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本是想借此事破張禎的金身。 誰知最終被破金身的是劉表。 還搭上他們。 第259章 諸位義士,請! 張禎一路疾行,并不知道禰衡、楊修等人立下這么大的功勞。 如果知道了,肯定對劉表幸災樂禍地問上一句,弄巧成拙的滋味咋樣,美不美? 某日中午,隊伍終于到達漢壽城五十里外的七仙山。 這兒有處關隘,能扼制住通往外界的大路。 劉表在此駐了一支軍。 附近的山路小道,也有兵丁把守。 華夏古代早已意識到,治疫首重隔離。 雖然看似殘酷,卻是必要的措施。 守軍將領遠遠的看見張禎車駕,忙率人迎出。 “末將龐茂,參見長公主殿下!” 他并沒見過張禎,但長公主親赴漢壽的消息,早已傳遍荊州。 張禎騎的是雪龍,并未下馬,沉聲道,“免禮,疫癥如何了?” 龐茂神色黯然,“啟稟殿下,越來越嚴重?!?/br> 沖關的人數,一日比一日少。 十多日之前,還有數千人沖關,現在只有數百人。 希望他們是意識到沖不出去,因此不再來做無用功。 而不是已經染上疫癥,無力遠行。 張禎極目看去,看到關卡另一側的山谷里,倒著許多尸首。 身上好像還插著箭矢。 龐茂沙聲解釋,“那都是不聽勸的?!?/br> 他也不想殺平民,但沒辦法。 疫民出去,整個荊州的人都遭殃。 張禎深吸一口氣,既沒有夸他忠于職守,也沒有罵他冷酷無情。 龐茂又艱難地道,“殿下,你們若是進去了,若是染疫,末將,末將也不能放你們出來!” 張禎:“我知道!” 龐茂抬頭看她,又猛然低下去,大著膽子道,“殿下三思!” 他出身普通,只是個不受劉表重視、沒有前途的小將領。 否則不會被派來干這種苦差事。 他也不明白上頭那些盤算,但他知道,敢親來疫區的貴人,從古至今只有張禎一個。 若是死在此地,未免太過可惜。 張禎心說你人還怪好嘞,微微點頭,“三思過了!” 揚聲道,“下馬,換裝!” “諾!” 從醫者到精兵,都應聲拿出灰白色的防護衣,快速換上。 龐茂看得呆了,“......這是何服飾?” 說孝服不像孝服,說寢衣不像寢衣。 臉上的小布巾也很怪,用料儉省,只遮住口鼻,用兩根帶子系在耳上。 張禎:“防護衣?!?/br> 讓人給他拿來一套,“你們也可照著縫制?!?/br> 龐茂謝過她,遲疑著問道,“能防疫癥?” 張禎:“防一部分,不能全防?!?/br> 這也很厲害了! 龐茂小心地收好,又指向一群精兵,好奇道,“他們為何不換?是防護衣不夠么?” 張禎看他一眼,“不是。他們不進去,留在這兒幫你?!?/br> 留一千精兵在外,是她出發前就想好的。 這一撥留五百,后面那撥再留五百。 龐茂一愣,“幫我?不用不用......” 說到這兒忽然反應過來,有些難過地道,“長公主殿下,末將絕無害你之心!” 張禎安慰道,“龐將軍,莫要多想?!?/br> 心說你看著雖然像個好人,但好人也會做壞事,還是得防著些。 何況誰知道劉表會不會又出昏招。 這卻是她想多了。 劉表現在忙著保老命,哪有空管她。 “神悅!” 山坡上遙遙傳來一聲呼喊。 龐茂看去,“殿下,那人自稱醫者,還說是你同族......” 心情太激動,忘記告訴長公主此事了。 不等他說完,張禎已又驚又喜地跑過去,“二伯,你怎么來了?!” 來人自然是張仲景。 她派人去找這位二大爺,只是為了描述疫癥、求取藥方,不是請他親自到場。 方才沒看到她派去的使者,以為是還沒到。 不想連二大爺都來了。 但張仲景此來,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若連親臨疫區的勇氣都沒用,又怎配被后世稱為醫圣? 張仲景快步走下山坡,“你來得,我為何來不得?” 他上山,是為了登高遠眺漢壽城。 雖看不到城里,也能看到外面可怖的情形。 華佗看到他,也走來相見。 知己重逢,本是高興的事情,但此時誰也笑不出。 問候兩句,便叫上陳太醫、羅太醫、劉太醫等人,討論疫癥,敲定基礎藥方。 張禎在一旁默默聽著。 說到古代瘟疫,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天花。 但實際上,天花在華夏的首次大流行,是在南北朝時期,此前雖然已經傳入,并未形成大疫。 漢壽疫癥,主要表現為咳嗽、高熱、氣喘、嘔吐、腹瀉。 發病急猛,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嚴重者氣絕而亡。 華佗和張仲景都判斷是傷寒。 這也符合歷史記載。 東漢末年的瘟疫,確實以傷寒為主,在現代醫學中屬于乙.類.傳.染.病。 曹cao在赤壁之戰中失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軍中爆發傷寒大疫。