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第281章 臣肝腦涂地,不負殿下所托 陶謙還挺講究,專門挑了吉日吉時,誠惶誠恐地獻出州牧大印,請張禎領徐州。 張禎照例推辭一番,在眾人勸說下接住大印。 又對陶謙好言寬慰,當場任命他為知州。 他麾下大將曹豹,曾從征過袁紹,任命為徐州將軍。 至于刺史,陶謙舉薦笮融。 張禎:“......陶公欲陷我于不義乎?” 劉表也是側目,笮融的所作所為,他略有耳聞。 此人與宗賊無異,若在他手下,只怕早已殺了幾次。 陶謙抬手擦汗,顫顫巍巍地道,“絕無此念,殿下千萬不要誤會!” 張禎也知他無此念,他可能只是被笮融蠱惑了。 東漢末年惡徒不少,笮融絕對能算一個。 貪財忘義,專殺恩人。 恩人他都殺,百姓自然也殺。 還是個狂熱的信徒。 陶謙讓他督廣陵、下邳、彭城的漕運,他就將三郡的運輸獲利全部收入自己的腰包。 并且隨意殺戮,肆意妄為。 貪來的錢,他也有大用處。 史上記載,“大起浮屠寺,九鏡塔...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許人...以銅為人,作黃金涂像,衣以錦彩...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觀者且萬余人?!?/br> 所耗費的錢財,“費以巨億計?!?/br> 想到這個恐怖的數字,張禎一陣心痛。 這么多的錢,真正用于布施的又有多少? 何況,張角的太平道、張魯的五斗米道,雖有種種缺陷,目的之一也是救世救民。 笮融所信,卻是虛無縹緲。 又是在這樣的時代,多少人掙扎在生死線上! 他比后世的梁武帝蕭衍還荒謬! 不,應該說就是他開的頭。 短短數秒之內,張禎動了十多次殺心。 暫時按捺住,對陶謙道,“陶公,冀州沮授,人品剛直,長于謀略,堪為刺史!” 先為刺史,再為知州。 陶謙比劉表還大十歲,今年已是六十二,看著老態龍鐘,精力不濟。 歷史上的他,也就這兩年了。 見張禎明確指定了人選,陶謙也無二話。 又說了一件事,陳登之父陳珪心痛兒子橫死,已于月前亡故,陳家即將落敗,因而請張禎高抬貴手,放過陳家。 張禎嘆道,“陶公仁善!” 小小陳家,她還真沒放在心上,不是非得滅族。 但那笮融,非殺不可。 等陶謙告退,就對呂布道,“大將軍,笮融作惡多端,不能再留!” 雖然笮融最后也不得好死,被百姓所殺。 可他多活一日,造的孽就多一日。 呂布笑道,“好說!” 神悅想殺誰,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張禎又道,“大將軍,你想怎么殺?” 呂布:“......你想讓他怎么死?” 神悅還想指定死法? 也行。 張禎也是服了他,搖頭道,“不,我的意思是,你不用親自去,也不用先派兵。我召他來襄陽,他若來了,便追究他之前的過錯,依律斬殺;他若不來,你再派兵征伐。如此,方師出有名!” 笮融若不死,她都怕沮授死他手里。 并非沮授智謀不如笮融,是翻臉沒他快。 但不能讓呂布親自殺,不是大材小用的問題,是太給他臉。 呂布唇角含笑,“好,都聽你的!” 笮融算什么玩意兒,也確實不值得他出手。 兩人正商議著,忽聞曹豹求見。 此次陶謙來襄陽,也帶了他。 張禎以為他是來感謝自己,不想他說的是,“長公主殿下、大將軍,請誅笮融!” “......曹將軍何出此言?” 張禎問道。 他是真想殺笮融,還是來試探? 曹豹隱含憤怒,“此人生性卑鄙,殘暴貪婪。不但擅斷三郡錢糧,還縱容手下燒殺搶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呂布:“陶謙就不管管?” 曹豹:“回大將軍,使君本來是想管的,又與曹cao交惡,憂于外患,無暇處置內憂?!?/br> 張禎一針見血,“只怕不是無暇,是本來就受了蒙騙?!?/br> 否則方才怎么還想舉薦笮融為刺史? 歷史中的陶謙,對笮融也頗多忍耐,仁至義盡。 但笮融是怎么回報他的呢? 曹cao大軍壓境,陶謙全力備戰,笮融帶人跑了,完全沒想過幫忙。 跑到廣陵郡,太守趙昱熱情招待,笮融發現廣陵很富庶,就趁趙昱喝醉,毫不留情地將其殺之,縱兵劫掠廣陵。 隨后跑到揚州,與彭城相薛禮一起奉揚州刺史劉繇為盟主。 劉繇命兩人對抗孫策,孫策沒怎么樣,薛禮又被笮融弄死了。 后來,劉繇命笮融幫助豫章太守朱皓攻打諸葛玄,笮融轉頭就殺了朱皓,自己占據豫章。 活脫脫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劉繇也氣得要命,率兵征討,第一回沒打贏笮融,第二回把笮融攆入山中,死于當地百姓之手。 可笑的是,這樣一個人,千百年后竟然還受到尊重和吹捧。 只因他傳教有功。 說回此時,曹豹無奈地道,“使君上了年紀,耳根子未免有些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