦師兄,我相信你!若實在弄不清,還可求助同門!” 說著又拍了拍秦書的肩,越過他走入工地。 呂布也拍了拍他,充滿信任地道,“秦師兄,我也相信你!” 向前追上張禎。 李嚴和毛玠互視一眼,一個拍肩,一個拍背,認真地道,“秦兄弟,我們都信你!” 說完趕緊去追張禎和呂布。 俗話說能者多勞,他們不是能者,因此做好一件事就行。 秦書呆立原地,心里只有三個字,信個鬼。 我都不知道咋辦,你們咋信? ......所以這事兒又落他頭上了? 張師妹真是逮著一只羊就往死里薅。 不行,得找人! 修路不是他的事兒,他只想建造白玉京。 對了,江塘師侄一直在琢磨雷電之力,與蒸氣之力有相通之處,加他一個。 秦書轉著念頭,回去寫信。 第487章 皇姐說行,那肯定行,不行也行! 砰,砰,砰! 沉重的石碌碡,被數名農夫推著砸到深坑里。 還不只是一具,而是上千具同時cao作。 砸得地面灰塵四起,微微顫動,人也耳中轟鳴。 得李嚴事先提醒,張禎和呂布耳朵里都塞了布團,卻還是能聽見。 張禎注意到,民夫們以布條環過頭臉,耳朵遮得嚴嚴實實。 李嚴大聲解釋,“王上,這是在夯實地基,之后再打馬牙樁?!?/br> 張禎點點頭,表示明白。 華夏古代的大型工程建造技術,遠超同時代的其它文明。 還在原始時代,就知道了蓋房屋前要先增加土地的承載力。 白玉京占地極廣,秦書又嚴謹,到現在地基也還沒打好。 她雖想早點見到成品,也要杜絕豆腐渣工程,因而交待過李嚴和秦書,慢一點沒事,一定要堅固。 數萬民夫在其中施工,遠遠的鞠躬行禮,并不敢靠近。 大家也不知道來的是誰。 張禎、呂布還沒到,就命侍從先來告訴李嚴等人,不得宣揚他們的身份,低調行事。 走過夯實地基那片區域,耳朵終于松快了些。 每一片都有提著鞭子的監工,呼喝不斷,但民夫們并未偷懶,因此監工只動口,未動手。 張禎也沒說什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走到一處忽然站住,“怎么還有女子?” 這不是指責。 只是在她的印象中,民夫都是男的。 李嚴忙道,“有些民夫患了病,或老弱,不能服役,便由妻子、女兒、姐妹頂上?!?/br> 這話不盡屬實。 某些女子,是在家吃不飽飯,求了征召的官吏自行來的。 他也睜只眼閉只眼。 張禎皺眉,“可有民怨?” 若有強征破門之事,她饒不得。 這一點,李嚴敢打包票,“并無,還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