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目前,他最恨的人不是張禎,也不是利用他的陳登,而是禰衡。 上了年紀之后,他十分避諱有人在自己面前提“死”字,禰衡卻帶著一群人給他哭活喪,還給他寫悼詞,欺人太甚! 也是他有涵養,否則非活剮那豎子不可! 諸葛玄也知道此事,寬慰道,“禰衡乃狂生,他之胡言,景升兄不必過耳,放寬心!” 劉表暗道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換你被這么詛咒,也得抓狂。 看向一旁的諸葛亮,“這就是你那孔明侄兒?” 袁紹的垮臺,這小兒郎也摻了一腳。 這樣的年紀,就能有這樣的膽識,未來可期。 若能給自家兒子做個臂膀,便是美事一樁。 諸葛玄笑道,“正是!” 孔明還未滿十五,卻走到哪兒都被人高看一眼,真乃吾家千里駒。 諸葛亮深施一禮。 劉表仔細打量他,有心考校,問道,“禰衡咒我一事,孔明怎么看?” 諸葛亮淡淡道,“我替大人慶幸?!?/br> 劉表先是一愣,隨即大怒,“慶幸?!” 合著他被人往死里咒,還得覺著這是幸事? 等等,孔明跟禰衡不會是一伙的罷? 諸葛玄也緊張地道,“孔明,慎言!” 他真怕侄兒出言無狀,氣死了劉表。 到時他們陪葬是其一,荊州生亂是其二。 諸葛亮輕嘆一聲,道,“大人不妨細想,哭喪的若不是禰衡,而是陛下,大人又該如何自處?” 劉表倒吸一口涼氣。 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小皇帝若給他哭喪,那他就非死不可了。 按皇室輩份,他是劉協的伯父。 古有文帝哭舅,今有...... 不,今什么都沒有! 諸葛亮云淡風輕地道,“所以我說,大人當慶幸!” 劉表急道,“孔明,此話你萬萬不能跟別人講!” 若有人故意害他,以此提醒小皇帝,他會有大麻煩! 如果是前幾年,他還不怕,那時的朝廷就是個空架子,小皇帝也不敢得罪他。 但如今不同。 朝廷越來越有威勢。 小皇帝說句話,也很有份量。 諸葛亮一笑,“大人放心,禰衡哭在前,陛下便不會效仿?!?/br> 你且得活呢。 死了的劉表,哪有活著的好用? 具體用法,可以參照袁紹。 劉表一想也對,松了口氣。 ......這么說,他還真得感謝禰衡?! 不,死也不! 第268章 何不效仿袁本初? 短短幾句話,劉表對諸葛亮之才已是十分欣賞。 溫聲道,“孔明莫走了,留下來輔佐我兒,如何?” 雖然他還沒確定,繼承自家基業的究竟是長子劉琦,還是次子劉琮,但先替他們攬一奇才總是沒錯的。 諸葛亮:“......承蒙大人錯愛,只怕不妥?!?/br> 劉表竟想招攬他? 感覺啼笑皆非。 劉表:“為何不妥?” 莫不是見他此番受挫,就看不上了? 可若是看不上,又為何恰好在這個時候求見? 諸葛亮不語,看向叔父。 諸葛玄也知該說正事了,清一清嗓子,道,“景升兄,我與孔明此來,是有話想跟你說?!?/br> 劉表疑惑道,“什么話?” 諸葛玄:“但有一事,想先告知景升兄?!?/br> 劉表覺得他在故弄玄虛,皺眉道,“何事?” 諸葛玄:“張神悅欲表我為遼東太守,我已是應了,孔明也會隨我前往?!?/br> 劉表愣了好一會兒,才表情復雜地道,“這是好事兒,恭喜!” 他和張神悅是冤家路窄,斗得你死我活。 諸葛玄倒借著張神悅的勢,一躍而起。 他心里自然不好受。 但諸葛玄在荊州郁郁不得志,他也不能阻其前程。 那就只能祝福了。 往好處想想,諸葛玄至少還來知會他一聲,存有幾分情誼。 諸葛玄:“景升兄,這個消息,我和孔明也是今日才知。而我們想跟你說話,是在數日之前,名刺已送到府上兩日?!?/br> 解釋這幾句,主要是想說明,他和侄兒來找劉表在前,知道張禎想薦他為遼東太守在后。 換言之,不是因為張禎想薦他為遼東太守,他才來找劉表的。 劉表也明白他的意思,微微頷首,“胤誼不必多慮,但說無妨!” 他倒要聽聽,這叔侄倆究竟想說什么。 諸葛玄肅容道,“景升兄,你既是漢室宗親,又是當世名士、義士!昔日桓、靈之時,閹宦亂政,國事晦暗,你尚能滿腔孤勇,不計個人安危,太學清議,忠肝義膽!如今漢室否極泰來,你卻為何逆勢而行,不順天命?” 劉表只覺老臉火辣辣的。 諸葛玄這番話,沒有一個臟字,卻跟禰衡的悼詞一樣讓他難受。 當初年輕氣盛,風華正茂,確實忠貞耿直,丹心一片。 后來擁有的太多,加之年老,也就有了私心。 勉強道,“天命如何,誰說得清!” 他也姓劉,也有傳承漢室的資格。 哪怕他不中用了,還有他的兒孫。 也是正宗的天潢貴胄! 那位置劉協坐得,他家兒孫為何坐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