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他勸諫多次,陶謙都一心求穩,不愿重懲笮融。 這次聽說長公主拒了陶謙所請,不讓笮融當刺史,覺得是鏟除笮融的好機會,才匆匆求見。 又苦口婆心地道,“長公主殿下,大將軍,此人留不得!” 張禎與呂布相視一笑,“曹將軍勿憂,我與大將軍正有此意!” 遂將方才的商議告知他。 曹豹大喜,拱手道,“末將愿為馬前卒!” 呂布:“好!” 當天下午,召笮融來襄陽的文書就發了出去。 曹豹率一支精銳緊隨其后。 笮融自己做賊心虛,不敢來,率部眾逃往廣陵,被曹豹追上斬殺。 消息傳到襄陽時,陶謙還沒走,也只是嘆息數聲,并沒說什么。 張禎倒起了疑,私下里跟呂布說,“我們是不是中了他的計?” 笮融身份特殊,其實不太好殺。 殺了他,有些百姓會很高興,但也有些百姓會很難過。 甚至會留下惡名。 陶謙一直不動笮融,未嘗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忽然在她面前提起,越想越覺得可疑。 呂布大驚,“什么?那老兒竟敢算計我們?活膩歪了!” 轉身就要去殺陶謙。 張禎一把拉住,“......不要沖動!” 跟呂鳳仙說這個,她也真是昏了頭。 她沒有影射鳳仙愚蠢的意思,真的。 鳳仙只是習慣了一力降十會,不習慣動腦子。 呂布:“可你覺得他算計我們!” 神悅的感覺不會出錯。 她說是算計,那必然是算計! 張禎:“......無妨,笮融該死?!?/br> 誰殺不是殺。 而且她現在美譽加身,金光閃閃,根本不用擔心惹來非議。 但話雖如此,過兩日陶謙辭行時,還是忍不住笑道,“陶公真是深謀遠慮,佩服,佩服!” 陶謙深施一禮,臉上帶些慚愧,“殿下為國為民,更是我等楷模!” 張禎看他片刻,“徐州,就有勞陶公了!” 利用她殺笮融,只是小事,她可以不計較。 徐州必須得管好。 陶謙正色道,“臣肝腦涂地,不負殿下所托!” 劉備和劉表互視一眼,嚴重懷疑這兩個人在打啞謎,又沒有證據。 第282章 小小江夏,也不夠你們施展 “就這么讓他走了?” 呂布遙望徐州的方向,耿耿于懷。 哪怕不殺,也該恐嚇一番,而不是什么都不做。 哎,神悅太過心善,沒有他可怎么辦。 張禎:“不讓他走,留他過年?” 呂布:“......你明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br> 張禎一笑,“好啦,不要再糾結了,陶公還是很不錯的?!?/br> 不但第一個獻野生稻谷苗,還救援關中、從征袁紹。 看在徐州系列的份上,只要他不出大錯,她就不會為難他。 呂布輕哼一聲,語帶憐愛地道,“在你眼里,誰都是好人!” 張禎:...... 無語死了。 呂鳳仙看她,這是加了多少層濾鏡啊,一點兒也不客觀! 她要那么天真,早嘎八百回了。 就算不嘎,估計也淪為玩物。 她不是看誰都像好人,恰恰相反,是看誰都帶著幾分警惕,也接受“人無完人”這個事實,期待值不高,也就不怎么失望。 更不會因此而情緒激動。 被背叛、被辜負的感覺,自然也不存在。 何況她早就知道,這個時代的英雄豪杰們,都有自己的主見,不是那種認可她就失去自我意志、全身心奉獻給她的紙片人。 沒那么戲劇化,也沒那么理想化。 大家都復雜得很,有著完整的自我思維能力。 一邊認可她,一邊有自己的小算盤,這并不矛盾。 —— 這天,張禎和呂布剛用過午膳,州牧府里來了四個不速之客。 孫策、周瑜、張燕、郭太。 張禎又驚又喜,“你們怎么來了?” 自上次一別,已是一年多沒見,甚是想念。 孫策、周瑜風采更勝從前。 去年還有些青澀,今年添了些成熟氣韻,魅力大增。 張燕、郭太雖然相貌普通,但此時眼藏風霜、氣質悍勇,比以前出色不少。 當著眾人,他們也不叫張禎師叔,而是隨大流,稱為長公主殿下。 孫策笑道,“自從知道你去了漢壽,我們便想去拜見,奈何戰事膠著,無法撤兵。此時才來,還望殿下莫怪我等失禮!” 張禎:“不怪不怪!” 她也知道些消息。 自從去年得了朝廷的援兵,孫策就不斷攻伐江夏,欲殺江夏太守黃祖,為父報仇。 笑問道,“伯符,父仇得報否?” “僥幸事成!” 孫策深深一揖,“若非殿下和大將軍垂憐,我心愿難遂!此等大恩,永世不忘!” 黃祖已被他親自斬首。 張禎:“不必客氣!” 心說你是得謝謝我們,歷史上,要到建安十三年,孫權才擊殺黃祖,吞并江夏郡大部分地區。 呂布:“你幫本將練水軍,也有功!” 頓了頓又道,“孫權就快回來了,不必擔憂?!?/br> 其實他看見孫策的時候,有一點點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