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張禎邏輯分明地道,“怎么不至于?我家為了得個佳婿,故意攔仲達前程!這成什么人啦?我家可不做這種事!王叔,你要做你做!” 看王允的目光,仿佛他要強搶司馬懿回王家。 王允氣個倒仰,“我做啥?我家又沒待嫁的女郎!” 他只是想當個媒人,促成樁好姻緣,怎么就到阻人前程了? 罷了,往后他再不保媒! 費盡口舌,還得不著好! 張禎親手給他倒茶,笑道,“王叔消消氣,我說話急了些,并無他意,不要見怪!” 好話歹話都被她說盡了,王允能如何? 無奈地凌空點點她,“你啊,你??!” 喝口茶,問道,“去嶺南尋礦這事兒,是賈文和的主意?” 張禎:“對?!?/br> 王允恨恨道,“我就知道,這老兒陰毒得很!” 哪個好人能想出這種毒計? 不但對嶺南越民毒,對擔任尋礦特使令的人也毒。 那地方毒蟲遍地,聽說還有瘴氣,中原人去了,可能出來就剩副骨架。 他也不知司馬防怎么想的,竟然同意兒子去那險惡之處。 張禎輕咳了聲,“文和叔也是為朝廷分憂?!?/br> 她真想提醒王允,你比賈詡還大十歲,怎么好意思叫人家老兒? 你更老好吧。 嶺南尋礦是賈詡的主意,初衷卻是幫她謀算司馬懿。 但這事不能說破,只能讓他背鍋了。 不過,若是見效,便是大功一件。 王允差點說朝廷不差嶺南,用不著他籌謀,又險險忍住。 ——說出來,可就太不識大體了。 漢室也沒有多余的疆土,每一寸都很重要。 他再想挑賈詡的刺,也不能拿這說事兒。 為防自己嘴快,猛灌一口茶。 張禎又笑道,“王叔,我知道你愛護仲達,而他的勇毅奮進,也對得起你的愛護。你沒看錯人,他確實是位難得的俊才!” 王允默然。 如果司馬懿拈輕怕重,好逸惡勞,只想高官厚,不思報效朝廷,他又怎么看得起? 迎難而上,方顯英雄本色! 嘆道,“就是急了點兒?!?/br> 報效朝廷的機會多得很,為何非要去嶺南? 為何非要按著賈詡的謀劃走? 不知為何,他看見賈詡,總會從心底泛上股寒意。 就像看到條毒蛇。 賈詡在他面前再恭敬、再謙和,他都不能放松警惕。 賈詡提出的建議,也總想著反對。 讓他惱火的是,反對過幾次,結果都證明賈詡是對的。 張禎微笑,“不能不急啊,我若是他,肯定也急?!?/br> 王允:“這又是為何?” 張禎:“王叔細想,我入朝時幾歲?諸葛亮游說袁術、劉表時幾歲?馬超到長安為質時幾歲?還有皇甫六郎、孫策、周瑜、楊修、禰衡等人,哪一個不是少年成名?” 倘若司馬懿甘于平凡,這些人的事跡他聽過就算。 但司馬懿是甘于平凡的人嗎? 他全家都不是! 王允:“......楊修、禰衡就算了罷?!?/br> 把這兩個跟其他人放一起,不太妥當。 他們是在荊州一戰成名了,可那成的什么名! 劉表見了他們,白眼能翻出三里地。 張神悅的意思他也明白了。 局勢一日比一日好,像他這樣的老臣日漸衰弱。 朝堂,終將是年輕人的朝堂。 司馬家沒趕上誅殺董卓,沒趕上關中保衛戰、冀州之戰,也沒趕上北征、西征,想在朝中謀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另謀他路。 本來是沒路的,但賈詡給司馬懿指了一條。 也可能是張神悅指的。 路很難,可事若成,不比北征、西征功勞小。 嶺南是很大的一塊地盤。 想到此處,王允豁然開朗,一狠心,緩緩道,“嶺南尋礦是大事,仲達需要幫手!” 張禎:“......王叔直說?!?/br> 王允:“我家你三哥王定,素來愚鈍,也該歷練一番?!?/br> 司馬防都舍得,那他也舍得。 張禎:“......此事文和叔先找的是仲達,委屈王三哥任副令,明年春天與仲達一道去,如何?” 王允點頭,“使得!” 三兒不如仲達聰慧,當個副令足矣。 張禎舉盞喝茶,眼中有些不易察覺的迷茫。 事情為何如此發展? 說實話她也不太清楚。 第365章 大不了臨死前一波帶走 王定聽完父親對自己的安排,半晌不能作聲。 只覺頭發都快立起來了。 心里有許多大逆不道、忤逆不孝的話語,最終化為一句:爹啊,你可真是我親爹! 王允和顏悅色地道,“好男兒當有四方之志,整日窩在京城,藏于父輩羽翼之下,成不了大器?!?/br> 王定暗暗叫苦,我也沒說想成大器??! 光耀門楣也輪不到他,上面還有兩位兄長,他畢生的心愿,是當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貴閑人。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他不長成紈绔已經是對家族的貢獻了。 怎還要他去掙功業? 根本沒道理! 小心翼翼地道,“父親,前陣子,你不是還說仲達不該去當那尋礦特使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